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大报官方微信的标准应该有两个,一个是粉丝数量,即订阅官方微信的用户数;另一个就是粉丝的活跃度,从一定意义上说,应该由粉丝对媒体官方微信的转发,以及转发后的评论、“点赞”的数量来衡量。
提升官方微信也应当从这两方面着手,着力提高粉丝数量、提高粉丝活跃度。从编辑的角度来看,要达到这些要求,应当注重三方面工作。
1.加强监测
媒体官方微信是一个“易得性”非常高的媒体,用户要获取非常便利。同时,它又处于一个“竞争性”非常强的平台。腾讯在微信界面中专门设置有“订阅号”,媒体官方微信都被“折叠”在“订阅号”里边,打开就可以看到订户自己所有的订阅号。因此,从看一家媒体微信过渡到看另一家媒体微信,非常便利。而订阅新的一家媒体微信,退订从前一家媒体微信,也非常简单。
媒体微信面临很直接的竞争环境。因此,要做好媒体微信,首要的工作是加强监测。编辑应当订阅所有被自己列为竞争对手的媒体微信,及时跟进新动态,分析新方法。同时也应当订阅其他不被列为竞争对手的微信,积极地分析不同的经验和做法,以期自我改进。
这种情况在不少的媒体中已经有所显现。广州日报在官方微信推出学讲粤语的栏目“鬼马粤语”后,一时间掀起微信教用户学讲本地方言的热潮,新闻晨报的“上海闲话”、钱江晚报的“杭州话托福”纷纷亮相。而同城的羊城晚报微信、南方都市报微信却没再开类似栏目。这一方面说明微信平台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借鉴和学习,有助于提高。除了同业监测,来自其他微信公众帐号也能给媒体微信以启迪,例如,钱江晚报的“睡前瞄一眼”,单从标题上,就可以找到与“读首诗再睡觉”、“儿童睡前故事”等公众微信号的异曲同工之妙。
2.精选精编
为了赢得高的二次传播率,应当重视在微信传播中两个阶段中的不同。在“大众传播”阶段,媒体微信并不了解订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链接”。而在“圈子传播”阶段,微信传播却基于微信的基本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即基于现实生活关系的“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关系,这种关系都带有互相关注的特性。[12](www.xing528.com)
“弱关系”传播中,人们会更重视高可信度的信源。而在“强关系”传播中,人们因为彼此熟悉,会更重视信息本身的质量。因此,为了在微信朋友圈中得到更多转发,媒体微信应该更强调精选精编。
北京日报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尝试这条路子。每天信息不多,但对信息的质量要求高。与此同时,进入编辑“视野”的,除了有那些全国意义的新闻,还有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态度共鸣、兴趣共鸣、情感共鸣、思想共鸣的内容,例如“电商造节”、“天命金马奖”、“我慢活我快乐”。也就是说,希望能够关注这条新闻的,是一个“最大公约数”群体,而不是一个“小圈子”。这样,才能使官方微信在“圈子传播”中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的转发和订阅。
3.凸显特色
在开办媒体微信的过程中,抢占“相位”、延伸品牌、适度营销、形成特色都非常重要;而如何保持官方微信的受众关注度?形成特色是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有一些独特的内容、形式、组合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受众,保持增长。
实质上,当前媒体官方微信,尤其是城市日报官方微信的同质化程度是比较高的。通行的弊病有两点,其一就是“三级页面”的组织方式,采用率很高。其二就是有些成为了纸质媒体“信息结构”的“压缩版”、“改良版”。对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人而言,他选择一家媒体微信作为“信息门户”足矣。而这种选择不仅与媒体微信的编辑水平,还与用户本身对纸质媒体的品牌喜好高度相关。因此,只盯着这个竞争空间,难免狭隘。
北京日报的“小”“精”之路,钱江晚报的从“读”到“玩”、设立“钱报微信矩阵”都不失为特色。而选择新闻晨报力争本地“门户”的做法,也就应当把新闻资讯做到极致,实现“赢家通吃”。当前,媒体微信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采取什么编辑策略,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竞争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