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野生动物尸体暴露问题: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记录

野生动物尸体暴露问题: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记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城市附近的高速路上,最常见到的动物尸体是狗,其次是猫。而在乡村小路上的动物尸体,我们对它们的样子和颜色都是陌生的,它们是野生动物。我们不该见到它们暴尸于高速路上,抑或其他任何地方。在黏菌的生命周期中,有些片段可以被认为是死亡,但带有柄和子实体的干枯的蛞蝓,显然是动物发育过程中的过渡性组织。假如世界不是这个样子,而是所有的死亡都发生在公开场合,死尸俯拾即是,我们将只能把死亡时时放在心上。

野生动物尸体暴露问题: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记录

在城市附近的高速路上,最常见到的动物尸体是狗,其次是猫。而在乡村小路上的动物尸体,我们对它们的样子和颜色都是陌生的,它们是野生动物。从车窗望出去,它们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残骸,会让我们在头脑中拼凑出土拨鼠、獾、鼬、田鼠、蛇、鹿的样貌。

这会让我们感到震惊,一方面是悲从中来,一方面是难以言表的惊讶。在高速路上看到动物尸体本身就令人震惊。这种冲击倒不单单是因为死的地方。不管在哪里,死亡就这么直白地映入眼帘,还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没有人想看到动物尸体。动物的天性是独自死亡,远离喧嚣,隐蔽地死去。我们不该见到它们暴尸于高速路上,抑或其他任何地方。

万物皆有一死,但我们对死的认知是抽象的。若是站在湿地边或山崖上,仔细检视四周,我们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在经历死亡,而且大多数会在你之前死去。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斗转星移间气象万千。

有些生命似乎永远不会死亡,它们完全消失在自己的后代中。单个的细胞就是这样。细胞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几番之后,最后一点痕迹都没有了。这不能看作死亡;若撇开变异不论,那些后代不过是第一个细胞重活了一遍。在黏菌的生命周期中,有些片段可以被认为是死亡,但带有柄和子实体的干枯的蛞蝓,显然是动物发育过程中的过渡性组织。游来游去的变形虫会集体使用这一器官,来产生更多的细胞。

据说,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生存着成亿兆的昆虫,按照我们的标准,其中大多数昆虫的期望寿命十分短暂。据估计,在温带,每平方英里[1]的上空,往上延伸到数千英尺的大气中,有大约2500万个形形色色的昆虫。它们像浮游生物一样飘游在大气层中。它们按照恒定的速度死亡着,有些被吃掉,有些只是坠落下来。它们这样围绕着地球,死了随即分解,没有人看到。

谁见过死鸟?天上那么多鸟在飞,而所有的鸟固有一死,但谁见过那么多的死鸟?死鸟是不易见到的,见到死鸟比见到活鸟更令人惊讶。显然,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鸟总是死在他处,死在有遮挡、掩盖的地方,绝对不会在飞行途中死去。

动物似乎都有独自偷偷死亡的本性。即使个头最大、最醒目的动物,也会及时设法躲起来。假如一头大象不慎死在了野外,象群也不会让它独留在那里;它们会驮着它,辗转腾挪,直到找到某个神秘的妥当之所,才会把它放下。如果在野外遇到其他大象的骸骨,它们会有条不紊地将所有的骨头捡起来,在凝重的仪式感中,把它们散落到附近数英亩[2]的角落里。

这是自然界的奇观。世上万物皆有一死,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每个早晨、每个春天,有多少让我们炫目的新生命诞生,就有多少令我们炫目的生命逝去。但我们目睹的,无非是十月在门厅里挣扎的苍蝇,以及高速路上的残骸罢了。对于我家后院的松鼠,我这辈子一直揣着个疑问:它们满院都是,一年四季都在,但我从来没在任何地方见过一只死松鼠。(www.xing528.com)

我想这没有什么不好。假如世界不是这个样子,而是所有的死亡都发生在公开场合,死尸俯拾即是,我们将只能把死亡时时放在心上。幸而,在大部分时间,我们可以淡忘它,或将它视为可以避免的事故。但是,这的确也让我们把死亡的过程看得过重,在亲自面对死亡时也愈加困难,而真实的死亡要平淡得多。

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尽可能地遵从自然。报上的讣告栏总在提醒我们,我们在一步步走向死亡,而小字排印出生栏印在中缝处,告诉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从这里我们还是无法把握生死规模之万一。在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终其一生,这几十亿人都要次第死去。大量的死亡,按照每年超过五千万人的速度悄然发生着。只有家人或朋友死了,我们才真正地理解死亡。若是把死亡单独剥离出来,我们会认为它是非自然事件,是异常,是伤害。我们低声地谈论死者,我们会说他们是突然走了,就好像死亡必定有其原因,可能是罹患了无法避免的疾病,或者是死于非命。我们会送去鲜花,我们会悲悯难当,我们会举行葬礼,把骨灰撒向山川大河,却浑然忘记了几十亿人都是殊途同归。芸芸众生的血肉和意识终将消逝,融入苍茫大地,而其他暂时的幸存者,对此则毫无知觉。

过不了五十年,替换我们的后人将会把这个数字翻一番还多。难以想见,有这么多人死亡着,我们还能继续保守这一秘密。我们将不得不放弃这一观念,不再认为死亡是一场灾难,是一桩令人遗憾、可以避免,或者是奇怪的事。我们需要在更宏大的系统中理解生命周期,理解我们与整个过程的关系。任何生命似乎都是以死亡为代价换来的,正如一个细胞换一个细胞。当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齐头并进的过程,了解到我们是彼此陪伴、殊途同归时,也许会稍感宽慰。

【注释】

[1]1平方英里约为2.6平方千米。——编者注

[2]1英亩约为4047平方米。——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