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竹笔记:绿云轩,古意盎然

紫竹笔记:绿云轩,古意盎然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竹木潇潇,绿波涟涟,于这个幽静的空间里营造出一种古老意境,恍惚间仿佛回到《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宽兮绰兮,猗重较兮。不同于公园南面八宜轩的石雕石刻,和听初亭一样,绿云轩亦借竹子打造,整体呈方形,敞亮通透,立于轩内,能观四方,而四下望去,林木葱茏,皆是美景。走出轩外,拉远一点距离回望绿云轩,只见其在银杏、翠竹、白杨和花草的掩映下影影绰绰,更显迷人。

今天周一,本来应该是跳操的时间,但进门远远地看到银杏树下的大空场空无一人,看了看表,刚刚7:30,今天到得稍早,可能健身操队还没过来,正好我去看看牡丹花。于是调头回来。

目光掠过大草坪,从树木间远远地就看到姹紫嫣红的牡丹花的影子了,走近发现,牡丹花刚刚过了一个周末,就已经恣意怒放了,旁边很多的路人对准了花在拍照,脸上是微笑,口中是赞叹。我仔细地观察着,希望从这些碗大的艳丽花朵中找到最漂亮、最动人的牡丹花—— 牡丹本是介于雅俗之间的一种花,同样的牡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甚至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能拍出不一样的牡丹花。绘画作品更是如此。艺术,体现了一个人的眼光和修养。记得有一次跟徐湛先生在牡丹花旁写生,先生说,要找到最有特点、最美的那一朵。而我仔细观察,发现每一朵牡丹花确实都有着不同的姿态:有的十分规则和对称,像一个圆盘,这样的花便少了一些艺术的趣味;有的刚刚挣脱花蕾,只有一两个花瓣张开,这样的花十分可喜,娇嫩中带着新奇;有的半开,微微地露出黄色的花蕊,也不失一份含蓄;还有的即使全开了,花瓣却错落有致,阳光照射过来,也有一份内在的生气。我将这些花从众多的牡丹花中挑选出来,摄入镜头,发朋友圈分享,引来一片赞叹。

牡丹自古受到世人喜爱,据考,其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里,在《诗经·郑风·溱洧》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句子,说的是男男女女们有说有笑,互赠芍药,表达爱情。而那时的“芍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牡丹。秦人安期生在《服炼法》中说:“芍药有两种……然牡丹亦有木芍药之名。其花可爱如芍药,宿根如木,故得木芍药之名……牡丹初无名,故以芍药以为名。”秦汉时期,牡丹作为药用植物又被载入《神农本草经》。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京城的牡丹已是姹紫嫣红了。这几天下班回来,我都会铺开宣纸兴高采烈地涂抹牡丹花。画得虽然不好,但心情却是十分愉快。

看完了牡丹花,我绕回银杏树下,发现那里还是空无一人,看来今天健身操队是有特殊活动了,比赛吗?不得而知。我匆匆走过,心中立刻有了新的计划——该到长河的北面去看看了。

沿长河向西,走在河湖两岸的花间小道,往来的人流中听到一位白发老先生对身旁一起锻炼的老太太说:“花开花谢人无怨,潮起潮落……”我没听清后一句,见老先生重复,调头想跟在老先生后面听他后面的一句是什么,但匆忙间还是没有听清楚,紫竹春色,太易勾起人们诗意的情怀和乐观的态度了,过去在紫竹湖旁静坐读书,就曾见到有人徘徊湖边,动情地吟诵赞美的诗文,抑扬顿挫,那一刻的紫竹湖便更加地富有韵味了。

是的,花开花谢人无怨!岁月静好,安然若素。

绕过长河,在老人们锻炼的那片柏树林旁边,我又发现了几丛不知名的小花,五个淡紫的花瓣中伸展出长长的花蕊,迎着朝阳点缀在绿叶中,开在石头旁,薄薄的、娇嫩的花瓣有种透明的感觉,给人们的心头平添了一丝喜悦。

