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谱与五线谱的不同写法

简谱与五线谱的不同写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将对运用首调唱名法在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视唱乐谱时,应对旋律之中出现诸如调式外音、离调或转调的乐谱进行识谱训练的方法进行探讨。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有什么不同呢?首调唱名法也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凡需涉足这些音乐的学生或音乐家,如果原先只会首调唱名法的则必须兼而精通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存在于一系列固定乐器的演奏

简谱与五线谱的不同写法

首调唱名法是五线谱的识谱唱法的其中一种,又称可动唱名法,它的唱名在五线谱上根据各调式主音位置而确定,凡大调主音都唱do、小调主音唱作la,其他各级依此类推。这种识谱方法比较适合识读一些调性明确并且少有调式外音的乐谱,其优点是可快速掌握旋律的调式调性达到理解音乐的主要内容的目的。其不足之处也很多,如:可动唱名法中对音级的判读速度需要大量的练习,对调式外音的音高掌握以及旋律出现转调之后的重新认识等等。本文将对运用首调唱名法在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视唱乐谱时,应对旋律之中出现诸如调式外音、离调或转调的乐谱进行识谱训练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五线谱首调唱名法的主要任务

首调唱名法是为克服固定唱名法识谱视唱中对旋律中的各个乐音的调式地位以及各音之间的自然全、半音位置的判断困难,为解决主调音乐的视唱及快速掌握乐曲的调式调性而采用的一种识谱方法。19世纪初,瑞士籍的英国女教师格洛弗(Sarah A Glover,1785-1867)在其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初创了首调唱名法(Tonic-sol-fa),后经科尔牧师(John Curwen,1816-1880)的修正,便迅速在欧洲一些国家推广开来。

在首调唱名法体系中,用唱名do、re、mi、fa、so、la、ti来表示自然大调式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除此之外,凡调式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一律将基本音级唱名的韵母改为“i”;而遇基本音级降低半音的则将基本音级的韵母改为“e”。原基本音级“re”的降半音用“reh”代替。

目前,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以及欧洲、美洲大多数学校是采用首调唱名法,甚至英美的普通大学及部分大学的音乐专业也采用首调唱名法。匈牙利还用于专业音乐学院。

首调唱名法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部分五线谱识谱的学习者(也许是大部分具有首调听觉习惯的学习者)利用首调的调性感,尽快解读一些调性明确而调号相对较复杂的五线谱旋律,已达到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乐谱内容的目的。还有就是利用首调识谱了解其内容之后,部分使用者有可能马上进行看谱移调,将乐谱移至任何需要的调高之上(例如,为适应声乐演唱者的音高音域而进行的临时移高或移低乐曲的调高,或是移调乐器的演奏者临时将乐谱移调演奏)。

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而具有这样的看谱视唱(奏)的移调能力是大多数演唱(奏)所应具备的或是不断追求的能力。因此,首调视唱方法与能力不但适合于诸如声乐演唱者、非固定音高乐器演奏者,而且对于钢琴艺术指导或伴奏等固定音高乐器的演奏者来说都有必要掌握。

二、调式内临时变音的处理

前面曾经提过关于调式外音级的处理方法:凡调式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一律将基本音级唱名的韵母改为“i”;而遇基本音级降低半音的则将基本音级的韵母改为“e”。原基本音级“re”的降半音用“reh”代替,第七级的唱名声母为避免与第五级相同改为”t”。

那么在升种调和降种调中,特别是在升降调号较多的乐谱中,处理调式外音就要结合升降、重升重降或是还原记号的不同,正确理解其对于原调号的意义。例如,在升种调号的乐曲中还原记号意味着降低元调式音级,而在降种调中还原记号意味着升高原调式音级。

三、转调的判断及处理

学习首调唱名法也是可以用来习唱离调或转调视唱曲的,只是在唱之前先要对乐谱进行分析,在一些视唱练习曲中转调或者离调的现象比较频繁,而且中间的变化音比较复杂。因此,首调唱名法对于视谱学唱调性清晰或基本明确的旋律乐谱时应该是有相当大的用途的,对于大多数普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者来说是比较实用的,只是在学习一些较复杂的乐曲时,需要同时具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较准确地进行识谱。可以这样认为:在识读传统的调性范围内的乐谱时,首调唱名法与固定音高唱名法具有几乎相同的识谱效果。正如对于这两种唱名法运用的争论的焦点之所在: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来说是否同样适用?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非固定音高乐器的学习者来说基本适用。只要能熟练掌握五线谱首调识谱的技巧,对于大多数调性明确的音乐乐谱就能够进行解读,所以,熟练掌握五线谱首调唱名法技巧的学习者应该与适用五线谱固定音高唱名法的学习者一样,都能够具备同样的五线谱识谱能力。

