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的报网融合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西南重镇成都,也出现了一件和扫码有关的重要事件。《华西都市报》开辟了中国都市报的先河,《华西都市报》和席文举的故事,一直让热衷于中国都市报的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就从2011年开始,到后来的两三年时间,《华西都市报》的又一项创新在业界引来重要关注——那就是《华西都市报》的“魔码”。
“魔码”最初的实质就是二维码,即在报纸的相关位置上,放上一块黑白的二维码,供读者扫码,然后链接到移动互联网的相应内容。因为《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地区和在整个四川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这项新事物在上线之初,就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当时正值人们开始追捧iPhone 等智能手机不久,也是苹果的智能终端设备在中国走向大众化的初期,因此,扫码终端引起了很多粉丝的关注。不到两周的时间,已有超过3万的各种智能终端用户下载客户端,并进行用户体验。而在随后两年的发展中,《华西都市报》的魔码也是风生水起,这款由报社改良的二维码软件被好一些报社采用,而报社也开始真正用魔码来进行移动支付,“魔码”的确在一段时间内,曾经释放过“魔力”。
然而,今天看来,“魔码”的意义并不是在于推出了一款产品。因为二维码的应用在报业已然不是特别新鲜的事情,而魔码的本质,依然是二维码应用。《华西都市报》的“魔码”的“魔力”之处在于,在应用魔码后,在《华西都市报》上可以日日见到“魔码”,“魔码”成了报纸的“标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动作,使得魔码的推出,为《华西都市报》带来很多的变革。
从新闻事件来看,《华西都市报》对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采访有了更新的要求,视频拍摄等新的采访手段开始应用。[5]事实上,“全媒体”记者一直到2014年才开始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热词”,而在报纸和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探路融合的2011年,文字记者拿出摄像机还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情。然而,“魔码”的出现为记者的采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很多的魔码链接中,读者希望看到的是更加鲜活的现场,更加有表现力的现场,更加有现场感的现场——这就意味着,图片和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视频和音频才能给读者更多的满足。事实证明,在其后的两到三年时间中,拿出智能手机,拍摄新闻现场的报纸记者,已经屡见不鲜。根本的目标,就是满足纸媒多方位传播的需要。而“全媒体记者”,也成为一个报纸业界普遍在探索的课题,不少的报社还请来摄像摄影专门人员,来为文字记者讲述如何录制视频。可以看到,正是“魔码”这一技术革新,使得《华西都市报》在新闻采访的多角度运用上,走在了其他报社的前面,它为《华西都市报》带来新闻采访元素的丰富。同样的变化也反映在编辑工作中,因为有了更多的视频、音频的内容需要编辑,而且视频、音频的编辑需要与平面媒体上的文字、图片编辑相对应,所以编辑的工作多了一个在移动网络端内容的编辑工作。后来不少的媒体,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成立了类似“全媒体中心”一类的机构,用来对接记者提供的视频、音频稿件,并把这些稿件与二维码关联起来。而版面上的二维码上版,以及与文字、图片稿件的对接仍然由版面编辑负责。可以看到,在后来不少报社的处置中,为了应对新的变化,甚至成立了新的部门来处置新的工作。而在当时,尽管《华西都市报》还没有如此完备的机构设置,但同样可以想见,小小的“魔码”对业务流程变革的推动作用。也许正是有了二维码,并且二维码长期的在报纸上的得以呈现,使之成为报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就必然推动着由此而来的可能的业务流程的变化。(www.xing528.com)
更快的变革还在于魔码与移动电子商务的结合。在《京华时报》的云报纸还只是在作出设想的时候,2013年5月,魔码移动支付正式应用在版面上,扫魔码之后可以直接购物,并采用银联支付,当时的网页显示,可以用15 元钱购买一张五星级电影院的电影票,加上10 元的市内快递费,可以由快递公司送到用户手中。
“云报纸”和“魔码”是扫码与报业结合中两个很重要的例子,相信即使在很多年后,人们重新审视这一阶段的报网融合或者报业全媒体发展之路时,都会提到他们。他们是在一个特殊的阶段中出现的,这个阶段就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中国走向普及的机遇期,也是报业开始探索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衍变阶段。和最早期不一样,这个阶段中,已经开始拥有在终端、网络、内容资源上的很多必备因素,这些因素促使着种种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成为可能。在这个阶段的创新多数又具有更深层的意义,例如给传统报业带来流程变革和业务变革,给传统报业的读者带来很多的新鲜感受。因此,尽管所有的这些努力依然只是探索,但他们的付出和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