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少说,学生要多说;教师要少做,学生要多做;教师要从台前自觉退到幕后,该开口时再开口,要对语言做减法,要做到“言简意赅”。
合作学习的课堂,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需要教师设计出恰切的学习目标,提出有含金量的问题,然后耐心倾听。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想在课堂上多说也捞不到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原来用在课堂上说教的工夫向课内倾听和课外备课转移。
教师在课内的主要作用就是中央空调,随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温度和节奏。教师只有在倾听和备课这两个方面做足了功课,才能在课堂上把自己的语言减下来,才能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这一条也是衡量教师的课堂是否转型,课堂是传统课堂还是现代课堂的基本尺度。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将语言增加上去很容易,但要减下来是很难办到的事情;就好比喝酒的人,不喝不喝三五杯就下去了,不喝不喝就喝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做语言的减法,难就难在它对教师的判断力和学习力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www.xing528.com)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话语权让给学生,就需要有较高的学科素养,有准确把握课程的能力,有完善的语言刹车系统,这绝不是闭上嘴巴不说话就做到了语言的减法。这减法不是将语言归零,而是沙里淘金,语言精准,能点石成金,要一语激起千层浪。如果课堂里老师闭上嘴巴不说,任由学生乱说,这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由教师乱说变成了学生乱说,课堂的本质没有改变。
合作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语言做减法,就是要精准扶贫,准确点穴,箭射靶心。合作学习的课堂有着明确的合作目标,一切语言是奔着学习目标而去的,减掉的是那些冗长的、与学习目标无关的废话、套话,留下来的是那些非说不可的,是导语。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教师语言要做减法利在课内,功在课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