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研究成果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课程学制情况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体育课程开设总量方面整体优于浙江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开设门数达标率为146.7%,但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比较,开设学制达标率也仅80%,仍有1所学校开设学制没有达标,详见表4-18。表4-18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课程情况比较注:体育必修课学制达标率指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基本要求的比例。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研究成果

2016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启动了高职院校实施优质暨重点校建设计划,并于2017年6月公布了浙江省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名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入围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优质暨重点校建设是推进全省高职院校新一轮改革创新的主要建设项目,旨在提升全省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力争让若干所高职院校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高水平“双一流”特色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育人路径,如何利用入围省高职重点校建设计划之契机,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打造与学校省高职重点校建设工作相匹配的体育工作水平,正是高职重点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亟须探讨的主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在调研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目前体育工作常态的基础上,就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执行力、体育团队核心力、体育工作创新力和体育事业发展力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1.调研对象

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为依据,以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课程设置、体质健康达标、体育类社团(俱乐部)等基本环节为核心内容,于2018年1月分别对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体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2.调研结果与分析

(1)体育师资与机构设置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学校规模、体育教学部门二级设置(含合署办公)和体育教学团队数量绝对值上均大于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均数,体育师资高级职称比例高于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23.5%左右,但体育教师生师比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的11.2%和23.8%,反映出省高职重点校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负载量较大的现实。详见表4-17。

表4-17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师资与机构设置情况比较

注:体育教师数量为体育专任教师数×100%+体育校内兼课教师数×50%+校外兼课教师数×30%。

(2)体育课程学制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体育课程开设总量方面整体优于浙江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开设门数达标率为146.7%,但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比较,开设学制达标率也仅80%,仍有1所学校开设学制没有达标,详见表4-18。

表4-18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课程情况比较

注:体育必修课学制达标率指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基本要求的比例。

(3)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年均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学生体育社团数量、年度体育竞赛项目数和生均体育维持费等方面均优于浙江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年均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和生均体育维持费满足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开展需要,但体育社团数量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比较,达标率仅80%,详见表4-19。

表4-19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比较

(4)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场地与专门管理员配备、自测及格率与优良率等方面均优于浙江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但在浙江省高校2015—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中,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总体相当,平均排名居中,在优良等级率方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2%,3年中及格率与优良率排名波动较大,平均波幅为12%和13.2%,详见表4-20至表4-24。这反映出目前省高职重点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缺乏领先性和稳定性。

表4-20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自测情况比较

表4-21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2015—2017年体质健康现场抽测成绩比较

表4-22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2015—2017年体质健康现场抽测情况与排名比较

表4-23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质健康现场抽测及格率排名波动情况统计分析

(www.xing528.com)

表4-24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质抽测优良率排名波动情况统计分析

(5)体育工作基础保障情况(见表4-25)

表4-25 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基础保障情况

3.调研结论与对策和建议

(1)调研结论

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方面整体优于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但在执行毕业班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的规定方面仍有40%的差距,在体育必修课开设不少于108学时和体育社团数达到20个这两方面仍有20%的差距。

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在体育政策制度、体育维持费、群体工作量补偿和“同工同酬”等基础保障条件方面整体优于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但在体育场馆满足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基本需要、体育师资配备与学校教育事业同步发展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浙江省5所高职重点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优良率自测成绩均优于浙江省和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但在全省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结果中,整体排名不高,而且其间整体波动较大,5所重点校之间离散性也较大,反映出各重点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落实方面全面性、充分性和齐整性不够,学校内部各分院(系)、专业(班级)之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离散性较大,需要重点研究,尽快补齐制约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发展和示范引领中的这一核心短板。

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制约浙江省高职重点校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

①缺少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发展规划和创新行动计划,注重专业的贡献性、攻坚性和标志性,而不够重视公共体育的公共性、绿色性和基础性;

②体育工作创新驱动力不足,“有为有位”效应彰显不强,较多存在“自我边缘化”职业价值取向和“等要靠”行为取向;

③体育工作示范引领意识不够,校园体育工作特色、品牌培育成果不多;

④体育工作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运动机制不够顺畅,组织管理模式不够规范有序。

(2)对策和建议

各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基础、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虽不尽相同,但在规章制度、群体竞赛、体育科学研究、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开发、体育统编教材编撰等方面具有共性的合作机会,通过构建“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联盟”,构建“互联互访、互合互促”工作平台,每年组织一次教研室主任级别以上的工作研讨会(会议形式,轮值制),分设体育教学组、运动竞训组、体质管理组、教科研组、课标与教材建设组等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公开调研和交流活动(轮值制),设立省高职重点校公共性精品体育赛事,开展合作性课题和合作性成果,出台《浙江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发展报告》等阶段性发展目标来组织、激励省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的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工作。

目前全省高职重点校体育部门普遍存在教学机构设置不够到位、管理人员职位配备不齐、体育师资人数不够、体育工作管理力量不足等实际情况,要在积极争取学校人事资源支持的同时,积极优化体育部门内部运行机制,在日常教研室建制与运行常态下,科学构建“网格化”内部协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全员管理、全员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克服目前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对公共性体育事务“不闻事、不要事、不管事”的工作懈怠现象。

“网格化”内部协同管理服务体系的主要核心理念是“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务、人人有职责、人人有考核、人人有绩效”(见图4-2、表4-26),将全体教师参与“网格化”内部协同管理服务绩效纳入学期、年度基础考核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职重点校建设主要围绕“强化特色、培育优势”的要求,以深入开展育人模式创新,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建设目标。

高职重点校体育工作特色品牌建设必须顺应建设目标导向,全力打造以立德树人育人为根本,体育项目为载体,体育教学为手段的具有院校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工作特色项目,从运动项目出精品、课程创新出典品、体育文化出靓品、阳光体育出果品、课堂教学出名品、课程资源出贡品、教育路径出效品、实训场所出范品等方面精心培育,助推学校体育工作达到与省高职重点校相匹配的标准和水平。

充分争取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机会,积极参与省高职重点校建设任务中的高职教育“三名工程”项目,大力提升教师业务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双师双能”体育教师比例。积极利用各级各类教师全员培训、新招聘教师入职培养、青年教师助讲和教师定期实践等制度,培养一批体育学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师德高尚、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体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

图4-2 “网格化”内部协同管理服务体系

表4-26 “网格化”内部协同管理服务体系示意

注:★——中心主任,☆——中心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