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听后说法拓展与展示法

先听后说法拓展与展示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先听后说法和展示法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和说是缺一不可的教学手段,先听后说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教学步骤。听是前提,说是结果,越过听的阶段只训练说并不能真正提高口语水平。这是因为学生听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积累词汇、模仿语气、掌握句式的过程,只有储备了足够多的词汇,掌握了正确的构词方式,才能自然而然地顺利输出成口语。

先听后说法拓展与展示法

(一)先听后说法和展示法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和说是缺一不可的教学手段,先听后说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教学步骤。听是前提,说是结果,越过听的阶段只训练说并不能真正提高口语水平。这是因为学生听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积累词汇、模仿语气、掌握句式的过程,只有储备了足够多的词汇,掌握了正确的构词方式,才能自然而然地顺利输出成口语。所以,“听”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个基础性的手段,因此,教师要按照先听后说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展示法的操作和实施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展示的方式和展示的原则。就展示的方式而言,若按对材料的使用不同,展示可分演绎展示和归纳展示;若按展示主体的不同,展示可分为教师展示和学生展示;若按展示所用的材料不同,则可分为多媒体辅助展示和无辅助展示。展示的方式很多,而要想保证展示的效果,则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简易原则;②经济原则;③效果原则。

(二)交际教学法

英语口语能力教学中常用的交际活动有以下两种:

1.创设学习情景

由于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因此学习的场景应是生动的、具体的。因此,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情景,将抽象的语言教学转变为情境化、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开口。实践证明,课堂中真实的语言情境不仅能提升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还能加快学生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借助表情、动作、实物、声调、情感描述等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然后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材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发表观点、讲述事件等,进而使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地学习。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创设情境法有配音和角色表演两种。

配音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还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正确控制语音语调,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将视频材料中原来的声音消除,让学生根据画面场景自由发挥想象进行配音;也可让学生先听一遍原声对白,并讲解语言中的难点,然后播放两遍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尽量背诵相关的台词,让学生对画面场景进行配音。

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口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角色表演,而对这种口语训练方式,学生通常比较愿意参与,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学生通过角色表演,虚拟一个语言情景,共同完成一个情节的推进,在此过程中利用有趣的交流提高口语对话水平。角色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语境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境遇,这是很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机会。学生不用再被动地、机械式地用背、看、记的方法重复课本中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剧情编排、表演彩排,教师都不用过多干预,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角色表演的主题可以是名著中的片段,可以是课本中的故事,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编剧。演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表演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从教师的角度对学生的表演技巧、口语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2.呈现活动及解决问题(www.xing528.com)

交际教学法中,呈现活动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呈现活动要求教师传递出一个清晰明了的情景,学生在此情景下能够自然而然地输出语言、进行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语言项目呈现的方式要随时间、地点、情景、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语言输出。呈现活动通常使用看图呈现的形式,教师利用图片、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交际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要求学生针对呈现的情景展开叙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口语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身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共同想办法进行解决,这就是一个通过交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交流的时间地点可以是灵活多变的,教室、操场、办公室、礼堂等都可以作为交流的地点,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了有效引导,就能使他们主动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愿意成为一名知识探究者。

(三)互动教学法

口语“教”和“学”的效果之所以不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学生不愿意表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害怕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出错;②学生的词汇量贫乏,这是造成学生害怕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想使学生克服口语交流中的畏难情绪,就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就是要实施互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掌握灵活使用词汇的方法。

互动教学法以其显著的特点在口语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些特点包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善“哑巴英语”的被动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以自我为中心;能够使课堂时间更高效地被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水平。

教师要想在口语教学中利用好互动教学的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对三个阶段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认真详细的备课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中与学生相关的会话资料,包括一些口语练习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都应该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其有时间进行预习和准备;开始讲课前,教师可以先将本节课所要涉及的会话情景做一简要介绍,鼓励学生针对这种情景思考可以使用的词汇和短语,避免实际教学中学生因词汇量少、表达素材缺乏、课程目标不明确而失去口语交流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将可能用到的词汇和短语呈现在黑板上或者PPT上,通过简单的互动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此了解学生的课外练习情况,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反复的巩固、使用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后,课堂教学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特定的话题或情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口语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布置的话题或情景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