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的原则与判定

心理健康的原则与判定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判别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没有绝对的、唯一的判定标准。上述三项原则是从外显示行为来评估个体心理的健康与否。当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了他的道德痛苦,他就是心理健康的人,超过越多越健康。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他一些标准还包括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等。了解和研究这些指标,对于人们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的心身健康达到较高的水平。

心理健康的原则与判定

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判别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没有绝对的、唯一的判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判定是:

心理与环境同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人们的心理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于为他人理解。如精神病人可能会把屋顶的小猫看成是猛虎,因而惊恐万状,等等。

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行为等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的统一体。这种整统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人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反用低沉不快的语气为表达,那就是不健康的异常状态。

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个性)是个人在长期生活经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人格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易改变。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这就要考虑他是否心理异常。

上述三项原则是从外显示行为来评估个体心理的健康与否。但在人群中,即使行为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高低差别。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包括:

适应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对变化的环境能否做出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改变,人人都会有紧张,有人能随遇而安很快适应,有人则很久无法适应,甚至焦虑不安,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当然适应能力和生活经历与学习锻炼有很大关系。(www.xing528.com)

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其耐受力不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人遭受打击后仍能理智看待,甚至将种种不幸作生活的动力,有人则可能一蹶不振,甚至出现心理异常或人格改变。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强弱等对个体耐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强的意志力和生活信念等则更重要,它具有决定性意义。

控制力 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能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当一个人心身十分健康时,心理活动就稳定正常,思维敏捷流畅,情感表达恰如其分;反之则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容易激动等。

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 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即使这种活动会造成行为者的肉体伤害或其他心理痛苦,但其自身却有自我肯定的评价,从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道德痛苦则反应了个人与社会矛盾的对抗性。道德痛苦比任何其他心理痛苦都深刻而剧烈,当一个人陷入自责、自罪的痛苦之中,他就体验不到任何真正的快感,它可以破坏一个人的阶值观和人格,使人陷于不能自拔的困境。当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了他的道德痛苦,他就是心理健康的人,超过越多越健康。

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他一些标准还包括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等。了解和研究这些指标,对于人们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的心身健康达到较高的水平。

(《中国教育报》97.2.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