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第2期,《中州学刊》设置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专栏,编发了田伯泰、冯文纲、王宗虞、庞守信、王全营等作者的文章。同时,分设了经济学、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栏目。1981年第3期,《中州学刊》开设了“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专题,编发了张湘霓、李茂、张培强等作者文章;开设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专题,编发了廖立、孙荪、耿恭让等作者4篇文章;设置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专题,编发了王天奖、吴雁南两位作者文章。经济学栏目编发于光远《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王积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等文章。
1982年,《中州学刊》改为双月刊。在不定期栏目设置上,增加了“理论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河南经济”等栏目。《中州学刊》第4期编发了王积业、宗寒、韩俊卿等人的文章。第6期开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专题,编发了胡镛、何竹康等作者的10篇文章,从不同侧面研究和学习党的十二大精神。
1983年,《中州学刊》第1期、第2期设置“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专题,编发龚依群、胡义成、吕鸿儒、许兴业、江流、仇启华等撰写的多篇文章。同时在法学栏目编发许崇德、何华辉《我国新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的比较研究》。1983年第2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不定期栏目。第4期编发王珏《任务·道理·特色》、张岱年《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第5期,就学习《邓小平文选》编发了两篇文章;经济学方面设置“按劳分配理论研究”专题,编发于光远《谈谈关于按劳分配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在全国第五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肖灼基《论工资改革的方向》、晓亮《论浮动工资》、巫继学《论自主劳动者的个人必要劳动的性质》等重头文章;第5期刊发高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第一〉几点商榷》。第6期开设“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专题,编发了2篇纪念性文章;经济学编发董辅礽《孙冶方关于国民经济平衡问题的理论观点》。
1984年,《中州学刊》第1期编发何竹康《应当重视对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设置“整顿党的作风”专题,编发刘国民、张振东、李钰山等作者4篇文章;经济学栏目编发周叔莲《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初探》;设置“宋史研究”专栏,编发相关文章。第1期,期刊编辑部刊登《致读者作者》指出:“本刊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在注重刊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理论文章的同时,还陆续设置下列重要栏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河南经济研究’‘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共产主义道德与伦理学’‘宋明理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评论’‘宋史研究’‘中州人物’‘学术争鸣’‘青年园地’(发表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青年的学术论文)”,同时增设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中原文化研究”“中州考古”栏目。办刊的思路更加清晰并富有特色。《中州学刊》第2期、第4期分别编发刘正威两篇文章《树立系统经营思想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坚持改革、勇于创新、振兴河南经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而作》。第4期编发马洪《立足四化建设改进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编发何竹康《加快改革步伐 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
1985年,《中州学刊》第1期编发许涤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张曙光、崔永和《试论作为社会认识论的历史辩证法》,李侃《简论中国近代文化与近代革命》等重头文章。第2期设置“经济体制改革”专题,编发李成勋、孙胜名、匡宝珠等人三篇文章。第3期编发何竹康《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宋养琰《析生产关系的共性和特性》;在“河南近现代作家作品评论”栏目,编发关爱和《蒋湘南文学略论》、马大康《论师陀的小说》等重头文章。第4期专门设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题,编发杨牧、路宝平《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及其历史意义》,王全营《抗日战争后期河南解放区的开辟》。第4期编发了蒋映光《指令性计划与计划经济》。第5期编发李学勤《商代的四风与四时》。第6期,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编发陈栋生《我国工业布局的战略对策与前瞻》等文章。同时,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编发了李书磊《跟随着历史的思考——论当代文学与当代生活美学关系的发展》,王守国《诚斋诗趣简论》。
1986年,《中州学刊》第1期开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专题,编发了项启源、方留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探讨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2期编发许涤新《再论〈资本论〉的生命力》,王珏《关于计划市场问题》。
1987年,《中州学刊》第1期编发杨析综《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策选择》。第3期编发张立文《略论朱熹道的思想》。第6期,政治方面专门编发了张湘霓、南俊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光辉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1987年学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探讨”“农村经济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先秦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河南现当代作家作品论”“近代文化史研究”“宋史研究”。
1988年,第1期编发胡梯云《坚持生产力标准 清除空想论影响》、李光远《试论不同范围的按劳分配——兼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说》、汪信砚《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历史进程》等重要文章。第4期设置“哲学方法论问题”专题,编发于光远《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方法问题——区分现存的和现实的东西》、张曙光《社会规律研究的方法论刍议》;在“宋明理学研究”专栏,编发冯友兰《“识仁”、“体认”和“为道”》、张岱年《正确评价二程洛学》。第6期设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专题,编发了3篇纪念性学术研究文章。
