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建立起来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和直接法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口语的第一性,强调口头能力的培养。但它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认为语言是不同的,母语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干扰,可以使用CA(contrastive analysis)对比分析母语和英语各个层面的异同,预测学习英语时碰到的困难:困难来源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可以说是听说法特点的一种表述。
(一)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
听说法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用以表意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音素、词素、单词、结构和句型。因此,听说法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是以结构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在语言学习理论方面,听说法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依据的。按照行为主义言语行为的学习模式,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刺激—反应—强化这一过程。学生会对教师的语言(刺激)做出反应。教师应尽量强化正确的反应,使它们重复出现。由于语言学习被视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会要求学生重复某些语言结构以加快习惯的养成。因此,句型操练在听说法中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教师的教学目的
使用听说法的教师希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一套习惯(language is a set of habits),学习英语就要养成一套新的习惯。而要这样做,就需要超量地学习(over learn)语言,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操练,熟练掌握各种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结构),在运用各种语言结构进行交际时能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或称为自动化的程度)。为能自动化地使用英语,学生们必须克服母语的旧习惯对英语新习惯的干扰。
(三)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
由于听说法重视口语教学,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均由对话开始,因此教授对话是听说法课堂的主要活动。听说法课堂的教学活动和特点可以总结为四步:①教授对话,听说领先;②跟读模仿,句句复述;③强化操练,掌握句型;④巩固口头,读写跟上。
为把对话教得生动活泼,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例如,在一个听说法的课堂中,教师正在教授真空吸尘器推销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为了表演得生动逼真,男教师一会儿把一个蝴蝶结放在头上扮演女顾客,一会儿又把蝴蝶结放在脖子前面扮演男推销员。
一般来说,教师会分两次对对话进行表演,以使学生听懂对话的内容,然后教师会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地模仿跟读。如果遇到比较长的句子,教师会用逆向组句法(a backward building-up drill)来训练学生对难句的掌握。
多次的模仿和跟读后,教师、学生之间会表演对话。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由教师扮演对话的一方,全体学生扮演对话的另一方,也可以由一半学生扮演对话的一方,另一半学生扮演对话的另一方。无论跟读或对话,其目的都是使学生能背诵对话。
接着,教师会抽出对话中的一些句型进行句型操练。句型操练可以说是听说法中一个很有特色的训练项目。它可以是替换词型(a single-slot substitution),也可以是句型转换型(transformation)。做替换词型的操练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个句子:“I'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张银行的图像,接着说“I'm going to the bank.”接着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像:药店、公园、餐馆,训练学生说出“I'm going to the drug store/park/restaurant...”。对于句型转换型的操练则更加灵活了,教师可以说出肯定句,训练学生说出否定句或疑问句;教师还可以说出两个句子,训练学生把它们合成一个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教师也可以说出一个句子和提供一个情景,训练学生说出一个某种句型的句子(如倒装句、虚拟语气的句子、感叹句等)。句型操练是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句型、句子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它会是一种效果很好的训练项目。
不管是模仿跟读还是句型操练阶段,教师对读得好、做得对的学生都会予以鼓励,教师会说“good”或“very good”,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通常来说,听说训练完成后,教师可以布置阅读和书写的练习,以提高听、说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听、说训练完成后,教师才会让学生拿到或看到所学对话的书面形式,这大概就是很多人把听说法的具体操作总结成“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因。(www.xing528.com)
(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创立听说法的学者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良好的听说训练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听说法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听和说的训练方面。教师很注意学生的发音和语调,不少教师还使用语言实验室加强听的训练,特别训练学生对不同音位(phoneme)的词对和句子的区分,教师还会使用语言实验室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五)教学材料的设计
听说法教材的编写有两个较明显的特点:①按结构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来编写;②考虑学习者的母语和文化背景,根据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的特点来编写。
在结构大纲里,对语言不同的层面(语音、语法、词汇)都有较详细的描述,各种结构都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好,以供编写教材使用。因此,在听说法的教材里,可以看到有语音的训练项目(发好某一个音的要领、发音的示意图等)、语法结构的训练项目和词汇的训练项目。但最中心、最重要的项目应该算是句型的训练,这是因为支持听说法的学者认为,语言首先是言语,而言语应通过结构去学习。
语言是一套习惯,而语言又各有所异,因此,在学习英语时必须克服母语习惯的影响,养成英语的新习惯。要找出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使用对比分析方法,比较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各个系统(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的异同,从而找出某一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碰到的问题。因此,在编写教材时,编者会做两种语言系统的比较,比较母语和英语在各个层面的异同,并按照学习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母语等编写出不同的教材。
(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听说法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习英语的楷模,还是课堂活动的指挥官。学生是模仿者,他们时时在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会尽自己的努力争取模仿得更像。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对话教学还是句型操练都是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的。教师控制操练的速度,熟练掌握操练的程度,不仅可以鼓励学得好的学生,还可以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听说法是一个教师起支配作用的方法。
(七)母语的作用
在听说法中,母语的习惯被视为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养成英语新习惯的干扰,因此母语不在听说法课堂中使用,英语是教学的主要语言。为了找出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trouble spots),教师可以将母语和英语两个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母语和英语的不同点将构成学习上的难点。
(八)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
听说法认为,学习英语是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习惯,而习惯的形成主要靠正确的模仿和练习。因此,从学习英语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理解正确、模仿准确、表达无误。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