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上海光源的开放促进了我国多个科学领域的突破与发展。科技创新不能局限于单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探索,重要的是将研究成果变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助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我国科技发展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
目前上海光源约90%的机时为科研课题机时,申请者主要为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另有10%的机时为产业课题机时,申请者主要是公司的研发人员。这两类课题的申请互相独立,科研人员与产业人员的互动合作程度也因此较低。一方面,借助上海光源,一批科研人员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新技术与新专利。另一方面,这些科学技术能否最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取决于科研团队与相关企业对新技术的后续试验、开发与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技术的发现、到样品或样机、再到标准化的批量生产,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验室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客户试用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没有想到的问题或缺陷,环境适应性问题、兼容性问题、易用性问题等。其次,科研实验在材料选择、产品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上常常不计成本,而市场产品通常强调性价比、量产稳定性、以及以最优的价格销售产品。因此,在技术转化的后期,在生产环节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而不能简单沿用研究所生产样机的方式。由于企业相较于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而言往往更了解客户需求与生产环节,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早期就开始合作,有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尝试在光源的机时分配机制中引入企业合作机时。与原有的产业课题机时不同,企业合作机时必须由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研究团队与企业团队共同申请,上海光源也因此可以成为一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交流的平台。与科研课题机时不同(由科研专家评审决定机时分配),企业合作机时的分配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即出价高者获得机时的使用,这样的目的是帮助经济价值高、产业化概率大的课题获得光源机时的使用权,促使企业参与到课题的选择当中来,从而提高上海光源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贡献。
图25:引入企业合作课题后上海光源面对的课题分类(www.xing528.com)
在引入企业合作机时拍卖制度后,光源面对的课题申请从本质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课题,一般由国家基金或大学与科研院所资金支持,仍然通过专家评审决定机时的分配;另一类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课题,由企业资金或个人资金支持,通过拍卖机制决定机时的分配。在这个制度下,如果一个课题完全得不到社会上任何资金的支持,就证明其价值不高。因此,引入拍卖机制并不会导致“优质项目得不到支持”[1]。另一方面,由于任何企业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在投资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有动机对项目进行非常认真的评估,确认其可行性与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也有效避免了产业化价值不高的合作课题得到过多资金从而浪费光源机时的情况出现。
在企业合作机时制度的试验阶段,上海光源需要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同样是企业合作课题,生物制药与化工材料等不同方向的课题无法直接比较,需要光源决定不同的方向分配多少企业合作机时。另外,在前期阶段,光源还可以战略性地选择某些特定的企业合作课题进行支持,在试验中积累经验、完善制度。例如江苏省溧阳市已经积累了一批联合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发团队的电池材料企业,基于中科院的技术与专利,正专注于电池材料的规模生产与应用。上海光源可以考虑首先与这些团队合作。最后,对于某些经济价值巨大的课题,上海光源甚至可以考虑改造已有线站或新建线站以满足这些课题的实验需求,目前上海光源与中石油共建的线站也可以看作是光源促进技术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一次尝试。
【注释】
[1]需要承认的是,引入企业合作机时确实会挤占科研课题的机时。但随着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逐步开放以及上海光源线站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机时可以被安排作企业合作机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