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是指在高校里,与主流学生相比部分学生因自身某种特点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大学生中的边缘化群体往往是有自卑心理的或者经济贫困的学生,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远离集体,很难融入群体之中。
(1)因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过于物质化,有的因家庭条件优越,成为“炫富一族”;有的功利思想严重,热衷于拉关系、攒人脉,一些校园组织甚至沦为名利场;有的学生满足于“混文凭”,无所事事,沉迷游戏。
(2)生活习惯的差异和环境适应造成的交往障碍有时也会造成学生的边缘感。有的同学从气候比较湿润的南方地区来到气候相对干燥的北方,可能会发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肠胃功能失调、皮肤过敏等情况。另外,由于各种历史的、文化的、伦理的原因,形成了各种风俗民情和方言,有的同学讲话乡土音较浓重,在沟通中遇到困难,造成边缘感。
(3)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他们一般来自边远山区、农村或经济来源较少的家庭,贫富差距也影响莘莘学子,使得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们都怀有一种强烈的落差感。贫困生由于长期游离于学生组织之外,成为边缘化群体。
2.克服边缘感要主动适应环境
只有积极行动,才能了解自己的潜能究竟有多大。
(1)要基于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评价。认识自我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边缘化”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症结所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实现中有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因而,全面、深刻地自我认知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边缘化”学生克服“边缘感”的有效途径。
(2)彼此尊重是边缘化的溶解剂。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尊重、相互适应的过程。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3)激活学生自身的精神动力。帮助贫困生群体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激活其自身的精神动力,使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保障机构,形成健全的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奖、贷、助、免、补”等有效机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www.xing528.com)
以上各种不适应可能正在困扰着大学生年轻而向上的心,使他们在人生的新阶段感受到困惑和迷茫。但是不要担心,这种困惑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的过程。感受越深刻,成长就越多。如同蝴蝶破茧而出一样,只要耐心地感受自我的成长,积极地推动自我成长,就会更快地冲破蛹的黑暗,变成美丽的蝴蝶,开始在大学中自由而多彩地生活。
大山里走出的大学生
【案例】
李某是商学院大一新生,他来自西北偏远山区,家庭贫困并且自幼多病,因为刻苦努力考上了某民办高校商学院本科实验班。本来他应该充满希望地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却逐渐悲观失望起来。
原来,他与周围来自城市的同学相比,在许多方面相差悬殊。例如:城市的同学英语基础较好,而他在家乡没有条件接受英语的听说训练,口语和听力很差,学得十分吃力;城市的同学善于交际,而他的交际方式单一,很少与别人交往,因而感到孤独;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打球、唱歌、跳舞、电脑等学起来都很快,而他接受这些就要慢得多;此外,在经济和生活上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于是,李某认为自己永远无法与别人相比,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获得成功。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他来说成了沉重的负担和令人窒息的压力,李某逐渐失去了以往的自信。
【分析】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作为“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其实自身有着足够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李某的发展前途光明,将来应该有所作为,但由于自信的丧失,生活中赖以支撑的基础塌陷了,本来应当朝气蓬勃的人生却陷入一片昏暗之中。
事实上,在农村长大的李某,有着许多城里长大的学生不具备的优点:学习刻苦、做事勤快、独立性较强。李某如果不断发挥自己的这些优点,相信不用太长的时间,他的各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而现在李某用自身个别的、暂时的、非致命的缺点轻率地、全面地否定了自己。如果不能尽早从这种自卑中走出来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