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理健康的思想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溯本求源的活,可以说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出现后就需要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而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的提出自然得依据一定的理论。
(一)古代国外有关心理健康的思想
在西方,人们最初把精神失常和病态行为看做是魔鬼或邪恶精灵附体所致。对病人的治疗一般采用祈祷、符咒、巫术方法驱魔,甚至用残酷的手段折磨患者。诸如鞭打、火烧、笼蒸等,目的是使魔鬼或邪恶精灵无藏身之所。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的思想第一次对正确的理解精神病做出了贡献,他否认魔鬼附体说,治疗患者强调舒适的环境、体育活动和配予适当的饮食、按摩、温水浴等。希波克拉特提出过著名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液体,粘液生于脑,血液生于血脏,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全,取决于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搭配是否协调。他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指出:“当这些元素(体液)在复合上、力量上、体积上,彼此没有适当的比例,并当这些元素有一种太多或太少,或在体内孤立而不与一切其他元素结合时,人就感到痛苦。”他认为使人的体液始终保持调和,或把已经紊乱的体液结合恢复到正常水平,是通向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也是医生应尽的职责。
公元2世纪被誉为神圣医生的古罗马医生盖伦,在其著作中阐述了“感情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他指出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是同一生命的不同侧面,体质不正常往往引起心理异常,心理异常亦可通过身体来调治。他还确定了许多器官的机能失调对心理功能的影响,例如:脑损伤对心理功能的损害,酒精中毒对精神健康的伤害,青春期和绝经期身体的变化对情绪体验的影响等。
11世纪,被誉为世界三大名医之一的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在他所著的《医典》中,提出了保护健康的六点内容:阳光和空气;食物和饮料;运动与安静;睡眠与兴奋;新陈代谢;情感。其中大部分属于心理保健范畴,如空气和阳光对情绪的作用,身体运动与休息的节奏,劳逸调适的关系,睡眠与兴奋的有规律的更替,情绪的自我调节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等、愉快教育的倡导者维多利诺对当时教育体制压制人的个性的弊端深恶痛绝,对于乐趣、自然、仁爱、和谐的人文主义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在教学上他力主直观、生动、有趣,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完满发展;校园环境应尽力布置得优雅、幽静,以利于学生的身心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和谐发展。
(二)中国古代对心理健康的看法(www.xing528.com)
关于心理素致病的论述,在我国古书中有不少记载,散见于《诗》、《礼》、《易》、《左传》及其他史书之中。
早在春秋之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管仲就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所论及,他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分为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多种层次。《管子》中称:“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心全于中,不遇人害”;“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他强调心神安静,节欲去凶、独乐其身等修身养性之道。他还论证了欲求与情感的相互关系:“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比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意即人的情感是以欲望的满足与否为转移的,欲望满足则生乐,欲求未满足就忧虑;情感反过来也会增加欲求的强度,当欲求不得满足时,它非但不会消失,而在情感刺激下更加旺盛,以至产生破坏行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过不少真知灼见。他注重从身心发展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心理保健的任务。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得。”他还主张教师要关心学生,公正无私,以身作则、勇于改过、乐观向上、情绪稳定、三思而行、态度庄重、宽以待人,只有这样能保证和引导学生步入心理健康之路。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力主“恬淡”、“清静”、“知足”为养心之根本。他竭力提倡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欲”,不要有过份的欲求,即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致虚极,守静笃”达到修身治性的目的,通过“见素抢朴,少私寡欲”来免除忧难。庄子更主张无情无欲,认为情欲有害于德、性,他说:“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通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在庄子看来,情欲累德伤性,必须予以涤除。
荀子重视治气、养心。所谓治气就是调理性情;所谓养心,就是讲究心理卫生。他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予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訰弃,则火召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养心术的特点在于如何针对自身的缺陷进行自我矫正和修炼,努力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消极的心态。比如:血气刚强需以心平气和去调和;深沉险诈以善良来替代;蛮横粗戾要诱导其不越正轨;敏捷、不慎要予以节制;心胸狭窄则需开胸襟;意志卑下而贪利当振作高尚的志向等等。
另外,《左传》中记载医和的话:“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意即一个人若宴寝过节,心理就会昏乱,而思虑过烦,就会产生心理异常。《吕氏春秋》中也说过:“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情,则生害矣。”《汉书》也提到过疾病的心理机制问题,如“臣闻乐大甚则阳溢,哀大甚则阴损。阴阳变则心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及,”这些论述都旨在说明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可久劳,也不可久逸,而应该劳逸更替顺应天时地利,这样才可以保持心身健康。
摘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