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内容
·Internet的起源。
·Internet在世界上和我国的发展状况。
任务要求
·了解Internet的起源。
·了解Internet在世界上和我国的发展状况。
Internet这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位于各个节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计算机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计算机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的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www.xing528.com)
Internet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4台巨型计算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4台巨型计算机连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信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的雏形。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NSFNET进行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营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F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了T1(1.5Mbps),并且连接了13个骨干节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NSFNET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NSFNET主干或其子网。
1987年至1993年是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Internet资源。在此期间,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的科研课题,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并为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et。1994年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1994年4月20日,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国际专线为标志,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中国网络的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此事被我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从1994年开始至今,中国实现了和因特网的TCP/IP连接,逐步开通了因特网的全功能服务。随着大型计算机网络项目正式启动,因特网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