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环境创设,将学习内容以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增加视听结合的感受,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让组员通过戏剧表演,通过角色的扮演体验同伴互助关系,体现合作的价值,培养学生多种智能。这一策略在文科中被经常运用。
第一,使用情境表演法适配的要素。
一是这一策略适用于协同式合作学习。
二是这一策略适用于多人合作小组。
三是这一策略既适用于理解等基础性学习目标的学习,也适用于创造等能力性学习目标的学习。
四是这一策略既适用于理解等低阶思维活动,也适用于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
五是这一策略适用于程序性、元认知知识类型的学习。
六是这一策略适用于解决开放性问题。
七是这一策略适合于理解学习材料的关键内容;适用于多种智能都获得发展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活动。适合于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学习活动。
八是使用这一合作策略需要“倾听、与人达成妥协”等交流思想技能支持,或者说需要通过这一合作策略培养学生掌握这样的合作技能。(www.xing528.com)
第二,使用情境表演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确定表演主题,明确在什么情境下,用什么样的脚本来表现主题,然后编创脚本,确定好角色,提出明确角色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真实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认知,把老师的思想元素强加给学生。
二是分析角色特征,选择角色扮演者。角色选择是表演的关键,既要充分展示组员的才能,又要准确表达脚本的意思,符合脚本人物的特征,所以分析角色是扮演好角色的前提。要制造剧情矛盾冲突,不能两全,必须取舍,要增强这样的体验。
三是确定表演程序,安排场景,进入表演情境。场景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对表演起着衬托作用,要符合剧情和人物活动。学生可以模仿电影、小说及故事,调动已有经验,丰富表演的问题情境。
四是在班级内表演,除了“演员”都是观众,每个观众都会有观察任务。
五是表演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否达到这一策略的使用目标,关键就在表演环节。表演的质量取决于对脚本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把握。
六是表演结束后,要对关键剧情、表演艺术、主题等进行讨论和评价,诊断和提升,然后根据观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对人物、剧情等进行修改完善,进行二次表演,表演修改过的角色,提出下一步或行为转变的建议。
七是对修改过的表演,再次进行讨论和评价,使表演更加接近主题。最后分享经验和总结。这是重要的一环,要找到问题情境、现实经验与当前问题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