四、移调识谱

不管是运用首调唱名法还是固定音高唱名法,在五线谱的识读方面还有一种对识谱视唱更高级的要求,那就是五线谱的移调识谱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乐器演奏员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五线谱所提供的是在某一调高的乐谱,而在实际演奏场合需要将实际音高临时升高或较低二度甚至三度,这时就需要看谱移调的视奏能力。对于这时的演奏者来说运用首调唱名法的可能更具有优势,他们可以直接将乐谱看成是新的调高上的音位来解读就可以了。对于固定音高唱名法的使用者来说,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这时的移调识谱就与五线谱的首调识谱具有类似之处,需要重新将乐谱看成新的谱表来解读。

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有什么不同呢?客观地讲,只能说是各有长短,各有所异,很难做出一个绝对的评判。

首调唱名法赋予唱名调式音级重要的意义,不论何种调高,同一种调式的唱名都一样,唱名体系中每个唱名调式含义都十分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都非常清楚。因此,首调唱名法较能直观地揭示音乐的调式内涵,利于理解和记诵有调性的音乐。一般来说,易唱好学,也便于移调和即兴演奏。

不难看出,首调唱名法反映和体现了调性音乐的调式思维,是调性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具有科学性。在一定范畴的调性音乐领域里,特别是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由于它们往往具有寓于特性的调式和相应的旋律,用首调唱名法来表述和聆听它们,应该说是更为适宜和具有一定优势的。首调唱名法仍然拥有极其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许多专业音乐家、指挥家、作曲家、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仍然是首调思维的,他们兼通并灵活地兼用固定和首调两种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也有不足之处。它在遇到频繁转调的音乐时就颇为不便,而若面对调性暧昧或无调性音乐时,就更感无能为力了。这就要求凡需涉足这些音乐的学生或音乐家,如果原先只会首调唱名法的则必须兼而精通固定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存在于一系列固定乐器的演奏实践中。它的特性是赋予唱名以音位代表的意义,不论什么调高或什么调式,C始终唱作Do,D始终唱作Re……由于固定化的唱名和一定的音名相对应,能够确切地显示出它们在五线谱表和固定乐器上的相应位置,因而对固定乐器的学习者,尤其是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方便。固定唱名法的另一长处是:它不仅可以表述有调性的音乐,而且还可以胜任无调性音乐的表述。随着某些音乐作品调性方面的日益复杂化,甚至发展到无调性的极端,固定唱名法的这一优势就更加显得突出。固定唱名法的又一优点是:由于它时时处处都强调固定音高的作用,故而它比较有利于学习者绝对音感的培养和发展,能辨认所听到的任何音的音高,或不依靠乐器而唱出任何音的准确音高。这种能力主要通过经常接触用标准音高演奏的音乐而获得,它在智慧过人的儿童身上也可发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衰退。绝对音高对于歌唱家和指挥家特别有用,绝对音高是一种对于音乐的记忆力,有人来自先天,有人得自训练。不论先天拥有还是后天训练,不可用它作为衡量音乐天才的标准。

固定唱名法的主要不足是调性调式的直观性差,不易直接迅速地把握音与音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相对而言比较难唱,也不利于理解和记忆有调性的音乐。固定唱名法的不同调之间的表述难易程度相差悬殊,调号多的调比较难唱。对一般人来说,采用固定唱名法进行移调会比首调唱名法更难一些。

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因普遍需要学习乐器,相当一部分人又需涉足现代调性较复杂的乃至无调性的音乐。因此,他们都应毫无例外地学习固定唱名法,其中音乐院校指挥、作曲、管弦、键盘等专业,附中、附小以及社会上许多自幼就学习乐器的学生更应深入透彻地学习。但是,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建立起固定唱名的思维。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不必过于强求,可以让他们从实际出发兼通首调唱名法。音乐院校其他一些专业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习固定唱名法的同时兼学首调唱名法,并且可以采用海外已经采用过多年的“首调固定唱名法”——用首调唱名法开始,中间偶有离调、转调时,仍继续用前调唱名法唱读,即在首调的基础上应用相对的固定唱名法。

视唱练耳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属专业必修课。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定唱名法的教学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调性感,并用固定唱名法唱好调号内升高或降低了的音级,唱好调式变音,唱好转调作品甚至无调性作品是它的重、难点所在。唱好固定唱名法将对学生其他专业课程诸如钢琴、声乐、器乐等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一、唱好C大调视唱练习,为固定唱名法奠定基础

