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善性是否受阴阳二气影响?

人的善性是否受阴阳二气影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龟山论性,似又认为人的善性是受阴阳二气而来。龟山认为,“继之者善也”非专指人而言,“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龟山以乾之四德为例加以说明。因此,龟山随后以疾病为喻,“气得其和则为安乐人”比喻人禀气清、厚,则天地之性不受其气禀之蔽而能充分表现,于是为善人。总而言之,龟山有些言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认为万物的超越的善性是来源于或根源于阴阳之气,但其实并非如此。

人的善性是否受阴阳二气影响?

通观龟山之学,道或天理是最根本的。就人性论而言,天所赋予的至善之性(体)是最根本的,气禀或气质虽能限制性体,但气质不是必不可变的。然而有学者认为龟山之学是“惟气一元论”。另外,表面上看来,龟山论性的一些文字可作符合“惟气一元论”的解释。如果这种观点与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前面的论述就有问题了。

龟山论性,似又认为人的善性是受阴阳二气而来。《语录》载:

(5)仲素问:“横渠云气质之性如何?”曰:“人所资禀固有不同者,若论其本则无不善。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无不善,而人则受之以生故也。然而善者其常也,亦有时而恶矣。犹人之生也,气得其和则为安乐人,及其有疾也,以气不和则反常矣。其常者,性也。此孟子所以言性善也。横渠说气质之性,亦云人之性有刚柔、缓急、强弱、昏明而已,非谓天地之性然也。今夫水,清者其常然也。至于汩浊,则沙泥混之矣。沙泥既去,其清者自若也。是故君子于气质之性必有以变之,其澄浊而永清之议欤!”[21]

“人所资禀固有不同者,若论其本则无不善。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无不善,而人则受之以生故也”,此言从表面看来,似乎主张人之善性是来源于无不善的阴阳之气。若如此,将引发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阴阳二气为性之本,而上面龟山又说天理或道为性之本,则阴阳二气即天理或道乎?易言之,天理或道是气(阴阳二气)自身所具有的理或道乎?若此,理或道便非超越于气的形而上者,龟山之学便真是所谓“惟气一元论”了。其实,此数句的根本意思是,人的善性(性之本)是受之于道的,而不是说善性只是受之于阴阳之气。这几句话顺着“一阴一阳之谓道”说下来,乃以《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背景。这可参看下面的文献

(6)横渠言:“性未成则善恶混,亹亹而继善者,斯为善矣。恶尽去则善因以亡,故舍曰善,而曰成之者性。”伯思疑此,以问公。曰:“不知横渠因何如此说。据此说,于《易》之文亦自不通。”却令伯思说。伯思言:“善与性皆当就人言。继之为说,如子继父。成乃无所亏之名矣。若非人即不能继而成之。”曰:“不独指人言。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善亦有多般,如乾之四德有仁义礼智之不同,后人以配四时。若如四时则春固不可为秋,冬固不可为夏,其实皆善也。元者特善之长也;固出于道,故曰:‘继之者善。’性则具足圆成,本无亏欠。要成此道,除是性也。今或以万物之性为不足以成之,盖不知万物所以赋得偏者,自其气禀之异,非性之偏也。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特贵于万物耳,何常与物是两般性?”[22](www.xing528.com)

此段主要在讨论、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句。龟山认为,“继之者善也”非专指人而言,“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这是解释“继之”,随后便解释为何是“继之者善也”。龟山以乾之四德为例加以说明。乾有四德,若分开来说,四德不同。然而虽不同,但“其实皆善也。元者特善之长也。固出于道,故曰:继之者善”,意思是说多般之善虽不同,但因为它们本出于道,所以其实皆善也。总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龟山解释为“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而因为万物本是出于“道”的,所以是善的。这个“善”自然是本源之善,超越的善,其实也就是万物的超越之性。“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如果单独来看,很容易使人认为他的意思是万物的本源之善或善性是根源于阴阳之气,但统合后文来看,这里他所说的关键在于万物之善“固出于道”。“道”才是他所言的重心

这自然可以联系到引文(5)所说“人所资禀固有不同者,若论其本则无不善。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无不善,而人则受之以生故也”。盖此言也是在说明人的本源之善或善性的根源。“阴阳无不善,而人则受之以生故也”与引文(6)的“万物得阴阳而生,皆可言继之”很相似,表面上看起来,也非常容易使人认为这是说人的本源之善或善性是来源于阴阳之气,然而结合引文(6)可知,此言的真正意思仍然是说人的善性出于道,所表达意思的重心落在“道”上,而非仅表示出于阴阳之气。[23]

对引文(5)中的关键点有了这样的认定,其后文所言可以获得顺畅的解释。“然而善者其常也,亦有时而恶矣”,常即恒也,继道而来的性或天地之性至善无恶,即恒也。“亦有时而恶矣”一句非言天地之性,而是说现实之性或经验之性。现实之性或经验之性乃合天地之性与气禀(或气质之性)而言,气禀之清浊、偏正等限制天地之性的表现,所以现实之性或有时而恶。因此,龟山随后以疾病为喻,“气得其和则为安乐人”比喻人禀气清、厚,则天地之性不受其气禀之蔽而能充分表现,于是为善人。“以气不和则反常矣”比喻人禀气浊、薄,则天地之性受其蔽而未能充分展现,于是为恶人。反常是指表现、现实所见到者的反常,而不是说天地之性反常,天地之性是恒常。后面,龟山又引用横渠的话加以说明,正可说明这几句当作上述的理解。

总而言之,龟山有些言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认为万物的超越的善性是来源于或根源于阴阳之气,但其实并非如此。它们的真正意思仍然是指善性来源于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