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沙成果:黄沙大规模治理,保护恢复沙地植物,村庄免除沙患

治沙成果:黄沙大规模治理,保护恢复沙地植物,村庄免除沙患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走廊北部从东到西却有蜿蜒1600公里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4600万亩黄沙,却威胁着绿洲农田的生存。大规模卓有成效的治沙之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拉开序幕的。保护沙区天然灌木林149万亩,封育恢复天然沙生植物247万亩。治理风沙口454个,占风沙口总数的53.7%,已恢复沙化耕地38.5万亩,使1400多个村庄基本免除沙患。走廊中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去处——临泽县板桥园林中学。

治沙成果:黄沙大规模治理,保护恢复沙地植物,村庄免除沙患

雪山,森林,草原,绿洲沙漠,戈壁。

大自然把这一切奇妙地组合在黄河以西这个东西1200公里的天然狭长走廊里,也把一个严峻的挑战摆在河西380万人民面前:作为温带荒漠走廊,这里深居内陆,干旱少雨。走廊内的1000万亩绿洲农田完全仰赖源出南部祁连山冰峰雪岭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灌溉。

而走廊北部从东到西却有蜿蜒1600公里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4600万亩黄沙,却威胁着绿洲农田的生存。其中1000万亩沙漠深入走廊腹地,呈带状、片状和绿洲农田交错分布。“黄沙滚滚不见天,到处沙窝压良田”。“朝为庄园夕为沙,不知何处是我家”。这样的悲叹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流传千年。

大规模卓有成效的治沙之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拉开序幕的。风沙线上35个国营林场,5处治沙站,32所沙生植被管护站的2000多名职工,是这场“持久战”的主力军。

20世纪50年代,他们总结群众“一稞草挡一碗沙”“寸草遮大风,流沙滚不动”的治沙经验,推广传统的“插风墙”(插设高立式柴草沙障)、“护柴湾”(封护风沙沿线的红柳、白刺等天然灌木丛)和“土埋沙丘”等治沙方法,在沙荒地和盐碱地大量营造人称宝树的木本粮食树沙枣杨树、红柳等乔灌木。

60年代,大面积推广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试验成功的“铺设黏土沙障”与“营造梭梭灌木林”这种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科技成果,科研人将其概括为“固身削顶、截腰分段”。各沙区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还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如:民勤沙区的“层层设防,步步为营”;古浪一带的“沙前设网,沙漠锁边”;敦煌、张掖等地的“以水攻沙,条块分割;以林挡沙,分片治理”。

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科研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河西沙漠治理逐步形成了人工造林与保护天然植被相结合,机械固沙与植物固沙相结合,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格局。至今,风沙沿线营造了防风固沙林带和固沙片林保存面积198万亩,建起了长1204公里,面积171万亩的防风固沙大型林带,占风沙线总长的70%,控制流沙面积276万亩。保护沙区天然灌木林149万亩,封育恢复天然沙生植物247万亩。治理风沙口454个,占风沙口总数的53.7%,已恢复沙化耕地38.5万亩,使1400多个村庄基本免除沙患。

千年来横行无忌的黄沙,在新一代治沙人面前俯首称臣,变害为利。古浪县土门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前沿。50年代末,12名创业者闯进茫茫沙滩。他们睡地窝子,吃涝坝水,冬天要赶着毛驴到10公里的地方去驮水,七八个人在一盆水里洗脸,洗后还舍不得倒掉,留着再用。就是这些被人们称为“杏核儿”“树苗子”的人,几十个春秋含辛茹苦,硬是在沙漠的眼皮底下营造成功4万亩防风固沙林,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苹果、梨、桃、杏、枣等经济林1000多亩。(www.xing528.com)

如今,荒漠果园最高亩产2500公斤,年产45万公斤,果品年收入40多万元。这里出产的金冠苹果,在1985年全国优质农产品评比鉴定会上,与四川省茂汶县的金冠苹果并列全国第一名。这个过去完全依赖国家拨款过日子的沙漠林场,1983年以来向古浪县交税金45万多元。

我们去访时正是林场困难的时期,果品还未出售,近百名职工已经两个月没有发工资。与风沙搏斗了30年的61岁的厂长裴从杰,却坚强得如同沙枣树,这位自称只有两个月“生命”的老人,一心想在退休之前再搞4000亩经济林。“有水就有林啊”。爱树如命的老人,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带领职工平整了土地,挖好了渠道。“基础具备,只等打井灌溉”。老人喜滋滋地说。

沙漠变良田,瀚海现果园。这在千里风沙线上已是活生生的现实。

走廊中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去处——临泽县板桥园林中学。这所占地650亩,专门为当地农村培养园林建筑等实用人才的职业中学,简直是一座人工森林。走进校门,三条各长一公里的杨树林荫大道,挺拔秀美,不见尽头。果园、农田、菜地、苗圃、校舍掩映在浓浓的绿荫中。学校没有围墙,四周矗立着两道长3600米、宽80米的“绿色屏障”;一道有10万株杨树组成,齐刷刷伸向20米高空;外面的沙枣“屏障”虽不高大,却以其大而圆的树冠,密集的枝条和层叠的叶子,最先承受风沙的袭击,为学校遮风挡沙。

如果不是学校的创始人、现任临泽县林业局局长的钟开祯一番介绍,我们真不相信这里原来是“四处沙面面,难寻打牛鞭。刮风沙石起,如同蜂咬脸”的地方。钟开祯说,建校初期,一无所有,刚搭好的房子,一夜大风,揭掉了屋顶。沙丘连绵,夜里不辨方向,师生把蒿草压在沙上作为路标。没有水,每天到两公里外去拉。老师不安心,学生不想学。

“一上沙漠滩,心头凉半截。教书又育人,劳到哪一天”。“生在沙漠滩,仰望高烟筒。等个好机会,还是要进城”。这样的顺口溜在师生中广为流传。钟开祯没有后退,响亮地提出“要学红柳把根扎,要学骆驼拉风沙”的口号,带领师生坚持不懈地植树治沙。学校开始试种的西瓜很小,有人讽刺:“知识分子种西瓜,西瓜长成鸡蛋大。八月十五还不熟,十月初一煮着吃。”经过潜心研究和造林绿化改变小气候,学校种出了全县最大的西瓜,个体最重的达22公斤。

昔日穷得不得不用自养的两只牛换树苗的板桥中学,如今利用林业收入购买了拖拉机、面包车、大卡车、放映机、彩电等教学生活设施,利用间伐的木材建起7000多平方米的校舍。培养的几百名毕业生成为农村最能干的人才。有的担任了局长、乡长等领导职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