在固定唱名法教学中,唱名的固定与C大调唱名相同是它的特点之一。因此,C大调视唱练习是它的基础,这对学生熟悉五线谱,形成初步的音高概念及调性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视唱练习主要进行C大调各种音程的模进视唱;增四和减五度音程、属七和弦的构唱和解决各种节奏如附点、切分、三连音等的视唱练习。让学生对C大调在各音级能听唱、视唱,掌握各种和声音程及三和弦的音响特点,并初步涉及带有变化音的音程构唱练习、和弦构唱练习。如:大、小二度音程的构唱,大、小三度音程的构唱,大、小三和弦的构唱及音响效果对比等等。

笔者认为,此阶段重点是进行C大调各音的音高训练及各种时值音符、节奏的视唱练习,为以后升种调、降种调的固定唱名法视唱做准备。

二、用协变唱名法唱好变化音与半音阶

固定唱名法的教学难点在于调式中升高或降低的某些音级的音准问题。如G大调的Ⅶ级音、F大调的Ⅳ级音等。要想唱准这些音、唱准和声大调的Ⅵ级、和声小调的#Ⅶ级、唱准转调作品等,笔者认为除了唱好C大调各基本练习及视唱练习外,再就是用协变唱名的方法唱好变化音与半音阶。协变唱法,即一种协助唱准变化音的唱名法。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运用黄家忻推行的五轴协变唱名法,即第一轴唱本位音;第二轴唱升半音;第三轴为降半音;第四轴唱重升音;第五轴唱重降音。

三、音调与固定唱名法同步训练

在固定唱名法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调性感;二是唱不准调式内已升高或降低的音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每唱一个新调的学习过程中,运用了首调与固定唱名法同步训练的方法。即先把视唱练习曲用首调唱名的方法唱熟,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调性感;接着把固定唱名法的唱名作为首调旋律的“歌词”来视唱,这样对于难以唱准的变化音便可通过“词曲结合”的方式来唱准;然后用首调、固定调同步的方法视唱该曲或本调式其他视唱曲,也就是在唱固定唱名的同时,联想首调唱名的音高;最后用这种练习方法逐步渗透到其他调式或联系调中。

如果让学生直接用固定唱名法视唱则很难唱准调号变音#fa,但如果用首调唱名与固定唱名同步的方法,即唱固定唱名的同时,联想首调唱名的音高,则很容易找到调性感,并唱准变化音级。在这种首调、固定调同步视唱训练中,笔者认为在高师视唱固定唱名法教学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相互依存,首调唱名法是固定唱名法的基础,固定唱名法视唱的音准和调性感可以通过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同步训练作为跳板,而逐渐运用自如。

“固定唱名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建立在绝对音高概念上的唱名法。它是同基本音级的绝对音高相关联的,以“绝对音高听觉”为基础,能够直接、快速地感知乐音的绝对音高,这对于学习音乐无疑是很有利的,尤其是对专业音乐学习更显得重要。然而,固定唱名法的7个唱名除了对应7个基本音级外,还要承担以7个基本音级为基础的变化音级的唱名,致使每个唱名必须承担在理论上最多5种(即本位、升、降、重升、重降)不同音高的重负。这是理解和掌握“固定唱名法”的关键。于是,运用这种唱名法由于其要求学生具有固定音高听觉,而这一能力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或从小培养,因此,常被认为这是一种“专业的”方法,甚至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则是一种建立在相对音高概念上的唱名法。它与调式音级的相对音高相关联,以“相对音高听觉”为基础,从优点来说,它可以让学生减少带有升降号的视唱,听力的范围通常都限制在7个调式音级内,会感到容易得多,而需要重点训练的是五线谱上的哪个位置唱“Do”的问题,因此,视唱的训练增强了,听觉的难度减小了。成人的视觉比听觉要发达,因而突出了“首调唱名法”的优点。这个优点的特点就是根据C自然大调、a自然小调的唱名与音阶结构模式将其移动到其他各调,即只要熟练地掌握好全音与半音的音高感觉,熟记音阶结构再进行7个升、降号大、小调的调性练习就容易多了。不过,使用“首调唱名法”也只能避免调号上的升降号,而非调号上做临时升、降号标记的变位音仍然是无法避免的。假如经常不使用调号上的升降号和调号以外的变位音记号,当遇到调式上的特征音程(和声大调的降Ⅵ级,和声小调升Ⅶ级而产生的增二、减七、增五、减四度)和临时变音时,就会力不从心。另外,由于“Do”是流动的,音高的概念便是相对的,在听写时,当遇到频繁变调或无调性音程与和弦时,听辨起来则会感到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加强对以上内容的反复构唱和听辨的训练。

