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竹笔记:竹风潇洒楚江滨

紫竹笔记:竹风潇洒楚江滨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日人少,略有一二,站在轩的正中,不知在切磋辞赋,还是探讨太极,我即兴登临,看到轩的后墙嵌有石壁,上书咏竹佳句,那是已故现代书法大家王遐举书写的唐人张泌的《咏竹》诗:“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印章朱砂着色,露天而置,既古雅又粗放,为画幅增添了喜悦情调,潇洒情怀。绕到石后,见其中一首:竹风潇洒楚江滨,暂把清晖绝世尘。

紫竹笔记:竹风潇洒楚江滨

今日在莲桥边,看到一喜人场面,一位30来岁的民间歌手,戴一无比时尚的眼镜,镜片中央绘着五颜六色的抽象图案,站在一细长条的木凳上,左右摆放着的两个超大音响里放出悠悠的乐曲。歌手一手拿麦克,一手抒情演绎,对着前方,倾情投入,纵情歌唱,仿若眼前观众云集,人潮涌动——而事实上,那里只有一两个喂鸽子的小孩儿,蹒蹒跚跚,看上去并未被歌声吸引,有一两位老人坐在歌手旁边的长椅上歇息,对歌手也未太过注意,再有就是如我一样的行人匆匆而过了……经莲桥至青莲岛,沿竹间小路向南走了好远依然能听到他的歌声:“……让我唱一首爱情的歌……”一曲唱毕,竟还听到有掌声传来。

很快,我拐弯向东,伴随着逐渐消失的歌声将场景转至“八宜轩”。淡入淡出,雅俗共赏,此时再举目四望,已然是另一番景致。

轩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辞海》中说:“有窗廊或小室为轩”。眼下的“八宜轩”坐北朝南,卷棚歇山,前临一鉴荷塘,背依万竿修竹,东西与“莲”“梅”二桥相连,旁有“竹韵石”,前有“青莲台”,三者相依相伴。远远望去,轩内开窗两扇,石刻雕花,两窗间有题书,多次经过,却未及入内细看,因轩内游客每每不绝,三三五五,谈天说唱,不忍打扰。今日人少,略有一二,站在轩的正中,不知在切磋辞赋,还是探讨太极,我即兴登临,看到轩的后墙嵌有石壁,上书咏竹佳句,那是已故现代书法大家王遐举书写的唐人张泌的《咏竹》诗:“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原诗如下: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阴覆翠苔。

八宜轩,不知是否取“八方皆宜”之意,只见外悬颂景匾联,匾额之上“八宜轩”三字为书法家兼诗人柳倩所书,左右廊柱上书有楹联一副:“雨雪风霜竹益翠,诗书画印景宜人。”按照紫竹院负责竹种栽培和引进的工程师冯小虎先生的解释,楹联解释了“八宜”的内涵,即欣赏不同天气条件下竹子的美感和韵味,又能赏书画、吟诗文。八宜轩的座椅、栏杆、挂落采用了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造型,表达情趣,寄托情怀,于细节处体现南方建筑的精细,与三面翠竹互映互衬,相得益彰。

轩前青石板铺地,并有古柳、元宝枫相伴,树盖巨大,荫遮半轩。中有日月石,笋剑云举穿天,象征四季八节,翠竹丛中置有6米高剑石三五块,剑指云天,气度非凡。西侧早园竹丛的前面,四块巨大的“竹韵石”上刻有竹画四幅,分别是风竹、雨竹、霜竹、雪竹,是当代写意画家张立辰所作,风雨潇潇,凌霜傲雪,气韵生动,气象万千,写出了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气节和清雅品格。一旁加盖篆文古籀印四方,其中一方“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语出戴圣所著《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表现竹子坚贞勇敢、不畏逆境的品质。另一方“挺雨雪独尚高节虚心”,为王十川所刻。印章朱砂着色,露天而置,既古雅又粗放,为画幅增添了喜悦情调,潇洒情怀。石的背面有诗两首,为作品亦为自然加添了诗情画意。绕到石后,见其中一首:

竹风潇洒楚江滨,

暂把清晖绝世尘。(www.xing528.com)

但得春雷惊乃发,

新梢直放到凌云

亦是咏竹。

敞轩西侧还有一块卧石,上书有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朱乃正先生所撰并书于甲戌年的一篇赋文《八宜轩记》,将八宜轩诠释得美妙怡然。风吹日晒,有些字已经看不清楚了,但仔细琢磨,依稀能辨:

京西偶有紫竹院焉,纳百竹之盛,邻市处静,院有一岛,上筑敞轩,卷棚歇山,翠筱环簇,幽径可通,南邻莲池,碧叶接天,轩前东侧,剑石突兀,与亭亭秀篁扶持相伴,轩名八宜,盖四时八节,风霜雨雪,少长友贤,诗书画印咸宜也。风拂则婆娑起舞,发天籁和爽之音。霜染则绫翼轻掩,生薄雾飘逸之态。雨沐则绿黛润透,得清丽超尘之韵。雪拥则银雕玉砌,有高洁绝世之致。故院主雅设楹联,刻石以吟,以颂,以写,以铭。况复晨昏寒暑,阴晴圆缺,凭轩徘徊之际当应目会心而自入佳境也。八方君子盍兴乎来。

八宜轩借诗书画印和自然生态,将紫竹院的竹文化表达到了极致。冯小虎工程师还专门以八宜轩为例,在其论文《竹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中详细阐述竹和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读来颇为受益。

然而,过往的游客却是这里不可忽略的活的文化和活的风景。八宜轩热情欢迎八方游客,的确老少皆宜,敞轩内外,吹拉弹唱,无所不有,与园林艺术家营造的自然景致及艺术创造相合互融,相得益彰,高雅中透着一股活泼气象。湖边青莲台由24块莲瓣形青白石组成,游人在此小憩,荷风习习,消暑纳凉,可使人体味到“竹翠舒新绿,风荷递暗香”的意境,深得古之幽情。莲花座上,有小儿嬉戏,老人晒太阳,更有游人你来我往,观紫竹湖上的四季风景。

偶然看到一位具名“肖虹”的博主,在博客上抒发她对八宜轩的喜爱之情,深有同感:“闲暇时候,一个人,一卷书,一瓶水,轩里或者轩外静静地坐下来似读非读,似看非看,享受着浓郁的文化品位,站起来,驻足石刻前的字、诗、书、画、印,细细品读!欣赏前人大家的诗句、字迹。感受生活这么地美好是多么地惬意啊!”我还惊喜地看到她以“八宜轩”为题作的水墨画,将朱乃正先生所作《八宜轩记》赋文全篇题记于上,水墨淋漓,意味深长,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与彼时的我共鸣共情,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紫竹院,从来都是情态万千,风情万种。然而竹子是紫竹院公园不变的主题与主角,进得此园,本该直入主题,但它内涵实在太多,包容无尽,一时竟然无从说起。今日有此契机,看到想到,随性聊去,不及一二,不着四六,但来日方长,他日再叙。

2017年4月13日,星期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