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下,纸质媒体依然是处于内容生产的“最前线”。尽管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触到新闻——通过手机客户端、通过平板电脑、通过可穿戴设备——这些新颖而时尚的信息接触条件,成为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越来越在信息获取的比例中占据更多的空间。今天,即使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已经开始用手机上网、看信息、发微信。所以,当今的信息环境是一个已经变化的信息环境,人们已经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更便利的获得信息,而就新闻信息而言,也是如此。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闻信息的来源与前些年相比,却不如上面的变化来得剧烈。多数情况下,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在今天只是起到了一个“二传手”的作用,很多的新闻信息依然不是来源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原创,而是依然来自于通讯社、报社、电视台等传统的新闻渠道,这些机构的最重要工作依然没有改变。“把事实变成新闻”,是新闻机构多少年以来一以贯之的一项重任。新闻教学在多少年以来,也围绕着如何把事实变成新闻的问题,提供了很多的思路和方法。因此,作为传统的新闻机构,通讯社、报社、电视台,在寻找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把这些有价值的事实变成新闻上,始终走在前列。
这些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上,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没有了“新闻”,新闻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新闻”可供传播,是新闻机构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机构的前提条件。在传统新闻机构所进行的工作环节中,由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采访,进而通过写作,把事实变成新闻稿件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记者的采访写作活动,就谈不上“采写编评”的系列业务活动;如果没有记者的采访写作活动,媒体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下锅米”,办报、办电视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记者的采访写作活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就会丧失核心动力。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就是告知受众新近的未知事实,这始终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命题。
因此,在“把事实变成新闻”的过程中,就媒体形式而言,依然是传统媒体要领先于网络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在这一专业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依然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尽管用户生成内容也在影响到互联网传播,但人们看专业的新闻依然会感到正式、可信、有说服力。以2015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事件为例,最早发出事件报道的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事故刚刚发生不久,人们了解事件很不全面。但当互联网快速跟进事件后,在新浪、搜狐、网易、凤凰、腾讯迅速出现了事件的相关专题和滚动播报。从8月14日的这些专题内容来看,无论是“最新消息”、“现场目击”、“救援实况”等不同栏目的内容,采用的视频来源多数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权威媒体,一些重要情况的报告则来自新华社的快讯。虽然其中有少数民众自拍的内容被放到重要位置,但总体来看,形成信息架构主体的依然是来自传统媒体的报道。这说明,在重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除去以个人为来源发布的信息不看,即使在互联网的正式报道中,信息来源依然对于传统媒体有较大的依赖性。
然而采集制作信息只是新闻传播机构的职能之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媒介对于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即,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而发布信息是指媒介从业者通过媒介将制作好的信息传播出去,前两个环节是新闻产品的生产环节,后一个环节是新闻产品的流通环节。[5]可以看到,作为新闻传播机构,把事实变成新闻只是完成了系列工作中的第一步,而更多的工作,则需要把这样的信息传播出去。(www.xing528.com)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是在这个环节中取胜,所以在今天的传播形势中,大幅的优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作为一个偏正式短语,可见“传播”作为这一过程核心要义的意义。在信息传播已经呈现随身性、随地性、碎片化的时代,本来就讲求“快”的新闻传播,自然会向更优于传播速度的媒介靠拢,这也就是在今天的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等随身终端,能够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原因。
既然这个时代已经到来,纸质媒体就需要面对这个时代。对于如何看待自己在新闻制作能力上的优势而在传播上的劣势时,“堵不如疏”可能才是正确的判断。那些鼓吹报纸要为自己的新闻上网设置障碍,阻拦网络从报纸那儿获取更多信息资源的办法无异于南辕北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面对当前的环境,更多可能丰富接触受众的触角。
全媒体产品正是这些触角,因而,它们是纸媒内容传播架构的补充。帮助纸媒把信息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出去,是这些产品的初衷。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已经充斥了人们信息接收环境的时代中,开发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无疑是顺势而为。
只是在经营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方法。这些产品在同同类产品,例如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开办的客户端来比,可能不一定占据优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在移动互联网上“土生土长”的新闻终端有一些什么特征,它们是如何适应受众的。例如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App,它们在向受众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能够把受众紧密联结在其周围。纸媒的全媒体产品如果能够在形式上进一步向真正的互联网产品改进,无疑将具有更好的走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