两种不同的唱名法反映了人对音乐感知的方式与观念的不同。在有的专业学生中,例如,声乐和民乐一般都喜欢用“首调唱名法”,其中主要原因是它比较符合多数人的听觉习惯,能让人更直接、更便于感知音乐,或者通过这种对音乐的感知方式更便于表情达意。因此,相对而言,它较之“固定唱名法”更具有普及的意义,所以,也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首调”与“固定”两种唱名法[1]不仅在表象上不同,而且在其感知原理上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若要进行“首调唱名法”的训练,就必须根据其自身的原理与规律进行训练,否则,只会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下面从听觉与视唱训练两个方面谈谈“首调唱名法”训练的要点。

四、听觉训练的要点及方法

“固定唱名法”听觉训练的核心是将Do、Re、Mi、Fa、Sol、La、Si 7个唱名与C、D、E、F、G、A、B 7个基本音级的固定音高进行捆绑音高识别的训练,即所谓对绝对音高的听觉训练,其目的就是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强化学生对固定音高(频率)唱名的听辨及其音高的记忆。首调听觉训练所强调的是不同音之间的相对音高关系,即可以调式任何一音的音高为参照,进而听出其他音,所以说,二者的目的不同决定其训练内容与方法必然不同。

视唱练耳教学中,一直是以“固定唱名法”为主体,而首调的教学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渐开展起来,因而在对听觉的训练中,常常只是简单地把对固定唱名训练的方法移到首调听觉训练中,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并引发出许多节外生枝的问题。

以基本练习为例,在视唱练耳课中进行的单音、音组、音程与和弦的听唱、听辨及构唱中,“固定唱名法”的训练无论在什么调都是采用与音名捆绑成一体的唱名,即C唱Do,D唱Re……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所谓“固定音高听觉能力”。对于首调而言,这种能力却并非必需,甚至可以说完全照搬这种训练方式反而有害无益。因为我们都知道首调强调的是相对音高的听觉,它所需要的是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对于相对音高的听辨能力,如此一来前者势必对后者的训练产生教育心理学中所谓的“负迁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叫负迁移。”当然,这种负迁移会因每个学生的年龄、专业学习背景以及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因人而异,从总体上讲,它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有研究表明:“对成年的专业音乐家进行测验,那些从2~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中,92%有绝对音高感。4~6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这个比例为68.4%,7~9岁则降为41.9%,如果是从1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那么这个比例只占6.5%。”这证明,儿童的固定音高听觉能力高于少年,而少年则又高于成年,这一现象应在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首调教学中采用符合首调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基本练习除C调以外,还应在不同的调上均衡地训练,否则,正如在视唱练耳课首调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问题那样,有些学习钢琴或提琴的学生,当你在C调以外的调上做听音训练时,你就会看到他们那茫然的神态,即使你不厌其烦地再三解释“首调唱名法”的特性与规律也无济于事。

五、视唱训练的要点及方法

从视唱来讲首调亦有其自身不同于固定Do唱名的教学规律。这是由于二者识谱心理机制不同所致。具体来说,“固定唱名法的识谱是利用五线谱的五条线作为坐标,根据符头所在谱表的空间位置来确定音符的唱名读音的。首调唱名法是根据不同的调高先确定第一个音符的唱名,然后,就根据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相距的空间距离(线和间的数目)确定第二个、第三个等后续音符的唱名读音”。因为其识谱原理的不同就必然导致二者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会有所区别。这其中首先要突破的是按调号由少到多的顺序来安排的视唱教学内容。因为对于固定唱名来讲,这样的内容编排完全符合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首调而言,其教学的难点在于音的位置和音程距离,而非视唱调号的多与少。在编排视唱教学进度内容时,宜多个调或平行,或穿插进行,这样不仅仅是视唱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与首调听觉训练相协调和同步进行的需要,否则,就会“把固定唱名法根据空间位置确定唱名的思维方法移到首调唱名法上,要让学生背出七种唱名位置……使得首调唱名法在视唱第一心理反应阶段的学习要花费七倍于固定唱名法的时间”,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也是当前视唱练耳教学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调唱名法”作为世界广泛流行的两种主要唱名法之一,有人(甚至包括习惯采用这种方法者)误以为它是简单的、不科学的、是相比之下无可奈何的选择,有的则以简谱同五线谱做比较来进一步说明其落后。实践证明,它不但便于人们接受,而且长久不衰。首调唱名法作为一种感知音乐的方式与观念,或者说一种表现音乐的方法、一种手段,能够长期留存和发展,必然具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践性的意义,问题在于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注释】

[1]项仲平.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