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性疾病
虹彩病毒病 罗非鱼作为暖水性鱼类,当养殖水温低于15℃时即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机体代谢机能降至最低,不利于病毒的增殖,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使国内外少有关于罗非鱼病毒病的报道。目前,虹彩病毒病是罗非鱼有明确记录的唯一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最早发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非洲东部湖泊中野生的罗非鱼暴发了由淋巴囊肿病毒引起的疾病。Walker等(1962)研究表明该病毒能在60天内引起莫桑比克罗非鱼100%的死亡,发病罗非鱼呈快速螺旋状游动。此后,Ariel等(1997)报道了由感染蛙虹彩病毒引起的罗非鱼旋转综合征,疾病死亡率达100%。1998年有报道指出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罗非鱼稚鱼中检出蛙虹彩病毒。目前国内虽未见关于罗非鱼虹彩病毒病的病例报道,但我们应予警惕。
病原: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和蛙虹彩病毒。虹彩病毒科中的淋巴囊肿病毒能引起包括牙鲆、鲈鱼在内的几十种淡水和海水鱼类的疾病;而主要感染两栖类、鱼类、爬行类的蛙虹彩病毒被认为是罗非鱼虹彩病毒病的重要病原。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其轮廓呈六角形,有囊膜。大量病毒颗粒堆积可呈晶格状排列,直径一般为120~300nm。
流行情况:虹彩病毒危害范围从几克的苗种到几百克的成鱼,主要感染10g左右的罗非鱼鱼种;发病水温在20~28℃。当水温低于24℃时病鱼呈现出一个渐行性的死亡,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期,发病一个月内病鱼死亡率约20%。
症状:患病鱼时而在水体中呈螺旋状快速游动,时而停止在水底;时而悬挂在水面。病鱼表现为体色发黑、鳃丝苍白、眼球突出和腹水症状,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发白明显。尼罗罗非鱼感染该病毒后多个器官出现炎症反应,脾脏、肾脏和心脏出现最为严重的出血性坏死,继续发展形成坏疽。罗非鱼感染蛙虹彩病毒时,肾脏和肌肉是主要侵袭的组织;肾小管收缩,肾间质出血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多数肌肉出现灶性溶解。
诊断:对于虹彩病毒病确诊可以结合以下几点:①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初诊,如病毒病的发病水温较低,病鱼呈现吊水症状等;由于病毒感染会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很快诱发其他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所以单纯地观察临床症状不足以准确地判定疾病。②采集发病鱼的新鲜组织后通过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十分必要。如PCR法、LAMP法。③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对分离病毒细胞培养后,进行毒株鉴定确诊。
防治:一直以来病毒病的治疗在水产上都是一个难题,几乎没有有效的药物可用。因此对于病毒病而言,预防成为最重要的防控措施。病毒粒子除了可以通过水体横向传播外,也可以通过亲子代进行纵向传播。把控好苗种关、切断带毒鱼的引入可以有效预防罗非鱼的病毒病。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显示疫苗免疫是预防虹彩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国外日本等国已有商品化的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国内中山大学何建国研究组对虹彩病毒弱毒活疫苗的研究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生产上一旦养殖鱼类发生病毒病,可以通过降低养殖密度、改善水体环境,使用聚维酮碘等药物消毒水体,拌料投喂板蓝根、大青叶、三黄(50%大黄、20%黄芪、30%黄柏)和维生素C等来控制疾病的恶化。此外,可以适当地辅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或土霉素,连续投喂5~10d,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2.立克次体及细菌性疾病
立克次体感染 立克次体是鱼类的重要病原之一,能引起虹鳟、银鲑、大西洋鲑、石斑鱼、罗非鱼等多种鱼类的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Chern和Chao(1992)从我国台湾地区发病罗非鱼体内最先分离到一种类鱼立克次体的微生物(RLOs),该病原引起罗非鱼的平均死亡率在30%左右,高峰期死亡率达95%;1998年福建省漳州水口库区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立克次体感染,疾病在该地区广泛流行并引发大批鱼死亡。
