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有效性简单说就是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并能达成目标,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另一方面课堂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短期表现为学生成绩的提高,长期表现为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即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目标,通过共同学习、讨论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是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要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合作学习有效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清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是合作小组内成员之间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相互鼓励、帮助和支持,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一定发展的学习活动。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指向不明确,小组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明确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达成什么目标,小组内成员就会迷失共同为之“奋斗”的方向,就会导致组员“劲”不能往一处使,“心”不能往一处想,合作学习就会走形式,互帮、互学就成为空话。如果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清楚明白,会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是要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是促进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后,先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好相互交流的准备,然后通过有组织的讨论,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所以,合作之前,先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借助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开展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同伴的帮助下,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只有以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基础,在合作时才有话可说,有言可发,才能主动交流。实践表明,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才有深度,才能在小组内提出不同见解,提高合作实效。
三是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训练。合作学习视学习的过程为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多维互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合作技能来规范,否则,互动交往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学优生抢占交流的机会,学困生懒于去想、去做,逃避合作,胆小、性格内向学生缺乏参与的勇气,有的学生保持沉默,合作纪律无法保证等问题。合作技能需要过度训练,使之成为习惯。
首先是倾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非常专注而且有耐心地聆听同伴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记录同伴发言要点,并反馈要点,提出自己的想法。(www.xing528.com)
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修正和保留自己意见的技能。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结果的不一致。当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分歧时,既要敢于坚持,又要勇于纠正,自己错了不但要敢于承认,而且要善于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而产生新的见解,要学会修正意见。学会修正和保留意见是为了避免盲目否定,不尊重他人的思考,甚至发生相互抱怨、指责、争吵产生矛盾的现象,消除小组学习消极情绪,打破沉默的僵局。
再次是引导学生友善互助的技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是合作学习的本质要求。在合作小组中,成员之间在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家庭背景、能力倾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使成员之间产生互补性,有更多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合作技能培训让能力弱的组员多思考、多发言,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嘲笑,要友善的去帮助,建立互相包容、互相团结的伙伴关系。
最后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技能。这些技能既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本保证。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对学生有效利用时序、空序和秩序进行训练。
四是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合作内容直接关系到是否有实效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只有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作学习内容,才有同伴互助、互学,讨论、交流的价值,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学习的成功。那些学生已经掌握或经过自学后能理解的问题,或难度过大学生无从下手的内容不适合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学资源,精选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富有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讨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