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光源现阶段机时分配的情况
目前,上海光源在机时分配上,基础学科占比最大(58%),包括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学科。其中生命科学(25%)和物理(19%)领域被分配机时分别为所有计入领域占比最高的第一与第三位。
科技应用领域共占比共计30.3%,包括环境、材料、化工、医药科学、信息科学和微电子领域。其中材料领域(20%)在科技应用领域中占比最高,同时也是所有领域排位第二位,和基础科学领域的物理学科获得机时水平相当。
此外,用于产业应用的研究被分配机时占比1%。考古学作为唯一的文史领域,被分配机时共占比2%,与科技应用领域中化工学科占比相当。
(二)上海光源对不同学科的促进作用分析
从利用上海光源进行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来看,上海光源对不同学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图21显示了受上海光源支持的不同学科高质量学术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发表数量的回归分析相对系数(即该学科相对其他学科的回归系数)。在纳入统计的七项学科中,除物理和材料,其他五项学科均显示正相对系数,其中化学、环境生态和医药科学三个领域相对发表数量大于0.8,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相对发表数量介于0.5到0.7之间,说明上海光源对于这几个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具有非常强的推动作用。相反,材料和物理(相对系数分别为-0.296和-0.342),相对于其他学科,上海光源对于这两个学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图20:光源机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分配
图21:上海光源对各学科高质量论文发表的相对作用系数
图22显示了逐年分析上海光源对不同学科的高质量论文发表的促进作用回归分析结果。2011至2014年,所有相关学科综合考虑,上海光源对科研成果高水平发表的正向影响逐年上升,2014年发表数量系数(0.479)近乎2011年(0.257)的两倍。化学、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三个学科的变化趋势与学科总体的趋势类似,高质量论文发表相对数量逐年升高;其中医药学科的增长幅度最大,2014年对比2011增长了17%。信息科学领域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达到统计内4年的峰值,约为2011年系数的3倍;2014年略有下降,但仍约为2011年系数的2.5倍。从总体水平上看,环境生态领域高水平发表相对数量最高,但该相对优势逐年降低。与上述学科不同,物理和材料两个学科,在高水平发表数量上,相对水平较低。这一情况在物理领域连年缓和,但在材料领域没有明显改观。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上海光源对不同学科呈现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数量的促进作用各有不同,并且这个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化学、环境生态、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科四个学科,相对其他学科,高水平发表数量更多;其中化学、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科的发表优势较为稳定。信息科学的相对发表数量,虽然在总体水平上不及上述四个学科,但显示出更快的发展趋势。物理和材料两个学科,相对其他学科发表数量水平较低,尤其是材料学科,未能随时间有明显改善。
图22:各学科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相对系数逐年趋势(2011—2014年)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简介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因该方法通常设立两个维度,呈现出四象限格局分析,又称为四象限分析法。在商业领域,这一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其核心在于通过对组织有限资源分配的效应进行分析,识别现有资源分配结构中的成效和问题,进而对现有资源分配架构进行优化。
图23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四象限分析为例,显示波士顿矩阵分析法辨识不同产品潜力水平,对组织在生产分配上的优劣和策略进行分析。
图23: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图例
图中横坐标对应的市场占有率,左、右象限分别对应低占有率和高占有率。纵坐标对应销售增长率,上、下象限分别对应高增长率和低增长率。通过两个维度的交叉,波士顿矩阵直观地划分出四类产品:
1)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均为较高水平的“明星”类产品(右上角)。这类产品可以认为是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产品,发展规划上加强对其的投入与支持力度。
2)市场占有率高,但销售增长率低的“现金牛”类产品(右下角)。这类产品可以认为已经进入“成熟期”,因其销售增长率较低,一般不考虑加大投入,而是保持现阶段投入水平,作为“现金牛”支持整体产品框架的设计和投入。
3)市场占有率低,但销售增长率高的“问题”类产品(左上角)。这类产品一般被认为出于成熟前期,具有释放潜力;同时考虑其较低市场占有率,需要进一步调研能够有效打开市场的策略。
