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详解人道配天的太极说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详解人道配天的太极说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它自身寂然不动,独一无二,表示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形无状,但是它能化生“太极”。人来自自然,又是自然最“灵秀”的。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随后,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形成,将这一思想用于解释世界的本源。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详解人道配天的太极说

什么是太极?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趋向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易经》是总结我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哲学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它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母胎,其后二千多年的中国哲学,特别是作为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天人合一”,就是从这一母胎中孕育成长起来的。这就是《易经》所以能够成为“群经之首”而在中国文化中享有最高地位的原因所在。心理学荣格对于《易经》思维给予极高评价,并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思维。他说:“《易经》中的科学根据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曾试图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这种根据同步原理的思维,在《易经》中达到了高峰,是中国人总的思维方式的最纯粹的表现。”[235]荣格把《易经》同西方传统思维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不同于西方的因果思维,它不是线性的,而是“集合”的,不是历时性的,而是“共时性”的。他所说的“同步”,就是指各种联系处在“相对共时性”中,在这样的联系中,时间不是一种抽象,而是一个具体的“闭联集合体”,“它具有这样一些性质和条件,能够以一种非因果的平行对应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表现出来”。[236]应当承认,荣格的发现在文化学和思维科学上是有意义的,他的解释也有相当说服力。但他所说的“闭联集合体”主要同心理学有关,并以此解释和论证了他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观念。“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思维,这才是《易经》思想的根本特征,但还不是它的唯一特征。

《易经》的意义世界主要是由卦、爻辞表现出来的,除了它的预卜吉凶的原始意义之外,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则是生命意义,《易经》最关心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而不是其他。它把人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并在统一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规律。《易经》卦、爻辞所提出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类生命为何产生、发展和实现的问题。在它看来,生命来源于自然界,并且一刻也没有脱离自然界,二者处在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之中,是一个双向交流的有机整体。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有关,每一卦中的阴阳二爻,便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

《易经》如此关心生命现象,以至从人类的生命活动出发,观察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从中找出生命的意义和来源。并且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具有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和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内在的关系。这种观察考虑问题的方式,确实是中国古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易经》中,六十四卦作为象征性符号,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种生命意义,并且构成一个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有机整体。而每一卦不过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同时却包含着人和自然界的两个方面,二者不仅是对应的,而且是统一的。

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生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巳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237]

此为周敦颐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在文中,他阐发了其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关系、修养方法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理学的概念范畴。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太极图说》建构了宇宙生成的一个逻辑结构图,即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四时(男女)→万物。宇宙最初只是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的动静而生阴阳,阴阳的变化乃生五行,由阴阳五行乃四时顺布而生出万物。宇宙的终极是“无极”,它是这个体系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自身寂然不动,独一无二,表示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形无状,但是它能化生“太极”。在这个逻辑结构里,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来自自然,又是自然最“灵秀”的。在人是自然一部分的前提下,强调了人的作用,他的学说是道家的自然思想与儒家的人治思想的结合体,是宋代“天人合一”的最早阐明。

就学术思想而言,周敦颐继承了《易传》的哲学理念,同时杂糅了部分道家和释家禅宗的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一理论的创立对中国其后七百年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其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

道家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在于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万物由阴阳二者共同构成,而阴阳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由发生到壮大,由壮大到消亡。北宋初年“太极图”的传出,以图入道,阐发了道体玄妙的真谛,图中阳阴往复,互为其根;相互间杂,彼此渗透。随后,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形成,将这一思想用于解释世界的本源。程颢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格物致知”方法,使得《礼记·大学》中的空洞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将儒家的人文理论提升到了哲学高度。程颐的“格物致知”方法可以理解为世界万物在静态时是很难看到其本质的,故而考虑问题、推究事理,应该顾及有形、无形两个方面,着重于对于事物变化的观察,才能够切中要害、体会实质,而动态变化的观察则应以太极理论为基础,以“由阴转阳”“由阳转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四者最为关链,是一切观察入理的最佳切入点。程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238]他们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无二致的。

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他说:“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239]。同时,朱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240]朱熹的“太极”“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朱熹的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根底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太极”成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太极自是涵动静之理,却不可以动静分体用。盖静即太极之体也,动即太极之用也。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或疑静处如何流行,日:“惟是一动一静,所以流行。如秋冬之时,谓之不流行,可乎?若谓不能流行,何以谓之‘静而生阴’也?观‘生’之一字可见。”

阴阳只是一气,阳之退便是阴之生,不是阳退了又别有个阴生。

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阳气凝聚即为阴,非直有二物相对也。(www.xing528.com)

……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么事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日:“然。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

阴阳之始交,天一生水。物生始化日魄,既生魄,暖者为魂。先有魄而后有魂,故魄为主,为乾。[241]

朱熹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另有解释。朱熹认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无形无象的“太极”,朱熹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做了发挥,把传统的阴阳五行说纳入理学唯心主义体系,构造出一套宇宙形成论,他把“无极而太极”解释为“无开而有理”。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论,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万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际,分际甚明,不可乱也。”[242]朱熹和二程一样,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即形成万物的材料。朱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及人的产生,都是“理”和“气”,“性”和“形”的统一,但是,他同时强调二者的区别,指出“形而上”和“形而下”分际甚明,不可乱来,“理”是所以为是器者,不会造作,而“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朱熹对“理”深入考察,他在《大学或问》中,规定了“理”这一范畴的含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下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243]