二月兰还在安静地开着,蓝色的小花开在石旁或路边并不显眼,贴梗海棠的花朵如今已有些残败的迹象了,而蔷薇依然没有动静。当我走近听初亭,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欢快,和远处竹林间的“咕咕咕”遥相呼应,是一种悠扬闲适的曲调。走到近处,看到一个吹笛人穿着蓝色上衣,坐在亭子旁边的绿云轩心无旁骛地吹笛。

而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到听初亭下,平时这里也是“抢手”之地,几乎每次经过都能看见有人在此休憩。若是中午,还常碰上三五同事聚在此处闲聊,放松,晒太阳。难得今日如此安静。

“听初亭”为篆文书写,但久久寻味却不知其意,中间的“初”字也是请教了紫竹院的冯小虎先生、书法家牛宝义先生和我的国画老师喻文军先生才知道的,几位先生虽识其字,也都不解其意,网上有人借助《康熙字典》中“‘初’,有‘故事’”的解释,猜想其为“听故事的地方”,但亦只是猜想,也正期待正解以正视听呢。看来这个字迷惑了不少人,或许只有写它的人才知道其含义吧。眼下,只见这个亭子借竹子搭成,与周围的竹林、树木浑然一体,十分协调。站在亭内往南望去,见有几棵高大的水杉直耸云霄,和后面的竹林、脚下的草地共同营造出盎然的绿意。下面是一汪绿水,更给这优美的景色增添了灵动。竹木潇潇,绿波涟涟,于这个幽静的空间里营造出一种古老意境,恍惚间仿佛回到《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www.xing528.com)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那位美貌英俊、气宇轩昂的君子,到哪里去了呢?

这时,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打破了幻想和眼下的宁静,落在其中一棵水杉的梢头,它居高临下,将巢穴筑在这里,可谓是占尽了地利,览尽了春光啊。

流连了片刻,我从听初亭悄悄地拾级而上,绕过吹笛人我顺便又来到绿云轩。

不同于公园南面八宜轩的石雕石刻,和听初亭一样,绿云轩亦借竹子打造,整体呈方形,敞亮通透,立于轩内,能观四方,而四下望去,林木葱茏,皆是美景。走出轩外,拉远一点距离回望绿云轩,只见其在银杏、翠竹、白杨和花草的掩映下影影绰绰,更显迷人。由于所处深幽,不事喧哗,和八宜轩相比,可谓一静一动。

而紫竹院,就是如此动静相宜。

绿云轩的东面竖一块大石,录有东坡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北面,就是我常常光顾读书、静坐或听鸟唱歌的那块诗意的空地。由于时间关系,今日我没有停留,而是沿着常规的路线走出竹林,绕湖奔西南门而去。

待绕到湖的西侧,路边不经意间发现四五朵熟悉的小花,活泼俏皮,似曾相识,哈!是锦带花开了!真想跟它打个招呼,这些天我都在惦记着、呼唤着它,去年,前年,还有大前年,我还特意将它采撷到我的水墨画中,现在我微信的封面照片还是可喜的锦带花呢。它大片大片、成簇成簇地开放,开得雅致、热烈而奔放,不事张扬,但明丽欢喜,我喜欢。

待走到西南门,看到集中栽植的几棵锦带花也开始开放了,胭脂中调入白粉就是这些小花的颜色,它们欣欣然地迎着朝阳,向过往的人们发出愉快的问候,同时也将蜜蜂吸引过来,只见一只小黄蜂趴在花蕊里,踌踌躇躇、摩摩挲挲地吮吸着,将每一根花蕊都吻个遍,最后竟然一头扎进了花蕊的深处,甚至都要看不到了,浸淫良久才出来,飞至另一朵……

不远处的紫藤转眼间也开了。我知道沿小道往东,长廊边还有更多的紫藤花,那也曾是我入画的好题材。下次我要过去看望它们,跟它们互致问候。

2017年4月17日,星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