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对于青少年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互联网的一些技术特性,如相对匿名和自由的网络互动平台以及大量用户,拓展了青少年互动和交往的空间。一方面,在网络空间内,青少年既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好友互动,也可以与陌生人交流,开阔视野,提升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也有可能为欺凌提供新的平台和空间,使得互联网成为青少年欺凌的工具,这也是很多成年人对网络产生忧虑的重要原因。
网络的技术特征虽然提供了以上可能性,但青少年对其在网络欺凌中的角色也进行了建构。当成年人对网络欺凌的关注点集中于包括匿名性在内的技术特征时,青少年由于其独特的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他们有着和成年人不同的需求,因而其视角下对媒介在欺凌中角色的认知和建构会反映其群体特征。比如,一项对加拿大6~9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研究中,当问及学生为何在网上欺凌他人,他们给出的理由如下:不喜欢对方;对方惹他们不高兴;他们先被对方欺凌,所以理所应当以同样方式反击;他们的朋友在网上欺凌过他人,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在以上给出的理由中,无一涉及技术特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网上实施欺凌并不是网络为欺凌提供了便利,决定充分利用此便利去对他人欺凌,而是反映了青少年自身的经历和需求。
网络的技术特性一定程度上不会促使本不想欺凌别人的青少年去进行欺凌,而是为那些出于某种原因想实施欺凌的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更大空间,以便利他们欺凌行为的实施。在此种情境下,网络的技术特征确实使得欺凌出现独特之处。
密西拿等学者的研究中,青少年视角的网络欺凌和现实生活中的欺凌相比的独特之处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欺凌无处不在。研究中的青少年用无休止的欺凌(non-stop bullying)来形容网络欺凌。一些青少年认为,当放学后回到家里,他们期待的是远离欺凌,本该安全和受到保护的环境,因此在家里自己的卧室上网时受到欺凌让他们尤其感觉受到侵犯,造成心理上极大的落差;此外,网络欺凌也存在校园环境,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为青少年学校里上网以及进行欺凌提供了便利条件。(www.xing528.com)
其次,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有关。有些青少年承认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有些人对在网上欺凌别人无所顾忌,而且有时候因为不知道被哪些人欺凌,受害者无法向成年人报告;但很多青少年报告他们经历的大部分网络欺凌来自他们的社交网络,也就是并非来自陌生人;有些青少年描绘道,“我认为网络欺凌非常恐怖,因为有时候当你被欺凌时你不知道对方是谁,有时候即使你知道是谁做的你也会感觉非常难过,因为你看不到她,因此不能当面告知她你的真实感受”。
以上研究中青少年对于媒介特征在网络欺凌中角色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作为媒介使用者的青少年,网络是嵌入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种形式的媒介,其技术特征并非决定青少年的使用行为;相反,技术的存在满足了青少年群体的需求,为其相关行为提供了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