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心理怎样才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是相当困难的。根据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八个。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能通过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且总体水平会高于同龄人。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效能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都能协调地参与,并能积极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2.接纳他人,适应环境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及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东西,不要有悖于常理。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个体应与客观环境保持良好互动,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方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这里所讲的适应,不是一味地被动迎合,而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逃避现实,努力提高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并对自己采取客观现实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实际,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自尊、自强、自立、自律,正视现实,积极进取。了解自己的长处,才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才会少犯错误。既不狂妄自大,又不自暴自弃。
4.具有健全的人格(www.xing528.com)
健全的人格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准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其行为表现出一贯性或统一性;反之,心理不健康的人其人格缺乏统一性,行为表现不连贯,变化无常,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5.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行为表现是与人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相对应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对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其认知、情感、言行、举止应与其所处的年龄段相符合。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的。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交往动机端正,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具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
7.行为与社会角色相一致
社会角色,通俗地讲就是“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充当着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如果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说明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8.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情绪健康包括: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分,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