病原: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分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具有类似细胞样的结构,有一层薄的细胞壁,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立克次体的大小为(0.08μm×0.3μm)~(0.3μm×0.7μm),革兰阴性,大多数是杆状,但也有球形或多形性的;多数是非运动性的,也有鞭毛型的。
流行情况:立克次体专性感染罗非鱼亲鱼和苗种;带毒亲鱼不会出现急性死亡,而带毒鱼由于抗应激能力差,在运输移池后,往往出现大批死亡。带毒亲鱼可通过垂直传播将病原传播给鱼种,使得苗种发病,发病水温在25~28℃;也有资料显示水温15℃时较30℃更容易发病死亡。此外,该病原还可在带毒鱼间水平传播。
症状:病鱼初期无症状,摄食亦正常,中后期大部分病鱼食欲下降,体形消瘦,体色变黑;有的体表鳞片脱落,皮肤糜烂,鳍基出血溃烂;少数眼球突出、出血,部分鱼伴有旋转等神经症状。剖解病鱼可见脾脏显著肿大。实质器官由于慢性炎症反应形成肉芽肿病变,大部分内脏如肝、肾、脾上可以观察到1~5mm的分散状白色结节。
诊断:①通过接种易感细胞株,如大鳞大马哈鱼胚胎细胞系、罗非鱼卵巢细胞系等,17℃培养7~12d后透射电镜观察是否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CPE)可初诊。②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常规PCR技术、巢式PCR技术,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均已被应用到鱼类立克次体的快速检测诊断上。
防治:①立克次体主要靠宿主交换或媒介物传播,也可通过垂直传播给子代,从非疫区引种、加强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该病。②疫苗接种能有效地保护鱼体抵抗病原入侵;如Microtek国际公司研制的鲑鱼立克次体性败血症(SRS)重组亚单位疫苗已进行商业化生产,该疫苗对虹鳟鱼、银大马哈鱼和大西洋鲑活体试验的RPS值分别达100%、92%和85%,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传播,说明立克次体疫苗防治该病是可行的。③立克次体样生物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因此早期可选用四环素类和氟苯尼考等内服治疗。但鱼类口服抗生素治疗立克次体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很难在宿主细胞内达到有效浓度,从而不能对细胞内寄生的立克次体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所以对于该病的防控更多的是从预防入手。
(2)爱德华菌病 由迟缓爱德华菌引起的罗非鱼爱德华菌病。迟缓爱德华菌无荚膜、无芽孢、有运动力、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兼性厌氧,革兰染色呈阴性短杆状;菌体大小(0.5~1.0)μm×(1.0~3.0)μm,最适温度28~37℃,pH5.5~9.0。
该病流行于夏秋两季,是条件致病菌,罗非鱼属于易感鱼类。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胀,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有的病鱼体表可见膨隆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末端和背鳍后端坏死发白:有的病鱼表现为体表、鳍条基部和下颌部的充血和出血,体表和肌肉出现破溃;肝脏苍白或发黄,有的肝脏可见白色小点,胆囊胆汁充盈,严重的发展为肠炎。
对于爱德华菌病的确诊可以结合以下几点:①从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病原菌进行培养,接种特殊培养基,如EIM基,形成亮绿色的菌落来诊断;②分离的细菌通过间接ELISA方法鉴定或对溶血素基因进行PCR扩增鉴定;③采集病鱼肝脏和肾脏进行组织PCR扩增检测确诊。
疾病治疗手段:①水温升高和环境应激原的增多是导致带菌鱼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加速水流、降低水温、改善水质、减少应激原有利于疾病的有效控制;②药物治疗采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浓度为1g/m3,或强氯精0.3g/m3全池泼洒;抗生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d。
(3)烂鳃病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目前病原不十分清楚。病鱼鱼体发黑,呼吸困难而浮于水面,鳃丝肿大且色泽变淡。急性感染时,病鱼鳃丝呈紫红色,黏液多,发生腐烂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5~11月,主要发生在罗非鱼苗种培育期,规格为2~5cm,发病水温在25~30℃。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过高,鱼池水质老化。生长季节水质调节不及时,水体透明度过低,水中病原菌大量繁殖以及寄生虫的交叉感染,导致罗非鱼烂鳃病的暴发。
防治方法:①避免过密养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排污换水。②发病池可用三氯异氰尿酸等水体消毒剂兑水全池泼洒,水体消毒剂按说明书使用。(www.xing528.com)
