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陈樵学术思想简析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陈樵学术思想简析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樵之学“以诚笃为主,以沉静为宗,左图右史一室萧然,敛容危坐至数月不越牟限”。这样的操行为陈樵成为一位纯粹的学者打下了品格基础。但陈樵这种清高隐士操行的养成也是有外部条件的。陈樵之倾心学术,潜心著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而伴随凄凉增长的不仅仅是陈樵的年龄,还有他的学识和水平。本着“悉屏去传注,独取遗经”学术态度和路径,陈樵的学术之路注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心血而多经受寂寞。

元末明初婺学三家思想特色及影响-陈樵学术思想简析

陈樵之学“以诚笃为主,以沉静为宗,左图右史一室萧然,敛容危坐至数月不越牟限”。当然,陈樵之所以能超乎常人地做到寂寞静心,是由其人生价值观和态度决定的。陈樵素来“操履清介,行止端方”,能“痛洗膏梁纨绮之习,恶衣菲食”,善于于“人所弗堪处之自适,视纷华盛丽事漠然”。这样的操行为陈樵成为一位纯粹的学者打下了品格基础。但陈樵这种清高隐士操行的养成也是有外部条件的。倘若没有亭塘陈氏殷实的家底,水色一天的十八亭塘,以及世外桃源一般的誾谷园林景区,陈樵的隐居生活必将缺少山水之娱乐,而陡增一时之忧,于学术研究和论著不能判断有多少影响,而于诗歌创作则必将大打折扣。

陈樵之倾心学术,潜心著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他没有胡助似的热衷仕途。陈樵于延祜元年(1314)参加乡试,撰有《太极赋》一篇为证,未中。继而有伯颜者因慕其才而保举,也不出。之后,也欲投于幕。在其给当时御史台(检察院)的诗中有:“不才污盛府,吾子意何如”(《投宪幕上下》(六首))之句,似见其入幕之心。但究竟没有似同乡同年胡助那样为仕途奔波于朝。(www.xing528.com)

二是他也没有似许谦虽绝仕途却主持书院而授徙四方。许谦之八华书院,读书研究交流之人近千,声势十分浩大。陈樵据可考之门徙仅杨芾、吴中、陈世恭数人而已。他没有开馆授徙,没有四处讲学,也很少学术交流。这种作为学者十分必然的交流,也仅限于与黄溍、杨维桢、宋濂之间,而宋濂似乎是上门拜访的。陈樵唯有隐居誾谷,尽管那里是“花绕亭台水绕门,壶中别是一乾坤”,但总不免有些许“眼中有句无人道,投老抛书衣鹿皮”的寂寞和凄凉。而伴随凄凉增长的不仅仅是陈樵的年龄,还有他的学识和水平。在太霞洞的余晖里,陈樵纵横辨博,一洗支离穿凿之陋;晚年更加以斯道为己任,操觚靡昼夜,书成合数百卷。终于成为一代名儒。

陈樵以其超绝之资,旷视千古若一旦暮之学术视野,以及不徇偏曲、不尚诡随之理论勇气,以“屏去传注,独取遗经”治学路径,从《易》《尚书》《诗》《春秋》等六经入手,精探其理如是者40年;一旦神会心融,以为圣贤之大意片言道以可尽。直指淳熙以下群儒,认为他们的学说与洙泗伊洛不类。本着“悉屏去传注,独取遗经”学术态度和路径,陈樵的学术之路注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心血而多经受寂寞。好在陈樵是一个十分耐得住寂寞的学者,他在圁谷太霞洞中冷板凳一坐就是40春秋,且一旦神会心融,便灼见圣贤之大指,著书立说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