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型课程领域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这项研究至今鲜有人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实验教师有很多困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到底包括哪些要素?与学科素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什么”这一点不明确,教师们的实验就无从下手。二是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系统落实?与平时的教学有什么关系?是另搞一套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针对第一个问题,实验之初总课题组对实验学校负责人和实验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对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等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界定,对相关的理论作了阐述和分析。实验教师虽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在实践层面如何理解和操作,需要探索。因此,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小学课题组在区域开展了5场研究活动,从而营造实验研究的氛围,通过实践案例又为实验教师提供操作的思路与方法。这5场活动具体如下:
2012年12月19日启新小学研究专场三节研究课:三年级数学“它们有多大”、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五年级自然“土壤的成分”。
2012年12月5日高一小学研究专场研究课:二年级数学“长方体的初步认识”、四年级语文“太阳”。
2012年12月25日漕开发小学研究专场研究课:一年级语文“会说话的灯”、三年级美术“树叶面具”、四年级自然“变色的植物指示剂”。
2013年1月9日光启小学研究专场研究课:三年级语文“动物的休眠”。
2013年4月17日交大附小研究专场研究课:二年级数学“七巧板”、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
每次研究,小学课题组先进入学校,与实验负责人、实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在基本理念和要求上达成一致。再由实验教师在课程统整的基础上,将本节课的创新素养培养的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系统思考和设计,形成教案,经过学科教研员的指导,进行课堂实践。在课堂研究中,设计和运用课堂观察工具,聚焦创新素养培养的主题进行观课,收集资料,课题组成员在此基础上进行互动研讨。通过这样的学科研究,课题组及实验学校、教师逐步积累起学科教学培养创新素养的原初经验。如交大附小的研究专场活动案例:
引领教师主动创造原初经验——小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研究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
根据总课题组的实验要求,在4月底要组织一次“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系统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小学研究专场活动。“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系统培养的实践研究”是徐汇区教育局承担的一项市级重点课题。作为一名专职科研员,我主要负责小学阶段的实验探索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实验教师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本次课题研究活动,我们是在教师主动探索了一段时间后,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实验学科——数学——研究为案例,深入探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同时促进实验学校的整体思考与阶段性梳理,为后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积累经验,明晰方向。
二、组织实施过程
(一)共同协商,确定整体思路
学校的研究要靠自己主动的探索和实施,任何层面的专家都无法代替。即使是作为实验学校进行子课题研究,也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的设计与实施。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前提。我把这次活动的主要意图与学校实验项目组的负责人徐校长和核心成员姚莉老师进行了沟通,并作了进一步明确,即学校的整体汇报要体现校本特点:真实思考与草根经验,不需要宏大理论和完美架构,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创新素养培养在微观教学中体现整体设计。不久,交大附小拿出了一个整体方案。那天,学校副校长徐老师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把学校的汇报材料拿到我面前,我在仔细阅读过后,欣喜地发现:这份材料朴实而扎实,学校对创新素养的基本认识体现了学校、教师的认知规律,呈现了对创新素养认识的发展过程,蕴含着学校、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主动性。学校在整体报告中写道:“这种对‘创新’的认识由狭义到广义的转变,使我们体会到‘创新’不仅仅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人人均具有的一种潜能。这种认识使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素养成为可能。”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学科应有之义。“我们围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什么是最主要的?’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以数学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最主要的,这也是基本任务,是我们应做的份内事。”学校的汇报针对在数学学科中如何进行创新素养的培养以及在丰富的探索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并对存在的困惑和以后的推动提出了初步的设想。除了一些细节的修改,基本上我们达成了一致。本来,根据其他四个实验学校的做法,学校报告要从我们课题涉及的六个方面进行整体汇报,但考虑到交大附小只有数学一门实验学科,还不如针对数学学科的思考与实践作更精细化的梳理,这样更符合学校的实际。事后,徐校长还跟我确定了第一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时间。
(二)整合力量,深入研究课堂
研究课堂,除了要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还要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才不会偏离学科的本质,才能提高教师对研究的认同感。虽然我有过教学经历,加上这么多年深入指导学校教师研究,也积累了很多学科教学的间接经验,但对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指导,还需要学科专家的介入。进行教研与科研的整合,这也是我们一贯的做法。(www.xing528.com)
正式听课时,我们邀请了学科教研员黄老师,同时听课的还有我们教科室的两位同事杨老师和方老师,以及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数学教师。两位执教教师戚老师和沈老师分别上了“七巧板”和“几分之一”,两节课都对如何进行创新素养培养进行了尝试。上完课后,大家集中在一起进行研讨。执教教师简单地进行了说课与教后的初步感受。“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部分花的时间太长了,学生老是搞不清楚!”执教《七巧板》的戚老师叹苦经。“二年级学生没有相应的几何知识的铺垫,没有认识,很难理解图形的大小!”戚老师继续说道。在简短的说课结束后,教研员黄老师从每个环节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启示,包括要注意教学时间上的适当分配。如小学二年级拓展课“七巧板”,第二个环节“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花的时间太长,影响后面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索。为此,在了解图形之间关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不仅从面上考虑,还要涉及边的观察,即在运用活动单的时候,先让学生在拼中观察图形的大小。教研组长和其他的听课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看法。最后,我也提了两个存在的问题:一是从教案设计来看,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现不太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没区分;二是从我对学生的观察来看,在“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环节中,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单,是大部分学生不太理解的,导致运用起来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建议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突出培养创新素养的目标和方法;再琢磨一下活动单,看如何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帮助他们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两位老师表示,根据大家的建议,完善教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
