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学习的课堂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就需要准确理解“参与”和“互动”这两个概念。
“参与”是指以第二或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融入某件事之中;“参与”一词在英文中指“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投入到一种鼓励个人为团队的目标做出贡献、分担责任的团队环境之中”。也就是说,参加不一定参与,但参与一定是参加;参加是参与的入场券,参与是参加所做的贡献。比如参加了婚礼,不一定参与了婚礼。合作学习一定是强调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或讨论,而不是在活动或讨论中做看客。参与有三种方式:一是行为参与,比如游戏;二是认知参与,比如辩论;三是情感参与比如演出。参与是互动的基础,没有参与就没有互动。
“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或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或行为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互动是一种交流关系。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方式。不论哪种方式,只有形成双向交流关系才能算作互动。独白不是互动;问答也不等于互动,互动要比问答复杂得多;讨论就是最常见的互动关系。(www.xing528.com)
讨论是有差异的交流关系,不能形成差异就没有必要讨论。大家意见、看法一致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讨论。讨论的前提是观点、看法或意见有差异。所以,差异是课堂最宝贵的资源。你知我知就不能形成讨论关系;你不知我不知也不能形成讨论关系;只有你知我不知或我知你不知、你知之深我知之浅才能形成讨论关系。形成讨论就意味着互动开始发生了,也就意味着成员参与其中了。讨论发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参与者之间必须是平等关系,观点、看法、意见的差异不影响人身平等。课堂内如果讨论不起来,往往是因为身份不平等;特别是师生讨论,往往会成为问答关系,就是因为老师权力过大,造成师生关系不平等,权力上的不平等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