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20所实验学校的实验学科教师和全区中学高级教师参加了所教学科的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实验,学科涵盖了中小幼所有学科。在总课题组和各学段科研员的指导下,实验教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目标的系统性、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方面展开了学生创新素养的系统培养,取得了大量实践资料和成功经验。这里从中小幼三个学段,分别选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原生态的实验案例,并且对其作出分析。读者可以从实验者对基础课程的统整中,看到培养内容、培养目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一)幼儿园《课程统整指南》的设计与实施(以徐汇区长桥第三幼儿园为例)
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长三幼儿园结合《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精神,对二期课改配套的教育参考书中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统整,将创新素养系统培养融进二期课改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形成了《长三幼儿园大中小班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用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凸显了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路径,明确了创新素养的培养是融合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的,踏踏实实推进了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工作。下表是长三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的主题活动课程统整指南》的节选。
表1-9 徐汇区长桥第三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的主题活动课程统整指南》节选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表中的★表示相关度。如“云彩和风”与创新素养培养的相关度为★★★,表明有较高的相关度,教师在开展该项活动时可以对幼儿进行较好创新素养培养。
实验案例分析:
幼儿园的创新素养培养一直是存有争议的问题。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只要我们在幼儿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展开培养,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种早期的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长三幼儿园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幼儿园,他们从幼儿园基础课程的实施入手,将创新素养的系统培养融入基础课程的设计中。首先是将创新素养的培养系统融入幼儿的学习内容中。根据上海课程改革的要求,幼儿园的基础课程分为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四个板块,当然其中可能有交叉包容等关系,但是它跳出了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原有课程体系。长三幼儿园把基础课程的四个板块按年级学期作了整体设计,同时将创新素养的培养作为整体设计中的一个要素融入,形成了基于基础课程的系统培养的基本架构,然后在实践中形成了具体的教学方案,展开适应幼儿特点的培养活动,体现出系统培养的要求。
(二)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统整为抓手,体现培养内容、培养目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以徐汇区启新小学为例)
实验教师们从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入手,将创新素养的培养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统整,进行每学期培养内容的系统设计,选取最适合创新素养培养的知识点,形成培养内容的序列,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教师们发掘和利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中的创新素养培养因素,根据知识点梳理各学科各年段有关创新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及培养途径,从单元内容入手,设计每一单元的创新目标,并在指南中单独罗列。根据指南的要求,设计、编写各学科创新素养培养的具体教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学习的指导,并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时中。
1.从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出发,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实践中,语文组的教师们从单元教学的整体出发,梳理出各单元适宜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的知识点,形成培养的序列,然后针对培养的序列确立单元的培养目标。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共有8个单元,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分别是:在语言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表达;针对文本内容提出有效的问题;通过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的语句,揣测人物的内心感受;借助语境能够创造性复述课文;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基础上对文中人物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评价等。围绕这些单元知识点我们确立了相关的创新培养目标:第一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第二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从设计有效提问出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三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第四、五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是训练学生展开联想,训练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的能力;第六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人物的心情,揣摩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第七、八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主要是对人物展开多元评价,倡导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品质的形成。围绕单元的创新目标,教师们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及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学习的指导,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课时中。针对第四、五单元的创新培养目标,我们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例如,《唯一的听众》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魏喆老师在执教时,依据课文内容生成三个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情境一,复述“我”第一次在老人面前拉小提琴时的情景;情境二,复述一个月以后“我”在山上拉小提琴时的变化;情境三,让学生想象“我”得知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以后,又一次到后山上拉小提琴时的情形。显然,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文本创设情境,借助课文内容来训练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魏老师设计的三次言语表达实践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第一次复述,教师采用了填空的方式予以引导,以降低表达的难度;第二次复述是在第一次基础上加上“我的变化”,难度提高了;而“想象我得知真相后的心理活动”则是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需要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感想。三次表达循序渐进,难度逐步提高,将表达训练与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融合在一起。在实践中,教师们依托基础课程的内容,依据单元创新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教学实践中,自然学科的教师们首先从教材出发,整理出与各年段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科学创新素养培养目标。然后,依据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教案,以使创新素质的培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以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为例。本册教材是以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来编排内容,共分8个单元。第一单元《常见的力》、第五单元《磁极与指向》、第七单元《水和空气的压力》、第八单元《简单电路》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事物的性质、结构与功能,要求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认识事物的内在性质和组成结构。第二单元《物质的溶解》、第三单元《温度的变化》、第四单元《家蚕的一生》、第六单元《种牵牛花》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事物的变化过程,要求通过实验或观察活动,认识身边某些事物表面的变化现象以及内在的变化规律。这两类探究目标的达成,都与实验活动(对比实验)有关,而对比实验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对比实验方案的设计。小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学习对比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初始学段,方案的设计能力也是科学创新能力之一。由此,教师确定了“通过探究事物的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创新培养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设计实验方案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们采用循序渐进、从扶到放的策略来帮助学生突破对比实验方案设计的难点——变量的控制。