到了第二次教学实践的时候,基本上是原班人马听课。戚老师一如既往地热情满满。没想到,她大胆摒弃了上次的学习活动单,从七巧板图形最多的三角形入手,探索图形大小之间的关系,实践效果比上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探索大小关系时用三角形之间、三角形与四边形之间加倍的转化思想,学生仍然理解不了。我还发现,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上没有什么改变。针对这些情况,我专门与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尤其是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考方面,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教学不仅关注细节,更要关注整体设计,只有有了这节课的通盘考虑,细节关注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体现出整体中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不习惯中观甚至宏观思维,喜欢从细节入手看教学,我一直提倡,教师要有整体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才能抓住本质,提高效率。当场我们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了重新梳理。那次研讨,我们直到下午六点才结束。
通过这两次的课堂研究,两位教师对于如何以自己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实施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有了很深的触动。她们在第二次实践的基础上再作尽可能的完善。
(三)开放研讨,提升研究智慧
到了开放研讨的日子,总课题组专家和本区其他4所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和数学实验教师一起参加了研讨活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交大附小课题研究推进汇报。首先听了交大附小戚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七巧板”和沈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两堂数学课。接着执教教师对这两节课围绕数学学科进行创新素养培养分别进行了说课和反思。特别是戚老师将三次上课的感受与反思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校对课题的推进情况进行了介绍。之后,在座的实验学校教师和基地学员进行了讨论。第二个环节是本课题区域层面的研究工作汇报。我作为小学阶段实验的负责人,从课题主要内容介绍、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以后的研究重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在汇报中,根据一个多学期初步实践,我就区域小学阶段创新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结合交大附小的实验研究行动,特别强调学校教师研究的主体作用,以及他们创造的宝贵的原初经验,这本身就体现了学校教师的探索与创新。随后专家们进行了指导。
三、效果与反思
当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全部结束后,我身边的徐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对我们的触动太大了。”我连忙接着说:“以后我们还要多做这样的研究活动,很累的噢。”“我们愿意做!”徐校长毫不犹豫地回答。究竟这样的研究活动对学校、对教师产生怎样的作用呢?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结合实验学校和教师的反思评价,我梳理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一)激发学校、教师的创造智慧,发挥研究的主体能动性——课题成败的关键
学校教师即使是区域重大课题子课题的承担者,也同样要基于学校情况进行校本化的思考与设计,我们不能预设一个完整的方案让学校去实施。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实现个人的教育意愿和理想,更不是个人理性智慧的狂欢。教育实践研究要基于学校教师的主体需求,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引导教师进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不是提供给教师严密的施工图以便照样子被动实施。沈老师在交流时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同样,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老师”,他们才是实践创新的主体。课题研究的所有经验要基于教师的参与体验、感悟领会、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炼而成,从而让教师在研究中经历探索的痛苦与欢乐,得到实质性的成长。实践证明,教师主动性越强,体验越深,内在的创造性发挥得越多。这次活动交大附小的校长和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个内容经过三次摸索和改变,不照搬科研员和教研员的意见,主动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尽管很累,但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其中还有兴奋和激动。“杨老师,这次课所有的点全都出来了!”在最后一次课(我没有听这节课)一上完,戚老师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多次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让我对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思维起点把握逐渐准确和清晰,也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创新意识培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戚老师在研讨活动结束后如是说。
(二)适切引领,为教师研究破解疑难,明晰方向——研究推进的重要外力
学校教师的研究解决了“我愿”之时,还要和他们一起解决“我能”的问题,毕竟学校教师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在理论认识、研究方法等很多方面需要专业引领,否则研究就会遇到阻碍甚至停滞,更重要的是会损害教师研究的主动性。就这个课题而言,我们的引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课题框架与理论的引领。这个在研究初期需要完成的,以便各个年段、各实验学校领会总课题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各自研究的方案。二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共同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伙伴,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共同探讨,提出建议。姚老师发出这样的感言:“科研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信息的传播、知识的传递、经验的交流、方法的指导,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教学在科研员的引领下,也可以少走弯路。”三是阶段性的理性提炼与理论引领。不给教师框架,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研究随心所欲或无所适从,作为开创性的实践研究,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实践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尽可能科学可行的理论概括和理性认识,从而有效指导学校教师的研究。启新小学的魏老师在活动反馈时表示:“这次活动中杨老师的小学年段实验研究报告,尤其是其中的小学阶段创新素养培养的理论部分,对于我们基层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我们对如何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实施创新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更为明确了。”四是引入专家资源,开拓思路,明晰方向。不定期邀请市区级的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或参与研讨。启新小学的魏老师觉得“整个活动还邀请了科研专家进行点评,让我们实验教师从更高的理论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研究历程,对我们今后课题的开展给予了很有意义的指导”。
(三)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提升教师研究的内涵——研究本质的主要支撑
因为本次研究是对教师原初经验的揭示、认识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没有运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但随着研究推进,下一步我们将与实验教师一起,重点研究和开发基于创新素养培养的课堂观察量表,对实验教学进行全程观察、讨论与反思,进一步加强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为小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提供科学翔实的研究材料。可喜的是,我们的实验学校和教师在研究中感觉到了方法的重要性,并产生了内在的需求。有了学校教师的主动性,我们的研究之路将走得更远,也更加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