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物品中的传媒商品和社交媒体时代的自媒体账号

公共物品中的传媒商品和社交媒体时代的自媒体账号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纯粹的公共物品会同时具备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我们看到,传媒商品特别是新闻这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在社交媒体时代反而出现了众多愿意无偿提供新闻信息生产的自媒体账号,这又如何解释呢?

公共物品中的传媒商品和社交媒体时代的自媒体账号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传媒商品和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但这种公共物品实际上因为载体和内容的不同有很大差别,比如新闻和图书、电影相比,其公共物品的特征会更为明显,图书、电影虽然也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却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享用上的排他性。在讲到公共物品时,经济学将公共物品分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和混合的公共物品。

纯粹的公共物品会同时具备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的是他人的使用不影响你的使用,比如大家都在用收音机收听节目,其他人的收听不会影响到你的收听。大多数物品其实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因为资源有限,多一个人使用就会使现在使用的人分配到的资源变得更少,比如同样是无线信号,如果是WIFI的流量,同一个WIFI下使用的人增加,每个人分配到的带宽和下载速率就会变小,还有电波频段的分配,一个机构占用了,别的机构就不能再使用这个频段了,这就少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就是竞争性。但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比如阅读新闻,你看得多或者少,你理解得深或者不深对他人都没有影响,别的用户不会因为你阅读得更卖力而受到任何竞争性的影响。使用上的非竞争性意味着边际使用成本为零,增加一个使用者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非排他性指的是不能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比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街头的卖艺表演等,只要你想看你就能看,没有说专门排除掉谁使用的权利。典型的排他性物品就是缴费使用物品,比如宽带使用,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使用者通过设置密码来排除他人使用的权利。为什么会有排他性呢?实际上排他是一种权利,排他也说明了这种资格的获取是有成本的,同时,通过付出成本才能获得的东西,如果在使用上具有竞争性,就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成了私人物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中的新闻产品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为新闻产品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备竞争性。但纸质新闻如报纸和杂志是具有排他性的,你不支付相应的费用,你就无法得到阅读新闻的资格。同样地,图书和电影也是排他性的,使用者必须购买图书和电影票才能观看,尽管再多一些人看并不会对已经观看的人产生竞争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和电影的公共物品属性发生了改变,一些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和电影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公共物品,而那些需要付费的电子书或者电影虽然不具有竞争性,却还保持着技术上的排他性。电子书在初期缺乏技术保护,购书者一旦获得该电子书就可以向其他人广泛传播,导致其变成了纯粹的公共物品,随着电子书版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相应的技术发展,电子书的排他性越来越明显。和电子书相同的是,电影在网络上免费下载时,就意味着其没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了,院线电影在没有下线之前,是不会允许网络提供免费的下载资源的,当电影热度消退之后,才由非公共物品变为公共物品。(www.xing528.com)

经济学认为,纯粹的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是很难的,因为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无法得到回报,会得不偿失,特别是非排他性的存在,致使大多数人会因此而搭便车。但我们看到,传媒商品特别是新闻这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在社交媒体时代反而出现了众多愿意无偿提供新闻信息生产的自媒体账号,这又如何解释呢?实际上,对于新闻这个公共物品而言,产品本身并不能为生产者提供任何回报,所以也就无须设置排他性,加之信息本身没有竞争性,就新闻本身来说是无法获取收益的,但新闻产品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这就为广告和其他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生产者可以从中获取广告收益,所以,新闻产品没有出现私人不愿提供的现象。但是,必须注意,私人提供新闻其出发点往往是获取收益,这就会损伤新闻的公共性,为了吸引注意力,片段式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耸人听闻的假新闻,甚至故意设置夸张、猎奇的标题,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等问题层出不穷,使新闻变得自私狭隘,失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尤其是在新闻碎片化时代,为了追求快速报道,争夺用户注意,一些自媒体常常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急于发布,很多局部真实或者只言片语根本不能反映出事情的真实面貌,有的甚至是道听途说、拼接信息,有的完全歪曲了原意,而传统媒体甚至一些主流媒体在转载时也不予认真核实,为后来的新闻反转留下空间。

智媒时代的新闻信息推送速度和范围更快更大,精准化传播更易迅速就单一事件形成热点话题,新闻反转尤其常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女逃离江西”事件,2016年2月6日,一位女网友自称是上海女孩,春节期间陪江西男友回他农村老家过年,但见到男友家第一顿饭后她就后悔了,当即决定和男友分手。女孩晒出饭菜照片,“这个饭菜让我想吐”“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百倍”。这篇帖子立刻被很多媒体转载,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凤凰男”“门当户对”“地域差异”等热门话题一时间刷爆朋友圈。就连《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称:“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然而,就在大家对此新闻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整个事件反转了,这是条假新闻,内容从头至尾均为虚构。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春节前夕她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一个从头到尾都是虚假内容的新闻能够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并得到主流媒体的报道,可见为了博取眼球,很多自媒体都已经把新闻信息当成了赚取利润的快速消费品,从而忘记了新闻的公共性,碎片化地呈现信息又缺乏核实把关,没有对新闻的敬畏之心,导致了新闻反转接二连三。

尼葛洛庞帝曾经指出:“音乐被他人收听或下载时,要不断地付给版权所有者费用,而画家的作品一旦卖出,几乎就和他断绝了关系。依照观赏次数收费是不可能的。”[3]乐和美术同为艺术,但两者对产权的依赖度完全不同。音乐更接近于公共物品,人们听音乐就是消费音乐,至于这个音乐属于谁并不妨碍我们聆听享受;反之,我们在观赏画家的作品时,通常会有产权归属的意识,观赏属于自己的画和属于别人的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画作通常被认为是私人物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