4)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均为较低水平的“瘦狗”类产品(左下角)。这类产品一般被认为不能为投入带来成比例的收益,采取“淘汰”的应对方式。(www.xing528.com)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对研究上海光源机时分配效应的适用性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核心视角为,针对讨论的主题(例如,产品回报水平),确立研究对象(例如,产品)对应主题的两个核心维度(例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依据分析对象的现有成效推断出它们的发展潜力水平,并做出不同的对应策略。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借助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思路来研究上海光源如何更合理地在不同学科中分布机时从而实现对上海光源机时分配的最优化机制设计。
结合上述关于不同学科受上海光源支持后的学术成果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将科研学科作为分析对象,设立两个核心维度:学科领域高水平论文相对发表数量(相对系数)和学科领域高水平论文发表相对增长率。通过比对这两个维度构建的四个象限,可以较为直观的划分出具有不同潜力水平的被支持学科。相关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帮助上海光源优化在不同学科间的机时分配比例。在下面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将细化这一分析思路,并列举可能的应对优化方案。
(四)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上海光源机时分配优化方案
图24显示了对各学科的学科领域高水平论文相对发表量(横坐标)和相对发表增长率(纵坐标;即,学科发表增长率-全学科增长率)两个维度交叉分析获得的波士顿矩阵图。前一个维度考虑了因学科形成的发表总体水平,后一个维度从时间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学科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态势。通过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到:
图24:波士顿矩阵法分析各学科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情况
1)信息科学以“双高”的成绩占据“明星”学科的地位。
2)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科学、和环境生态四个学科的发表量较高,但发表增长率则较为平缓,从学术产出发展态势来看,趋于比较成熟的发展状态。
3)相对而言,物理学科虽然高水平论文相对产出量不高,但是该学科的高水平发表增长率却位于七个学科中的第二位,呈现为“问题”学科。
4)材料领域的发表,从发表量和发表增长率两个维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学科高水平发表处于相对劣势。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针对上海光源机时在不同学科间的分配,提出以下建议:
1)资源分配一定程度上倾斜于信息学科领域。
2)稳步投入到成熟学科,即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科学和环境生态学科。
3)密切关注物理学科的发展,发挥其发展势头。
4)在扶植材料领域的同时,一定程度谨慎对待对该领域的投入,有必要理清该领域科研发展更具体的情况。
考虑优势学科,如信息、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科学和环境生态,这几个学科本身学术——产业转化高程度的属性,可以适宜从科研成果转化的角度,通过市场实践,拓展机时分配到相关产业领域研究。
(五)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建议的局限性
以上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提出的建议,因分析方法框架的有限,会存在效度和分析环境上的局限性。波士顿矩阵在设立关键维度时,其前提假设为不同研究对象在这两个维度上都具有较高的可比性。虽然在商业领域,这一假设在企业产品范围内能够较大程度地得到满足,但在科研领域,针对学术成果发表这一主题,这一假设却会不同程度被打破。例如,不同学科高水平发表的频率和难度不一,造成在同一时间段,一些学科的产出比另一些学科要旺盛。因此,进一步分析还需要考虑学科内外部的影响因素。另外,这里仅以学术论文发表量作为衡量指标。虽然这一衡量标准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获得认同,但仍需注意,科研成果的多样化,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成果形式的相对重要性。
(六)总结
本章针对上海光源对不同学科影响,基于学科间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量和发表增长率的差异,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从这两个关键维度入手,较为系统地衡量了不同学科的发展态势,并从资源优化分配的角度,对上海光源机时分配的学科侧重提出建议。
我们的分析指出,信息科学基于其高发表高增长的明显优势,建议上海光源可以作为优势学科加以进一步支持。同时,对于化学、生命科学等科学论文产出效率比较平稳成熟的学科,应保持已有的支持力度。针对物理这类发展快,但相对产出量较低的学科,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进一步挖掘其科研产出规律和方向。对于一些表面上发展缓慢的学科,比如材料,可以在保持学科整体发展的情况下,一定程度的谨慎分配资源。
此外,我们的研究分析中辨识到的几个优势学科,比如生命科学和医药科学,本身具有科研—产业转化率较高的特性。针对这一学科特点,上海光源可以考虑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学科产业化方向的研究资源输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