关于“太极”与“万理”的关系,朱熹认为,太极包含万理,万理分别完整地体现太极。

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舍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圣人定之以申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逼供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244]朱熹的理一分殊的“理”是即“太极”,“分殊”即“阴阳”“五行”“万物”“万理”,他认为“自其末以缘本”,则万物归结为五行,阴阳,最后归结为太极,即是万理归于一理。“自其本而之末”,则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即是一理摄万理。所谓“则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即是一理摄万理。所谓“分之以为体”并不是说万物在太极里面各取一部分,把太极分割了,而是说万物各有一定之分而又不同具有太极的整体。所以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对万物来说,万物有一太极”。他指出,不仅天地间万物自有个道理,而且整体的道理在各部分有其特殊性,类属的道理在各种,各个体也有特殊性。最后,他得出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于一源,但所处的位置不同,其理也不同。他还认为不仅人与物之理绝不同,而且君臣之理与父子之理、牛之理、马之理与草木之理也都不同。朱熹“天理”观的又一基本内容是他提出了“物无无对”的学说。他认为“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形体上的相类或相反等等都是。他认为,不仅两两相对,“一中又自有对”,“独中又自有对”,他把《易—系辞》所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概括为:“此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245]朱熹的“物无无对”思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因素,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陈樵《太极赋》

何太始之无始兮,块圠希希(一作希夷),后不知其有终兮,前不见其肇基,庞昧无眹。何象何仪?九乾何端?八极何倪?五方何属?四维何施?非圆何覆?非方何只?五辰何抚?六宗何司?为天道之大原兮,有物混沦,大不知其外有兮,细又入於无伦,长上古以为生兮,阅万世而长存,怀道体之大全兮,命元气以为凭。

天人於是乎成性兮,裂积气而标形,方其函三义以为一兮。气磅礴而未伸清,与污其杂袭兮,曾玄黄之未分。邈沆漭而漫诞,閴晻霭而幽纷,溟涬兮参寥,冲漠兮絪緼,冯冯翼翼,杳杳旼旼。育白日於琼池,孕明月於蕋渊。列象兮储光,孰辨兮昭昏,於是沉奥眺垂,清阳高抗。下蓬勃而蓊,上扶舆而森爽。

女娲揭石以傍视,儵忽废凿而自丧。天经地纬,成文成象。积气舒光,昭晰清朗。川疏渎融,海涵岳壮。四游上下,与时升降。天寓左旋,行无停轮。玉衡斡流,七政率循。其出入之息,互为吐吞。乘气之机,呼寒吹温。六月一息,开阳阖阴。动为静基,静为动源,温兮寒所伏,寒兮温所存。极不期复,时往时来,二气所布,是行四时,袭四为五,五气相滋。方青岁之开先兮,又握赤精而嗣之袭,黄灵以白藏兮,又申之以玄炜冲气蜿蟺。阴化阳施,彚列条分,万类雎雎,动行植跋,鳞泳羽飞。人道配天,有仁有义,天去人其几何?虽殊分而一理,无始之真吾其性,五气之精吾其体,故道至察於鸢鱼,气可塞於天地也。

吾尝望元气之轮囷兮,思邃古之开元,瞻天运之不息兮,慨万物之芸芸。物更谢而迭瘁兮,皆太始之来昆,曾昆仑之不老兮,世弥久而弥新。夫天亦不能以自己兮,吾又乌知其门哉,系日:“无始之真,肇混元兮。为物祖始,万象先兮。思述祖德,穷化原兮。名则无有,辞何宣兮。昔有人兮襟桂兰问,天不对兮佘千年。四时错行兮品物繁,天对甚侈兮非无言。”[246]

陈樵认为太极即“太始之无始”,是“天道之大原”。这直接本源于周敦颐的“自无极而为太极”是宇宙本源论,而朱熹则是“无极而太极”宇宙本体论。关于“无极而太极”与“自无极而为太极”的争论,起于《宗史》所载《太极图说说》与朱熹所著《太极图说解》之间的差异,朱熹的《太极图说解》开篇头一句为“无极而太极”,周敦颐《太极图说》则是“自无极而为太极”。对此,朱熹质疑道:“不知其何所据而增此‘自’‘为’二字,其为前贤之累,启前学之疑,益以甚矣,谓当请而改之而或者以为不可。”[247]朱熹反对“自无极而为太极”,强调无极而太极,说明他意识到以无极为世界根源无法解决“无中生有”的逻辑困难,他以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周敦颐的“无极”,将原有的宇宙本根论或本源论改为本体论。无极不再是无,太极也不再是宇宙起点,而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本性,所以无论是阴阳还是五行,以至万物与人都具有自己的太极。他说:“所谓太极散为万物,而万物各具太极。”[248]无极之太极与散为万物的太极,就像道体与具体事物的道理一样,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所以,具体事物中自己的太极虽然是太极,但又有各自的道理,需要具体分析,同时又不能拘泥于具体的道理而离开总体的太极,保持在个性与统一之中把握具体事物理解普遍规律。朱熹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249]又说:“上天之载,无声无息,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250]

陈樵《太极赋》之核心是强调“人道配天”。因为太极之气“长上古以为生兮,阅万世而长存,怀道体之大全兮,命元气以为凭”。“天人于是乎成性兮,裂积气而标形,方其函三义以为一兮”。[251]太极之一元之本,又化阴阳二气。开阳阖阴,而六月一息;二气所布,是行四时,袭四为五,五气相滋。经过这样的阴化阳施,便有“彚列条分,万类雎雎,动行植跋,鳞泳羽飞”之万物滋生,万象更新。陈樵从“宇宙本源论”出发,阐述太极“怀道体”“命元气”之实质,而由此成乎天人之性,标万物之形。陈樵的太极观论域是本《易经》之“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中国儒家的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认为是太极之真吾成为我们的内在心性,是五气之精成为我们的外在形状。故而人道与天道一致,并以天道为本。而朱熹则是主张“太极为理,两仪为气,人之义理,本于太极,人之气质本于两仪。理居先,气居后,理为主,气为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