(4)肠炎病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目前病原不十分清楚。主要症状:病鱼表现为肠道出现炎症,肠道内有较多的黄色黏液,消化腺肿大。病鱼体色发黑,浮游于水面,急性感染鱼呈痉挛状,吻端或全身有轻微出血。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鱼种、成鱼,水温在25~30℃时为高峰期。病因是吞食不洁饵料而受感染,饥饿后又饱食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①不投喂变质饲料。②治疗采取每千克饲料中拌抗生素治疗。
3.寄生虫类疾病
(1)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5~8月,该病是由多种车轮虫寄生于罗非鱼鳃部感染引起。其症状为鳃组织损坏。
防治方法:0.5~0.7g/m3水体浓度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2.5%食盐浸浴20min。
(2)斜管虫病 斜管虫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12月或者3~5月,该病是由斜管虫寄生于罗非鱼皮肤或鳃部感染引起。其症状为罗非鱼皮肤和鳃呈苍白色,或体表有浅蓝或灰色薄膜覆盖。
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2%~3%食盐浸浴约10min;或0.5~0.7g/m3水体浓度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小瓜虫病 主要症状:在罗非鱼严重感染小瓜虫病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小点状胞囊,亦称之为白点病。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宿主的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层黏膜覆盖在病灶表面。有时鳍条亦发现有腐烂。
流行情况:小瓜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水温为20~24℃,我国处温热带地区,冬春季水温特别有利于小瓜虫的繁殖,主要季节为12月至次年6月。尤其是在高密度的罗非鱼越冬池更容易发生。诊断方法主要是镜检,刮取体表白点或取鳃制作水封片镜检,见到大量小瓜虫即能确诊。
防治方法:①主要采取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藏在泥中的寄生虫孢囊;②掌握合理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体质;③发病鱼池采用全池泼洒2~3g/m3亚甲基蓝,每天一次,连用2d;④每亩水面用枫杨树枝6kg、苦楝树根3.5kg混合煎水,加入人尿15kg兑水全池遍洒。
4.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 主要症状:霉菌丝入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黏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防治方法: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每亩池水用生石灰10~20kg消毒;②主要是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min进行鱼体消毒;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0.5g/m3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蓝0.3~0.4g/m3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d,效果较好。
5.其他疾病
突眼病主要症状:病鱼常显现眼部症状为眼球突出,眼眶出血,单侧或双侧眼巩膜白浊,其他体表无显著症状。因其眼球突出症状明显,故渔民称之为“突眼病”。解剖病鱼,内脏最明显的症状是胆囊肿大,有的比正常的体积大数倍。有些病例还伴随其他细菌的继发感染。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在5~9月,引起罗非鱼突眼病的病因有养殖环境恶化,水中氨氮含量过高、氮气过饱和,饲料营养不全,采用大量的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含有棉酚、恶唑烷硫酮等对鱼类不利的成分,使鱼体丧失自我调节和免疫能力,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①突眼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使用优质饲料,定期消毒,提高鱼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免疫能力。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如暴发该病,一般采取调节水质的方法。适当使用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内服解毒消炎药品(654-2、维生素C、肝泰乐、抗生素或中草药制剂)能取得一定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