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西接陕、甘、宁、蒙,东连京、津、晋、冀,曾经吸引了近大半个中国的商人,尤其是近在咫尺、富甲天下的晋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绝不是浪得虚名。
地点:
山西省临县城南
资深背包客推荐:
曾经的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
主要看点:
长街、黑龙庙、寨子山村、西湾村、李家山村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艄公嗬呦把船来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哎,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艄公嗬呦把船来搬。”
这是儿时就已熟悉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虽然后来曾多次到过黄河,但黄河到底有多少道弯,我还是无从知晓。只知道它从青藏高原奔流而来,一路蜿蜒曲折,在拐过一个大大的“几”字形之后,继续东流,最后注入渤海,走完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漫长历程。
大同碛(qì,意为沙石积成的浅滩),原本只是九曲黄河中极为寻常的一湾,然而由于湫河在汛期带来大量泥沙巨石,堆积在两河交汇的麒麟滩上,令黄河宽度骤然由500多米收缩至80多米,且落差高达十几米,平缓的河水瞬间激起了巨浪。再身经百战的船工,到此也束手无策,只能抛锚登岸,改走陆路。无形中竟催生出黄河航运中最大的一个装卸码头,并一跃成为北方著名商贸重镇,它的名字叫作碛口。
碛口日落
想不到这古镇上的五里长街,竟也如毗邻的黄河一般九曲十八弯。石头砌就的街道上,尽是凹凸不平的印痕,想当年必然是货物川流不息。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虽然古貌依旧,却大都关门闭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商贾往来不断,算盘甚至敲打到半夜都不停歇。也难怪,此地西接陕、甘、宁、蒙,东连京、津、晋、冀,曾经吸引了近大半个中国的商人,尤其是近在咫尺、富甲天下的晋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绝不是浪得虚名。
古镇南端的卧虎山上,矗立着一座黑龙庙,从这里可以遥望大同碛、俯瞰碛口镇,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庙虽不大,却也是小巧玲珑、别具风格。尤其是门庭上的两层歇山顶门楼,倒座又建戏台,前后连为一体,甚为壮观,雕刻彩绘也都相当考究。在这远离都市的黄土高坡,能见到如此精巧的古建筑,已经是个意外的收获。
有盛则有衰,经历过200多年繁荣的碛口古镇,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由于黄河水患的侵害、战争年代的摧残,更重要的是铁路运输的兴起,终究被时代丢在了一边,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曾经生意兴隆的店铺,早已关门歇业,只留下尘封的窗格。昔日富商居住的豪门大院,也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夜晚的碛口,更为宁静,“一街灯火、昼夜辉煌”的景象,只留在了历史记载之中。找家窑洞旅馆住下,枕着黄河的涛声入睡,此行也算是圆满了。
遥想当年,转战于陕北的工农红军,东渡黄河之后,也曾途经碛口。毛主席当年的居所,就在古镇之东1公里处的寨子山村。而与寨子山类似的古村,碛口周围还有好几座,无不是因碛口而兴、因碛口而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湾村和李家山村。(www.xing528.com)
西湾村距碛口古镇仅1公里,村内小巷纵横交错,把40多处院落相互贯通,连为一体。这处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300余年逐渐修建而成,规模宏大、雕刻精巧。某些院落,如今已人去楼空,敞开大门供游客参观;更多的宅子,仍居住着寻常百姓,不时生出缕缕炊烟,只是今日的主人家,早已跟船运毫无瓜葛了。
西湾古村
位于另一个方向的李家山村,距离碛口大约3公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豪宅大院,多是一排排规整的窑洞,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原以为在陕北才可一见的景致,没想到在这里却更具黄土高原特色。难怪当年画家吴冠中到此采风,竟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叹不已,并视为一生中的三大发现之一。我踏前人脚步而来,却也同样感到无比震撼,惊喜之情,怕也不亚于吴老先生吧……
作者手记
1.镇上没有豪华宾馆,但中低档旅馆较多,食宿都十分方便。西市尽头的黄河宾馆是镇上规模较大的一家,有土炕和普通床位。西湾和李家山均可宿于村民家中,住在窑洞里更能体验黄土高原的风情。
2.每年九月中旬旅游启动仪式及红枣节期间,有临县伞头秧歌、社戏、道情等多项民间文艺表演及纤夫拉纤等民俗表演。
3.碛口有木制机动船和快艇,可载客游览黄河、漂流大同碛或前往陕西。
到达
太原客运西站每天中午12:30有一班直达碛口的大巴,次日5:30由碛口返回,全程约6小时。也可先乘汽车到吕梁市西客站(每半小时一班),再换乘中巴,约需1小时。
门票
无
周边景点
吴堡古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