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追求开放式交往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较多的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模式转换,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家门,走进公共场合,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往的范围扩大。过去的交往,对象多限于亲戚、邻居、成长伙伴、同宿舍或同班同学,现在的交往对象早已超越了家庭、宿舍、班级、学校,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范围不断扩展。例如,大学生交往的对象不仅包括大学同学,也包括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其他人。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不只局限于同班同学,已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是同校可接触的所有同学。不仅是同性之间的交往,异性交往也很平常。
(2)交往的频率提高。过去的交往通常是偶尔的相聚、互访。现在的交往,已发展为经常性的聊天、社团活动、举行聚会、体育活动、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
(3)交往的方式多样。过去的交往通常是同学之间的互访、写信。现在大学生的交往已普遍使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交往手段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距离更远,交往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世界范围。
2.追求人际交往的独立性和选择性
(1)从交往的特征看,过去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在师长的指导下,在高年级同学的协助下进行。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交往的对象、范围都有了选择,交往的自由度增大。此外,大学生交往心理由情绪型向理智型转化。过去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受情绪不稳定的影响,表现为情绪型的特征;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以及心智的成熟,大学生不但学会了调节情绪,而且交往活动不再被情绪左右,在交往中能理智地择友。
(2)从交往对象看,通常以寝室同学的人际交往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的人际交往占主导。大学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然在校园内,中心是寝室。(www.xing528.com)
(3)交往的内容基本上围绕共同的话题,如学习、考试、娱乐、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而展开。此外,大学生对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强烈。由于处在青年中期,性生理的成熟,大学生活又提供了同异性同学交往的许多机会,使不少大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兴趣。
尽管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并渗入他们的生活中,但也有不少学生表示:“网上交流再怎么也没有面对面交流那样让人感觉亲切和真实。”
3.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社交目的上也趋于“理性化”,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交流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的动机已变得复杂。过去交往多是为了交流情感、寻找友谊、寻觅爱情,交往的目的相对单一,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多样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交往涉及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娱乐等方面。可以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4.从注重纵向交往转向扩大横向交往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从交往的方向看,从注重纵向交往转向扩大横向交往,从以往同班同学之间的交往扩大到同系、外系、外校的同学交往。
另外,从交往效果看,大学生对自己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环境评价不高,他们虽然从心理上积极主动地去与他人交往,并且很注意学习社交知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自己的预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