下面以第二单元“溶解的快慢”一课为例,来谈谈在课堂上对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的指导。本课的知识点是“了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原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设计“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实验方案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具体步骤,而是提出了一些和实验活动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测与思考,然后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半独立地设计这个实验方案。在交流“让方糖溶解得快一点的办法”时,学生首先假设“搅拌可能是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通过这个前期的猜想,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接着教师通过“一杯是冷水,另一杯可以用热水吗?是不是这样的一大杯水和一小杯水?除了水量一样多以外,还有什么是要一样的?一杯现在就放入方糖,另一杯等会再放,行不行?”等启发式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要对比的因素是什么,哪几个因素需要相同。在共同的讨论中,学生逐步明白了如何通过控制对比实验中的单个变量而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与可信。接着小组填写实验方案表,把刚才的口头计划转化为书面文本,进一步理清实验活动的思路。通过以上“扶”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半独立地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然后,在这个对比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刚才还有同学认为水的冷热或者方糖的颗粒大小也可能会影响溶解的快慢,这些说法对不对呢?你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呢?”通过先组内讨论、后集体交流的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设计并完善其他的对比实验方案。就这样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们发现了对比实验是解决某些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知道了控制好变量是做好对比实验的关键所在,初步学会了自主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学创新素养。
3.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数学教研组在创新素养培养方面,结合学期课程统整实验,从统领的角度把数学学科的统整主线即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创新素养培养的切入点进行系统培养。我们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目前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以数形结合、转化、分类、化归、建模、假设(猜测验证)等几大思想方法为主。同时对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在不同年级达成的目标进行梳理细化:低年级主要是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中年级对低年级已体验过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初步应用,高年级则是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形成有序衔接,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创新培养目标,安排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创新培养目标。结合数学教材编排特点和年级特点,以数学思想为主线的创新培养目标具有系统性和递进性。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纵向以模块为主,主要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应用四个模块,以同一模块不同年级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数学思想形成递进,从而形成创新培养目标的递进性;横向以知识点为主,在整册教材中属于不同模块的内容。创新培养目标的确立以纵向的模块的数学思想为主,同时注重前后联系,使学生感知数学思想方法在不同的知识模块也可以应用来解决问题。(1)纵向以模块为主
①“几何与图形”模块。“几何与图形”模块“面积”的教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运用得比较多。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刚刚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教师把创新培养目标定为:初步学会运用“割”“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正方形,求它们的面积;初步渗透并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图形的面积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安排了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几何与图形”模块“面积”的教学中,五年级第一学期学习“求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能初步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师就将五年级的创新培养目标定为:能熟练地运用转化数学思想,将新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而推导出新的面积公式。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为创新提供时间、空间和条件,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②“数与代数”模块。“数与代数”模块四年级第一学期“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中,本学期学生刚刚接触、认识小数,并且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能根据整数与小数的联系,从整数的十进制位值体系出发,利用转化思想,来认识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概念。于是,教师把创新培养目标定为:能独立利用转化思想,在计算时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讲解算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展示的舞台,为创新提供平台,使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数与代数”模块五年级第一学期“小数的乘除法运算”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自觉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为此创新培养目标定为:能自觉熟练地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乘除法计算,并介绍具体的转化思路。
(2)横向以知识点为主
例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形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模块“小数的认识”中的运用,利用数射线、方格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小数。数形结合思想在“统计与概率”模块的折线统计图中也可以应用:数据越大,所在的纵轴的坐标越高;数据变化越大,线段的坡度越陡。数形结合,使学生理解统计图所表示的含义。同一数学思想在不同的知识模块中应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更深的认知。
(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培养目标
具体的教学中,要实现以数学思想为主线的创新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创新培养目标定为:初步学会运用“割”“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正方形,求它们的面积;初步渗透并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图形的面积问题。为此安排如下活动实现目标的达成。
①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房产证上写的这套房子的总面积是120平方米,但我和我的家人总觉得上当了。你有什么办法帮我算出这套房子的面积?”
