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土高原希望:陕北美好实现与未来展望

黄土高原希望:陕北美好实现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米脂印斗乡的对岔村。《瞭望》杂志记者林晨激动地说他看到了黄土高原的青山绿水。满头银发的老处长感慨万分地高声说:“陕北我早已来过,正如联合国官员卡南说的,在这里他看到了黄土高原的希望,这次我再来,看到了这惊人的成绩,感到黄土高原的希望更大了。”首先来到王芝平家,一进门,人们便惊愣了。百闻不如一见,在对岔村里,记者们不仅见到了陕北高原的美好现实,而且更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黄土高原希望:陕北美好实现与未来展望

19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米脂印斗乡的对岔村。烈日当头,干渴难忍,每个人都汗水淋淋。但人们一进村,就被山村秀丽的风光所吸引,不顾疲劳和燥热,一口气爬上了村沟掌的高山小尚峁。只见眼底下四五里长的一条正沟和11条大大小小的拐沟,全修成了一台台一片片肥沃的坝地,刚出土的庄稼苗盖上一层淡淡的绿色。沟中间两座可蓄水4万多立方的水库,正储满波光粼粼的清水。沟道两边是一排排挺拔的钻天白杨。沟两旁陡立的山崖上,片片林草一片葱绿。举目远眺,大大小小20多座山头上修满了平展展的梯田直插云天。近200多户人家新修了400多孔崭新漂亮的窑洞,一排排一座座掩映在一丛丛绿树丛中,景色十分迷人壮观。

记者们久久站在梯田畔上,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瞭望》杂志记者林晨激动地说他看到了黄土高原的青山绿水。《人民日报》的陈满正马上纠正说:“不,这是塞上江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杜葵特意将话筒对准陪同采访的水电部农水司刘春元副处长,请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满头银发的老处长感慨万分地高声说:“陕北我早已来过,正如联合国官员卡南说的,在这里他看到了黄土高原的希望,这次我再来,看到了这惊人的成绩,感到黄土高原的希望更大了。”

山水变了,但群众的生活怎样?记者们怀着急切的心情,一下山便纷纷跑到群众家里去访问。首先来到王芝平家,一进门,人们便惊愣了。5孔新修的石窑,家里粉刷得一尘不染,满屋的油漆家具锃光瓦亮,桌子上摆着索尼彩电,炕上睡着一个白胖白胖的孙子,头跟前摆着一台700多元的双卡收录机,正放着“咱们过上好光景”的优美歌曲。(www.xing528.com)

记者们稀奇地欣赏了一阵,一齐拥到炕前,有的拍照,有的逗孩子,有的对主人逗趣说:“你这是搞孙子幼教。”热情的主人边用“金丝猴香烟招待客人,边向客人介绍了他们家的生活情况。他们家共有8口人,两个男劳力,他在外面做石活搞建筑,儿子在家务农。一般年景一年收1500多公斤粮,3000多元钱,吃穿住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记者们看到他们家这么富裕的生活,都问他在全村算什么水平?王芝平直言不讳地回答是中等。大家以为他是谦虚,又去问村干部。回答得更肯定:他是中等水平,村里还有比他更好的。随后,他们又访问了几户,果然还有比他更富裕的。百闻不如一见,在对岔村里,记者们不仅见到了陕北高原的美好现实,而且更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