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羽毛球联赛自1999年创立至今一直是处境艰难,如履薄冰。尽管主办方中国羽协与中央电视台倾注大量心力,几乎每年都想出点新办法,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但获得的实际回报却总是远远低于最初的期望。直到今天,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不仅未能在国内体坛形成气候,就连羽毛球界对其的认知也亟待加强。
回顾几年来的俱乐部联赛,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年年都在变,而多数变化又是受各种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变化太多太快,联赛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又给联赛的市场推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时至今日,联赛已有两年未找到赞助商,缺乏足够资金的支持,联赛的市场化运作难以展开,许多好的设想都是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现,如何生存下去成了困扰联赛的最大问题。
对主办方而言,既然把俱乐部联赛视为羽毛球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清楚,比赛需要各方面相对的稳定;但另一方面,要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平,提高它的吸引力,又需要国家队主力的积极参与,而像羽毛球这样的优势项目,国家队的第一重任是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比赛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为此必须确保正常的系统训练。在这个大前提下,要让国手参与,联赛的时间、赛制等不得不根据国家队的训练比赛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像2002年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就是利用国际赛事相对较少的岁末年初,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集中比赛。其间,国家队对联赛给予了大力支持,绝大多数主力都归队参赛,为联赛增色不少。但从2003年4月1日起,国家队将面临多站奥运积分赛,尤其主力几乎每月都有国际赛事,此外还要保证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照此情形,2003年的俱乐部联赛肯定又要发生变化。太多变化不利于盘活联赛,而国家队的任务又是重中之重,夹在两者之间,联赛主办方确实有些左右为难。
究竟要成绩还是要市场,始终是主办方在联赛过程中最感头疼的事情。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努力协调,却仍未获得良好的解决办法。既然如此,是否该换一换思路,寻找能够激活联赛的新卖点,提早动手,有意识地加以挖掘与培育。以2002年俱乐部联赛为例,参赛俱乐部之多,选手水平之高是四年联赛中之最,而联赛的举办给地方队选手创造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次比赛中就冒出了一些不错的苗子。此外,联赛也使球员的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让一些俱乐部尝到了甜头。像这次联赛还没有结束,就有不少俱乐部找中国羽协要求签订次年的主场资格。由此可见,俱乐部联赛对全年比赛相对较少的各地方队及年轻选手还是有较强吸引力的。如果主办方在政策、比赛办法、市场运作等方面再给予一定的倾斜,在赛事的组织推广、包装宣传等方面再专业一些,相信大家参与联赛的热情会更高,联赛也会因此而逐渐好转。
据了解,中国羽协已初步设想2003年俱乐部联赛变团体赛为单项赛,全年比赛将国内传统的锦标赛、冠军赛、青年赛以及全国十运会积分赛等赛事,一并纳入联赛范畴,实行记分双轨制,运动员既代表地方队又代表俱乐部参赛。全年比赛结束后,通过累计俱乐部队员总体积分评判出全年度的俱乐部冠军。如果这个方案确定下来,对联赛而言又将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无论结果如何,羽毛球要想以更好的姿态开拓出稳定的市场,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案例分析
1.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你认为羽毛球联赛“年年都在变”的做法,是否符合动态原理的要求?从联赛的管理实际出发,应该如何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2.针对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而言,是否可以达到成绩与市场二者兼顾?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谈谈你对中国羽协2003年的初步设想的看法与建议。
思考探索
1.体育管理过程的内容有哪些?(www.xing528.com)
2.体育管理职能有哪些?如何发挥作用?
3.您对创新职能在现行体育管理中发挥作用有哪些见解?
本章参考文献
[1]李兴山.现代管理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2]三户公.日本企业管理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3]徐国华,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4]吴祖谋.法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徐家杰,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