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诸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之后,纸媒的传播工作开始从简单的办好报纸杂志,演变为一个拥有“纸媒品牌”的产品体系。在过去的媒介融合研究中,非常强调采编业务在这个体系中的运行,例如“一鱼多吃”就是形容这个体系运营机制的典型代表。理想的运营状况应该是:报纸杂志的记者应该不只是为纸质媒体写稿,不只是服务于纸质媒体的采编出版工作,而是在采编的过程中,把各种有关的产品提供连带工作也做上了——要为网站提供各种各样的新闻稿件。
现在,在拥有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更多的全媒体产品之后,记者编辑的工作变得更加的具备“整合性”,从前的途径主要是报纸和网络,现在又加上了各种各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记者要向这些产品供稿。而专职编辑更是要站在这些产品的立场来考虑工作的开展:例如如何才能获得这些产品上受众的关注,怎样对记者的见报稿进行改变能够应对移动用户的口味,如何才能策划出适合移动终端传播的产品,类似这样的问题,成为编辑考虑问题的角度。
在这样的考虑视野之下,原有的报道模式也开始产生一些变化,从前的报道模式单一,主要针对单一媒体,而为了应对在更多的媒体上进行传播,新的报道方法走入人们的视野——融合新闻不仅仅成为一种“新时尚”,也成为一种“常态”。
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8]可以看到,最早的对于融合新闻的关注始自于十多年前的媒介融合状态。前面讲过,这种状态可以视为全媒体转型的一种前奏。王君超教授对于融合新闻进行了仔细的厘定,他认为融合新闻是一个包括新闻理念、操作方法和新闻产品形态的泛称,同时其用来特指一种新闻产品形态,所谓“融合新闻”,指的是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它是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9](www.xing528.com)
以这样一种标准来看报业的新闻报道发展,会发现很多不同从前的变化。例如2013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获奖作品之一,来自《纽约时报》网站的《雪崩》报道,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这是一个由报纸网站主导的报道,源自报业的操作人员,然而在运作的过程中,却积极地采用了“互联网思维”。按照常规的报道路径,在报道这则内容时,编辑应该更重视“滑雪场上死亡率高”这样一个新闻点,这也是常规的平面新闻报道思路。但是,考虑到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需要,报道把选点放在了类似滑雪场上的雪崩“大场景”的描述,通过多角度的视觉捕捉,给予受众全方位的视觉展示,从而适应多媒体和平板电脑的呈现方式。
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但并非所有融合报道都要集合文字、图片、视频、图表、交互地图、动画等所有媒介形式,回到融合报道本身的意义来看,它仅指主要基于互联网核心平台,融合多种媒介技术、以最适宜的手段进行新闻报道;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网络上的大部分新闻报道都具有融合报道的特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某一事件进行立体、全面的呈现。[10]陈昌凤教授亦认为,与其说融合报道是“技术本位”,不如说这是一种“新闻本位”和“受众本位”的新闻生产意识,为的都是受众能够更好的理解新闻信息。
可以看到,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上进行的融合新闻报道,要更具有适应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要求编辑在工作中具有和以往的平面编辑不一样的视野和功夫。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在一些大制作的产生,如《纽约时报》的《雪崩》报道、《华盛顿邮报》的《美国绝密》报道,再如“新华通”平台的《三北造林记》报道、《人民日报》的《“两会”e 客厅》报道,对这些大制作的经典案例,在报道组织、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适应不同终端上都具有独特点。另一方面,在编辑部工作中的“日常新闻”中也呈现这样的变化,如编辑部制作的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和报纸分别发布的数据新闻,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看到的视频新闻,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些新闻的制作、内容、发布,也与其它常规新闻报道有不同之处。这些都成为报道变革的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