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龟山论本心-研究发现

龟山论本心-研究发现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龟山接受孟子的说法,认为四端之心是人与生俱生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必不可少的。龟山认为这是没有洞察到礼仪是有其实质根据的,即是“本诸人心,所以节文仁义是也”。龟山又认为,“知仁则知心”。“一”则不用多释,道德的本心自然是一,而不是多。总之,龟山直接说明本心的言论不多,但就上面的文献看,本心的固有性、形上性已属显然。

龟山论本心-研究发现

龟山接受孟子的说法,认为四端之心是人与生俱生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必不可少的。请看下面的文献

(1)孟子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夫四体与生俱生,一体不备谓之不成人,阙一不可,亦无先后之次。老子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此可谓不知道德仁义礼者之言也。谓礼为忠信之薄,是特见后世为礼者之弊耳。先王之礼本诸人心,所以节文仁义是也,顾所用如何,岂有先后?虽然,老子之薄而末之者,其意欲民还淳反朴,以救一时之弊而已。夫果能使民还淳反朴,不亦善乎?然天下岂有此理?夫礼,文其质而已,非能有所増益也,故礼行而君臣父子之道得。使一日去礼,则天下乱矣。若去礼是去君臣父子之道也,而可乎?惟不可去,此四端所以犹人之有四体也。[36]

(2)“童:始生而蒙,信本立矣。方起而穉,仁端见矣。”(笔者案:此龟山引用荆公《字说》)

四端皆根于人心,与生俱生也,非特信仁而已。以蒙为信本,穉为仁端,皆无是理也。[37]

孟子说“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他这里所说的“四端”是指四端之心,而非直接指仁义礼智之性。四端之心是人固有的[38],故也是必有的,或者说是必然会感生的。四端之心的先天性,正表明了仁义礼智之性的先天性,或者说,表明人固有先天之善性。因此,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即是说,由此固有的、必然感生的四端之心(即是本心或良心),便可知吾人实具有先天之善性。孟子固是这套义理,他认为善性也是吾人固有的,然而他说“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云云,“四端”实指四端之心,而非仁义礼智之性。但是龟山把孟子所谓“四端”直接理解为仁义礼智之性,引文(1)(2)皆是。

龟山认为仁义礼智之性就像人的四肢一样,是与生俱生的,且所生并无先后之次。老子说礼仪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此言道德仁义荡然无存,而徒以礼仪伪饰其表。龟山认为这是没有洞察到礼仪是有其实质根据的,即是“本诸人心,所以节文仁义是也”。在龟山这里,所谓礼本诸人心,主要不是言礼本诸人情(喜怒哀乐之心)[39],而主要是说礼本诸人皆有之的恭敬之心,引文(2)说“四端皆根于人心,与生俱生也”即其证。礼仪是有恭敬之心的根据,其实质是仁义之性的节文,故礼仪不可去。换言之,礼仪之不可去,正在于它只是仁义之性的节文而已。龟山这样说,其实包含着一个他认为无须怀疑的前提,即恭敬之心、仁义之性是不可去的,就像人有四肢一样。总之,就是他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与生俱生,亦无先后之次。

仁义礼智之性既然是先天的,则作为仁义礼智之性之端的四端之心,必然也是先天的,此义在龟山那里是不言而喻的。他论述仁义礼智时,常联系四端之心,如说“先王之礼本诸人心”,又说“四端皆根于人心”,四端之心与本性具有如此紧密一体之关系,岂非也是先天的?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就是上述孟子那套义理,龟山把它当作理论前提,未加明言而已。(www.xing528.com)

龟山又认为,“知仁则知心”。他所说的“仁”,如本书前面已经论述过的,即指吾人必有的恻隐、不安之心。龟山说:

(3)仲素问:“尽其心者知其性,如何是尽心底道理?”曰:“未言尽心,须先理会心是何物。”又问。曰:“心之为物,明白洞达,广大静一。若体会得了然分明,然后可以言尽。未理会得心,尽个甚?能尽其心,自然知性。不用问人,大抵须先理会仁之为道,知仁则知心,知心则知性,是三者初无异也。横渠作《西铭》亦只是要学者求仁而已。”[40]

(4)见第二章杨龟山论仁之引文(4)

(5)见第二章杨龟山论仁之引文(6)

龟山说:“心之为物,明白洞达,广大静一。”如果单独来看,不联系此处的上下文,也不联系龟山思想的全体,就很容易认为,他这里所说的“心”的最重要特征是认知性,甚至此认知性也非道德上的。因为“明白洞达,广大静一”容易使人想到道家荀子所说的“心”的虚静、专一与明白,而这通常指知识的认知性,不是在道德上说的。但这里不能以道家与荀子的意思理解龟山。此段后面龟山说:“大抵须先理会仁之为道,知仁则知心,知心则知性,是三者初无异也。”可见他所说的“心”的根本在于仁,而仁则由恻隐之心体知。[41]所以,据此来看,所谓“心”仍是孟子所说的道德的本心,是吾人恻隐、不安之心。故综合上面所引用的文献,并且考虑到龟山学问的全体,不应当如道家与荀子那样理解这句话。然则“心之为物,明白洞达,广大静一”到底该如何理解?“明白洞达”是就智(是非之心、良知)而言,主要是道德意义的,当然也不排斥认知意义。“洞”有“深”义,也有“通”义,于此皆可。“广大”是指仁心之无限,体认得万物一体。“静”虽然可以因袭传统的说法而认为是说不为物(欲)挠之“静”,但更适宜的理解应当与龟山强调的一个重要工夫“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体道心或中”联系起来。“未发之际”自然是“静”,于此见道心或中体的超越的无偏无私。“静”就是指本心或性体的超越的无偏无私。这样理解才合乎龟山的思想。“一”则不用多释,道德的本心自然是一,而不是多。这正如上蔡云:“心本一,支离而去者乃意尔。”总之,龟山直接说明本心的言论不多,但就上面的文献看,本心的固有性、形上性已属显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