②探究新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组内研讨,探索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学习中相互启发,能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学生培养了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比较各种“割”的方法时,教师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是思维的聚合,培养了学生的方法优化意识。
③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分割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相同,都是用割的方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规则图形。”
④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课堂上生生互动、交流评价。
⑤应用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实用面积与建筑面积。
⑥总体评价,体验收获。
整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任务驱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实验案例分析:
启新小学是我们学期课程统整的第一轮实验学校。本书上一章的课程统整实施的理论就来自我们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实验的结果,读者可以看到,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基本理论就是“学期课程统整”的理论,在学期课程统整的过程中强调创新素养这个要素的融入。
启新小学的实验揭示了基础课程中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三个“系统性”:一是以基础课程的知识点为依托,将创新素养的培养在学习内容上实现系统化;二是体现学科特点在教学目标上的系统性;三是体现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上的系统性。尤其是小学数学学科以数学思想为主线的创新素养系统培养是“三个系统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应用。
(三)部分学科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设计与实施(以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徐汇中学、上海市第二中学为例)分门别类地进行开放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懂得了不等式条件的重要性,也懂得了数学的严谨。
1.华理附中:高中数学学科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实践
在市级课题“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系统培养研究”引领下,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优化师生的关系,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因材施教,有效地挖掘课堂的“隐性教育资源”,实现对学生“理工”学科精神的潜移默化。
数学组统整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章节内容,细分了基础型内容、拓展型内容、探究型内容,根据课改的要求,结合近年的高考情况,对两个年级基础教学中的每个章节的创新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结合在基础型课程中渗透创新素养培养,通过平时的教学,整理了8个较为成熟的教案(下文节选部分)。
(1)高一年级数学统整内容与创新素养的培养
表1-10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统整内容与创新素养的培养
表1-11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统整内容与创新素养的培养
(2)实施小结
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在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的职责应是使原先的“简单获得知识”变为使被教育者“获得一种终生受益的数学技能”。新课标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提高数学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观念,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就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更要认识到学生经常会就一些问题提出多角度的解决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二,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充分运用。只有运用多角度的观察和实践,才能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后,可以把所运用的解题思路和应用原理科学地运用到其他问题当中去,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另外,教师还要层层设疑。在数学教学中,要多运用一些疑问,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第三,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情境,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3)反思
课题实施两年以来,数学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教训和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的教学。以下是四点反思。
评价现在学校教育优劣的标准更多的是升学率、本科率、一本率等应试教育标准,所谓教育高地或教育先进地区大都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这不但是上级教育机关的标准,也是家长和社会的标准。在基础性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强调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是冰冷的分数,不是机械的训练,不是空洞的说教;教育是关爱,是呵护,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和忍耐,学会坚守和期待。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简单地把知识和概念交给学生,而是努力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知识、归纳概念的主角。在基础性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找到了有力的抓手,教师在实践中悄然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学生在注重体系的知识学习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也悄然形成,更能适应发展了的社会需求。
第二,课程实施矛盾突出,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
高一起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实施,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有三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难以适应二期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升入中学,初中时候老师看得紧,循规蹈矩的题目多,刚入高中,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综合高中,生源素质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放也放不开,即使问题甩下去,大部分同学还是一脸茫然,不知探究为何物,无所适从。二是传统反复演练的数学学习方法与现行的自主探究方法孰是孰非,我们也存在矛盾心理,虽然也进行过相关的教学内容的修修补补,但毕竟现在的生源素质普遍下滑,面对这些初中二次函数还没有学好的学生,放开他们的思维,是否意味着放纵呢?而我们沿袭至今的一题多练、一步几回头的传统练习样式虽然僵化老套,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从长远角度来讲,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但毕竟是急功近利的相对有效手段,所以仍被大多数老师采用。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能否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呢?我们在放手发展这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过程中,能否得到能力与成绩的双丰收呢?学期初我们就在思考这些问题。三是讲与练的比例关系还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虽然现在已经没了满堂灌,但教师要多讲,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就会相应减少。一方面,数学的面要放开,深度还要挖掘,否则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放开的学生思维不应成为难收的覆水。教师的主导与讲解需要课堂大块的时间,尤其对于我校的学生,教师的启发需要时间,师生共同的反思更需要时间,究竟如何把握课堂时间的尺度和内容的节奏,是每节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www.xing528.com)