1989年,第2期编发了张立义《论中国传统思维及其特征》,杨国荣《论王门后学的归寂说》,孙荪、黎辉《寻找民族性与现代化的契合点》等重要文章。第3期,设置“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专题研究,编发林非、陈金川等作者的两篇既有纪念性又有探讨性的论文;同时,在其他栏目编发了夏振坤、周文夫、郭克莎等人文章。第4期继续开设“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专栏,编发胡义成、何显明、胡思庸、雀大华、丁茂远、曹增渝等人所著6篇文章。第6期,编发《中州学刊》“纪念《中州学刊》创刊10周年”纪念号,编发胡思庸《〈中州学刊〉十年献辞》、宗周《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1990年,第3期编发蒋学模《评关于全民企业私有化的几种观点》。第4期编发黄小虎《当前集约经营中的土地规模和土地制度问题》。第5期编发樊纲《总量短缺的需求决定论》,予矛《驳“腐败难免”论的三个根据》;在“中国文化专论”栏目,编发王中江《严复与中国传统》;在“先秦文学研究”栏目编发李炳海《情感与哲理默契的复合象征——〈诗经〉山、隰对举发徵》。第6期编发郭克莎《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与胡寄窗教授商榷》。(www.xing528.com)
1991年,第2期编发严实《关于社会主义自由的几个问题》;“冯友兰研究”栏目编发张岱年《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的历史意义》。第3期,编发荣开明《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1991年第4期开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专栏,编发胡梯云《社会主义在中原》,张湘霓、滕世宗《艰苦的探索·卓越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与科学社会主义》,蒋金波《坚定不移地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三篇文章。第5期专门设置“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专题,编发王天奖《辛亥革命与河南》、王建党《孙中山是社会主义的真朋挚友》两篇论文。
1992年,第1期新设了“道德问题新论”栏目,编发万俊人《功利主义与经济改革析论》等文章;新设了“文学思潮”栏目,编发相关文章。第2期,编发胡义成《论当代国际上的人权斗争》;哲学方面,编发邓晓芒《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开设“农村经济问题”栏目。第3期开设“改革开放论坛”。第4期编发厉以宁《教育的外部不经济问题的探讨》;新增“金融市场”“企业论坛”等不常设栏目。
1993年第1期,在“领导论坛”专题里,编发吴基传、王全书、王明义3篇文章;编发方生《“姓社”“姓资”与改革开放》。第2期“领导论坛”编发张世英、王才安、肖新明等人文章。第3期“领导论坛”编发郑增茂、李长铎、吉炳轩文章;“道德问题新论”栏目编发罗国杰《宋代思想家对中国伦理思想的贡献》,万俊人《传统伦理开掘与施教方法改善——论我国青少年传统伦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彭定光《论消费伦理学》;“宋明理学”栏目编发张岱年、杨国荣文章。第5期,专设“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栏目,编发杨承训等人纪念文章;经济理论方面编发张曙光《社会的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再研究》。1993年6期编发韩庆祥《能力本位论——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建设》。
1994年,第1期编发省委宣传部张文彬副部长《加强理论建设 繁荣社会科学》,经济学方向编发了杨承训、荣开明、周叔莲、郭克莎、王梦奎、黄小虎等人的文章。第2期编发马洪《〈国有企业总体改革论〉序》,该书由李长春、宋照肃担任顾问,张文彬主编。第6期开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专题,编发蒋映光、乔法容、郭军等同志的文章;“农村经济与社会”栏目,编发魏后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李小建、杜乃涛《河南与全国农村工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1995年开始不定期开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专题栏目,编发有杨承训、傅政德、李京文、刘树成、唐洲雁、南俊英等作者相关研究文章。第2期编发对龚育之同志的访谈《完整的科学的最新概括——访龚育之同志谈社会主义本质》。第3期编发夏禹龙《区域发展战略和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1996年第2期开设“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专题栏目。第4期在该栏目编发解志熙《文化批判的历史性原则——从近期的周作人研究谈起》。第6期编发厉以宁文章《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思考》。
1997年第2期,设置“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专栏,编发了何海涛、潘志刚的《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论》;编发范钦臣的《略论中原城市群》。为纪念学刊出版百期,第4期出版“庆祝香港百年回归,纪念学刊出版百期”纪念刊,编发了舒新辅的《新的起点,新的思考——纪念〈中州学刊〉出版百期》,政治学刊登了任克礼《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个问题》。1997年第6期,编发时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的《国有资本人格化——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体会》。
1998年第1期,经济学编发卢现祥《关于有效产权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栏目编发关爱和的《五四之后新文学家对桐城派的再认识》、张冠华的《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第2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栏目编发王立群的《从释词走向批评——〈文选五臣注〉研究评析》;哲学方面编发张康之的《当代乌托邦是一种艺术追求——评马尔库塞的乌托邦理论》。第3期,社会学方面编发贺雪峰文章《论现行村级组织制度创新的策略选择》。第4期,编发林炎志的《应慎重对等“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问题》。第5期设置“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专题,编发王天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张锐的《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6期,再次编发林炎志的文章《再论国有资本人格化——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体会》。
1999年,第1期“企业改革论坛”栏目,编发洪银光《企业重组的路径研究》。第2期开设“社会学研究”栏目。第3期编发林炎志文章《关于“三讲”教育的理论思考》。第4期编发林炎志的《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设置“知识经济新论”专题,编发了相关文章;社会学方面编发贺雪峰文章《转型时期国家在保持乡土秩序中的作用》。第6期,编发“庆祝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0周年暨《中州学刊》创刊20周年”纪念号专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