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世界著名心理学、教育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思维可视化和工具化表现形式体现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由于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小组成员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将自己的思路与他人进行比较,能够促使每一位成员在学习同伴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产生新的思路,绘制出更好的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极大地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生态,让学生有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第一,使用合作思维导图适配的要素。
一是这一策略适用于协同式合作学习。
二是这一策略适用于多人合作小组。
三是这一策略既适用于记忆、理解等基础性学习目标的学习,也适用于综合、创造等能力性学习目标的学习。
四是这一策略既适用于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活动,也适用于综合、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
五是这一策略适用于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类型的学习。(www.xing528.com)
六是这一策略适用于知识的复习整理活动;适用于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七是使用这一合作策略需要“倾听、引导他人围绕主题”等小组活动技能支持,或者说需要通过这一合作策略培养学生掌握这样的合作技能。
第二,使用合作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使用这一策略必须要有固定的学习主题,没有固定主题是绘不出思维导图的。学习主题的表现形式不能是叙述,而是要利用关键词,用简洁、明了的图谱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是绘制思维导图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人围绕主题,独立写出理由,区分主次和逻辑关系,体现思维延伸的过程。
三是要将各自独立的思考结果绘制成小组的思维图谱,这就需要抓住要点,意见一致。小组要先讨论和构思,然后正式动笔,体现小组的智慧。通过向全班展示导图,体现小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