第三,学生、课堂、教师三位一体,统筹兼顾,渗透创新思维。
上海二期课改的主要精神就是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参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尝试、体验和感悟来学习知识,充分体现学习是一种经历。因此,我们把核心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累积和上升过程,合理安排内容,由低到高螺旋递进。知识内容的展开,应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对难度较大的重要内容,可采用“孕伏—发展—形成—上升”的处理方式。换句话说,在大量的习题编拟与处理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我们将难点分解,并预设在前期教学中,给学生搭梯子,将问题步步分解,逐步上升,然后水到渠成。如我们在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y=log2(ax2-2x)在[2,+∞]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时,学生很难理解到位,即使被动理解,大部分学生不久也就忘了;我们分析发现,影响学生解决该问题的障碍有两方面,一是对称轴与2的关系理不清,二是不会运用隐含真数大于零的条件,而这两方面正是我们认识函数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如果应用不好,势必影响后续学习效果;于是前期我们有针对性地预设演练了两个方面的函数的应用,等到上述问题真的临近,我们和学生边启发边探究,学生的思维自然瓜熟蒂落,效果出奇地好。
一方面我们遵循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偏、难、生、涩的问题我们大胆除去,即便高考有所涉猎,我们也暂时放弃,如函数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的关系,我们都计划放到高三讲解;另一方面我们兼顾高一、高二、高三数学学习的系统性与递进性,比如正切函数图像的应用一课,我们将正切函数的应用放在突出位置,就是为学生在高二学习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做准备。
第四,统整数学的教学过程,重视教学开放性和发展性。
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再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是学生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亲自体验,得不到探究过程的成功体验,就很难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尤其关注课堂教学策略的统整。
教学策略的“开放性”,就是我们在课堂提问、习题设计、课后反思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与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因此,开放试题的条件、结论、解法统整试题,并调节课堂节奏,降低课堂的重心,使更多的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感兴趣。如我们在讲解基本不等式“a∈R+,b∈R+,a+b≥”时,将等式存在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所谓的发展性,实质在遵循教学大纲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们精心统整习题,重点设计能够体现数学思想与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知识点。如在集合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动静结合思维,通过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以及在数学的间接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等。我们都做足文章,以期为学生未来发展做铺垫。
2.徐汇中学: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展开学期课程统整,系统培养创新素养
徐汇中学物理学科依托学期课程统整,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对学期教学的各要素进行统整,将创新素养的培养和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融合,纳入单元教学目标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现,以此实现“三个系统性”。下面是徐汇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物理课程统整指南。
表1-12 徐汇中学物理学科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统整指南
(续表)
(续表)
(续表)
3.市二中学生物学科:依据学科特点,从基础型实验入手设计统整指南
生物学科以基础型实验作为突破口来设计创新素养培养的序列点,设计了《生命科学基础型实验与创新素养的统整指南》。通过设计指南到实施指南,实验教师归纳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1)教师要敏锐发现可供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训练点;
(2)教师要有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加以合理适时的引导和指导。
表1-13 市二中学生命科学基础型实验与创新素养培养的统整指南
(续表)
实验案例分析:
这里呈现的是中学数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的实验教师提供的实验的过程性材料。读者可以看到,尽管学科不同,但是其培养的方式方法是相同的:首先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安排作系统设计,形成自己所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在形成这个指南的时候,将创新素养作为一个教学要素做系统设计,实现培养内容上的系统性;根据这个《指南》,再做单元设计,将创新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单元,实现培养目标的系统性;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创新过程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吻合,这样基础课程中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三个系统性”就得到了落实。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做法教师是接受的,也是可以操作的,取得实际效果是必然的。
(四)一位语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吕三堂老师提供)
1.实施创新素养教学的背景
跨入21世纪门槛,人类历史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口号。提升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毋庸讳言,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极端的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升学率和考名牌学校的一元性评价等影响,许许多多的学校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等现象。教师不能按照学科特点、遵循学科学习规律与能力生成规律实施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授受式教法与题海式训练充斥课堂;学生成为作业的俘虏、分数的奴隶和教师的听差,唯书唯师,潜能得不到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好奇心被泯灭。巨大的高考压力、乏味的学习生活和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导致许多学生厌恶甚至痛恨学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独立鲜活的个性与创新潜能。
