首页 理论教育 急功近利难奏效-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急功近利难奏效-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里有关部门从1983年开始,用“供煤植薪”的办法解决群众烧柴困难,效果很好。1986年,这项优惠措施取消了。种的树太小,一时还不能利用;无钱买煤,群众又翻山越岭去拾柴,于是,又有许多人为柴而死,而当地呼吁许久的“供煤植薪”的优惠政策直到如今依旧没有恢复。岂料第二年一场自然灾害,又回升到56%。一场天灾人祸,便重新沦为贫困户。一位领导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是“吃”了专项资金,尤其是发展资金及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急功近利难奏效-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这是一出真正的悲剧,因为它还没有谢幕。

甘肃南部的舟曲县,有个名叫弓子石的乡。省里有关部门从1983年开始,用“供煤植薪”的办法解决群众烧柴困难,效果很好。四年供煤2500多吨,群众四旁植树和成片造林7000多亩。1986年,这项优惠措施取消了。种的树太小,一时还不能利用;无钱买煤,群众又翻山越岭去拾柴,于是,又有许多人为柴而死,而当地呼吁许久的“供煤植薪”的优惠政策直到如今依旧没有恢复。在生存欲望的驱动下,村民们把斧锯伸向自己亲手栽植的树木,仅1988年一次就哄抢林木300多亩。

记者曾驱车前往弓子石乡实地查看。22公里山路,吉普车一路向上爬了一个多小时。村子散落在海拔2100米的山窝里,周围大山拥挤,峻岭错列。东面有一座峥嵘的石山,草皮灌丛点缀出隐隐的绿色,干部叫作“东山”,群众称为“青冈坡”。远远看去,似乎并不陡险。仔细一瞧,山势几乎壁立,拾柴人踩出的羊肠般的足印从山脚盘旋到山顶。群众告诉记者,他们夜里3点出发,翻过山顶,下到山那边的沟底,才能捡到柴草。再原路返回,到家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

1986年一1989年的四年里,甘肃省向其贫困落后的临夏县17个高寒阴湿乡投入905万的扶贫资金。到1989年底,贫困面由4年前的56.96%下降为45.7%。岂料第二年一场自然灾害,又回升到56%。

这种升降的原因是发人深思的。我们许多同志至今把扶贫开发看成社会救济,结果宝贵的扶贫物资和资金只是养活了一批“老国救”“老国扶”,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指导下,有些扶贫决策者热衷于显示其政绩的“短、平、快”项目,而对于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持久之战”兴趣不大。扶贫若干年,山河依旧,农户正常年景下有地膜化肥做后盾,温饱无虞。一场天灾人祸,便重新沦为贫困户。(www.xing528.com)

地瘠民穷、县穷乡村穷,这在一些贫困县结成一个解不开的“穷结”。常常是县级财政拮据,入不敷出,不仅无力搞扶贫,而且要挤占国家下拨的扶贫专项资金发工资,保“人头费”。

甘肃省共有66个财政补贴县,每年赤字达1.6亿元,但“日子”都能过去,靠什么呢?一位领导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是“吃”了专项资金,尤其是发展资金及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贫困户,只有具备自我发展和应变的能力,才能稳定地解决温饱,而要进入这一“境界”,必须优化生存环境,优化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