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藏高原踏访录:一根扁担两个筐

青藏高原踏访录:一根扁担两个筐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藏高原封闭的牧业大门正徐徐开启。“一根扁担两个筐”,州经协办副主任马战云说的这句话,可谓是对此的形象概括。至今,全州53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20多万人外出,其中一万多名活跃在青藏高原上。1988年深秋时节,记者有机会随“临夏州政府少数民族经济考察团”纵穿整个青藏高原,直到喜马拉雅山之南的樟木口岸,行程3000多公里。下面记述的,仅仅是记者青藏之行中的一鳞半爪的见闻,期待能给关心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人们有所启发。

青藏高原踏访录:一根扁担两个筐

青藏高原封闭的牧业大门正徐徐开启。

数以万计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商人迎着寒冷、缺氧、沙暴走上高原。他们聚居在汉、藏两大民族的相邻地带,既习惯与以藏族为主的高原民族互通有无,又能和东部地区的汉族贸易往来,元代以来就一直充当着青藏牧区与中原农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的联系人。那时候,高原上的民族用自己的马、毛、皮和肉、乳制品,到古称“河州”的临夏换取茶、粮食和布匹,史书上称之为“茶马互市”,明代就在河州设立了管理农牧贸易的行政机构“茶马司”。

西藏革命博物馆陈列的一段文字这样记述官府主持的茶马交易情形:“洪武八年(1375年)五月戊辰,遣内使赵成往河州市马……命成以罗绮绫帛并巴茶往市之。仍命河州守将善加抚循,以通互市。马稍来集,率厚其值偿之。……西番诸部落皆以马来售矣。”(《明实录·明太祖实录》)

也许与民族的特长与素质有关,临夏回族的民间商业贸易活动,形成之初就以贩运性商业为基本内容,跨地域经营,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征。自唐宋到清朝中叶,西起阿拉伯波斯、印度、尼泊尔,东到黄河、长江中下游,都有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足迹。一些回族资本家从藏区收购大量羊毛、皮张,从黄河贩运包头,再用火车运至天津出口,或销往四川、汉口上海等地,回程时购进川线、丝线、川缎、食糖、松州大茶,景德镇瓷器,苏、杭绸缎,上海百货,通过临夏“旱码头”销往藏区,部分丝绸、瓷器、百货由西藏转销印度、尼泊尔。

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回族的经商特长如虎添翼。他们东进西出,依托东部发达地区的商品优势,开辟西部广阔市场,强化了临夏作为农牧贸易中心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临夏为中心,以青藏、川藏公路为主线,以商品流通为纽带的东西两个扇形辐射面:东边是商品产地,北起京、津,南到广州、深圳和闽南三角洲;西边是商品市场,北起新疆、天山南北,西到西藏拉萨、日喀则、亚东。“一根扁担两个筐”,州经协办副主任马战云说的这句话,可谓是对此的形象概括。(www.xing528.com)

至今,全州53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20多万人外出,其中一万多名活跃在青藏高原上。临夏州政府旨在加强与青藏各地经济联系的办事处,也陆续在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日喀则成立。

1988年深秋时节,记者有机会随“临夏州政府少数民族经济考察团”纵穿整个青藏高原,直到喜马拉雅山之南的樟木口岸,行程3000多公里。正如副州长马孚威所说,临夏人就像黑野麦,哪里都能生长。

亲眼见证之下,记者惊讶而又敬佩地发现,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青藏各地。下面记述的,仅仅是记者青藏之行中的一鳞半爪的见闻,期待能给关心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人们有所启发。

(198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