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中孤零零的“子孙永享”牌坊,历代土司的109座墓葬,无从考证的石马墓碑,它们只是在锄头、木柴、桌碗、腊肉、泥浆、婴啼、古道的凝视中渐老了。
地点: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
资深背包客推荐:
曾经“城外三千户,城内八百家”,它是彭氏土司历经600年沧桑的都城。
主要看点:
老宅、祖师殿
溪州竹枝词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这首优美的竹枝词,盛赞的是永顺老司城曾经的繁华风光。这是我在到达老司城之前,在书本上看的全部概念。从永顺挤上一辆人货混装的小车,夹在中间度过了动弹不得的一小时。在车上的狭小空间中,一位颇像村干部模样的老人,对我怎么在春节前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来这里,到寨子里来具体做些什么做了反复的盘问。
下车后在码头前上桥过灵溪河,经过一段鹅卵石的滩涂就到了,老司城看上去与其他乡间村寨没太大差异,破旧得有些凄怆。始建于宋代的老城,如今年华已逝,萧条落寞地被人淡忘在了湘西一隅。鹅卵石铺就的街巷背影是清冷的,像是骨质疏松的老人,关节僵硬又脆弱地瘫在灵溪河的旧事中。而这依着地势而建的城内右街、左街、上街、下街、正街、河街、渔渡街等八条主街道,与另外九条巷子造就了古城昔日的气势与辉煌。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地宫、御街和城墙、城门、烽火台、摆手堂、演兵场、土王祠,这些遗迹也基本消失,沉入旧梦之中。当我正对这异常的凄清生疑时,刚才一同下车走在前面的那位老人,猛地回过头来又问我要去什么地方,我说随便走走,对于每日进村的陌生人的逐一排查仿佛是他分内的职责。
老司城民居
我忽略那些疑惑的眼神,接着向前走。一块门板上写着的一首赞美猛洞河风光的无名词和两旁老宅上挂着的红灯笼,才让我闻到了些许人间的烟火。恍惚听到前面那栋老宅门板后有很多人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声音,凑近才看到原来是老宅中办喜事,竟被我在这个冬日遇到了。穿着艳丽衣服的姑娘忙进忙出,门口垛着高高的喜气棉被,孩子们嘴里塞着糖在不远处放鞭炮,前来贺喜的老人、邻居吃着猪肉和粑粑,年轻人把接过来的香烟别在耳朵上。我没有看到嫁进来的新媳妇到底是什么模样,但我想这样的村子,是不会让人像沈从文笔下的三三和母亲一样,甘愿留在乡村的碾坊里的。老司城中孤零零的“子孙永享”牌坊,历代土司的109座墓葬,无从考证的石马墓碑,它们只是在锄头、木柴、桌碗、腊肉、泥浆、婴啼、古道的凝视中渐老了。(www.xing528.com)
走过一座新修葺的廊桥,鸟鸣伴着花香,一直沿松柏小路走了约2公里,苍翠的山林间隐隐约约现出了旧梦中的祖师殿。祖师殿是依山修建的,正殿、皇经台、玉皇阁依次重叠向上,守殿老人给我的一份资料上面写着:“整组建筑前临‘碧水灵溪’,后靠‘罗汉晒肚’,右依‘金帽插花’,左托‘苍松乔木’。”我想象这里曾经应该是土家最肃穆庄严的地方吧,如今寥落在荒草丛中不为人知,对传承历史的古迹如何保护、开发与继承,我想是需要被认真思考的。在我这个并不太懂建筑美学的人看来,大殿梁柱间的榫卯结构紧密相接,檐上石兽以及浮雕栩栩如生,像是要对我这个前来探访它的人倾诉些什么,它似乎是开口了,但不知是它话语含混,还是因我在渐昏的时光中恍惚而没有听清。
老司城风光
作者手记
1.在老司城的村委会等候回程车,那附近有些餐馆,味道一般,建议回永顺县城吃饭,味美价廉。
2.老司城最为当地人赞颂的一段历史是在明嘉靖年间,永顺18岁的土司彭翼南奉命抗倭,率5000士兵奔赴江浙一带,歼敌1900余人,被誉为“自有倭患来,此第一功”。朝廷为嘉奖此功在城内立下“子孙永享”的牌坊并保存至今。
到达
从吉首汽车北站坐车前往永顺县。出永顺车站后,步行约700米到达,换乘去往老司城人货两用车的车站(有写着老司城的站牌),车程1小时。
门票
无
周边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