面对时代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呼唤,直面当前教学的现状,责任呼唤着我们教师的良知与改革的动机:教学必须改革,教育必须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014学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对全区中小学高级教师进行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训,因此,我们教师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进行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过程和实施原则
(1)创新素养培养实施过程的三个阶段
①学习理论阶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自觉学习创新理论,研究国内外先进学校经验,认真听专家讲座,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研究制定学生创新素养教学方案,完成两个学期课程统整。
②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本阶段开发建构完善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了学生创新素养构成与影响生成的要素,形成了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与模式,创设了倡导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班级学习文化氛围。
③反思完善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6月):经过一段时间教学,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语文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考试成绩不如意,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容易游离教学重点等。为此,我们高二语文教师共同研讨,重新审视一个学期教学,找出原因,制定并完善教学模式。
(2)创新素质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原则与方法
①探索引领学生创新入门的有效路径。我们设计了“了解创新—发现课题—尝试创新”的逻辑流程,把学生带入创新殿堂。
了解创新——揭开神秘面纱,让学生建立创新的自信。打破学生神秘感,让学生了解创新,建立创新自信,是成功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首先借助创新图片、案例与故事,创设情意场,把学生自然带入创新情境之中。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很快消失,而且普遍感觉到“创新,我也能做啊”,学生创新的火花已在大脑中迸发。
发现课题——学会观察,让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创新从发现开始,要创新,先要发现课题。一是培养问题发现意识与能力。通过创新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从未注意过的问题。二是鼓励学生实现“三跳”,从而发现、创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星期天、节假日,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去发现。
尝试创新——学会思维,让学生形成创新的大脑。开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通过故事和案例渗透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通过对优秀创新发明的鉴赏,拓展视野,提升创新见识与鉴赏水平;通过“头脑风暴”,创设情意场,激发创新灵感,释放创新潜能;借助学生创意,组织学生讨论、修改与完善,训练创新思维与能力。
②创新课程中的培养创新素养的常见课型模式
课型模式1: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课题,改变思维定势,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问题,培养观察生活、问题发现的意识与能力。
课型模式2:先指导学生分组自我论证研讨,再在教师指导下开题论证,培养学生鉴别课题、改造课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课型模式3:在研制课题方案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型模式4:在考察、调查、访谈、问卷、实验、查阅资料中,丰富创新土壤,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践能力。
课型模式5:运用归纳思维、创新方法进行资料数据分析与信息整合,培养抽象概括与知识创新的能力,形成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与结论。
3.效果与反思
(1)实施效果
实施创新素养教学促进了高二学生显著发展,学生普遍形成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师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课程,不断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这样也使我们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2)反思与改进
尽管我们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我执教语文30多年以来,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时间很难摆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今后要改进。
①重视语感体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语言混同于思维,认为学生的语感强了其思维能力自然就强,思维能力是不需要培养的,是自然天成的,不需要教,也教不会。
②重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忽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由于其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能直接形成灵感和顿悟,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但是逻辑思维对创造性目标的实现却有指引和调控作用,离开逻辑思维的这种作用,光靠形象思维,创造性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或完成不好。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③重视思维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随着创新素养教学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不但逐渐树立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而且在实践中不懈地探索着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只重视学生思维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把写作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把写作方法归纳得井井有条,把写作过程分析得环环相扣、丝丝入理,而且要注重学生记忆库房中材料的激活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进行思维加工,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
实验案例分析:
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三个系统性”,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并且展开实践的操作,取得实效。这样的过程与方法是靠教师来实现的。教师在学生创新素养系统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教师的转变是这项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我们实验中的重要观察点。实际上只要一线教师学会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方法论(见上一章),并且大胆实践,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或者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实验推进中有许许多多的教师实现了自己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上是本次实验中的一位有30多年语文教学经历的老教师成功进行了语文教学中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以后的感悟,特别难能可贵。一些资深的老教师,长期积淀了教学经验,要适应创新素养系统培养的新要求,使自己的教学发生新的改变,不是容易的事;本案例的三个反思对语文教师,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师,都是有启发的,这实际上是揭示了教师要实现创新素养系统培养不但需要方法论,更需要思想认识上的反思与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