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 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为签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内容丰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写照。
2.《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史书,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该书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 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且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古代史书的编纂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春秋及以前阶段之思想史、经济史、社会史以及其他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是此前或相同时期的任何其他一部史书所难以企及的。它对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大事的可靠记载,填补了空白,有助于后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左传》更显弥足珍贵。
3.孔子(前551—前479 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境内),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于战国初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该书首创“语录体”,并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2016 年8 月30 日,据专家考证,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确系失传约一千八百年的《齐论语》。这在整个学术界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4.《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周易》内容非常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5.孟子(约前372 —前289 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发扬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他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而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门下,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与学生合著的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为儒家经典著作,自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作家传户诵的书。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其中,《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6.《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所作。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孝经》全书共分十八章,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认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还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
7.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弟子,亦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同时代,为《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子博学多才,学道早通,早年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拜其为师,最终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文子常游于海泽吴越等地,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后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文子后隐居,不知所终。
8.《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为孔子门人所撰,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可以称得上是“儒学第一书”。
9.《孔子集语》是关于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文字汇编,传世有两种:一是宋朝薛据辑的两卷本,二是清朝孙星衍辑的十七卷本。薛氏辑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孙氏辑本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孙星衍,作为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和学者,他对薛氏辑本很不满意,于是在晚年引疾归田后,从《易十翼》《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以外的八十三种典籍中,采辑了八百一十三条孔子言行记录,分十四篇十七卷,前十篇反映孔子的基本思想,后四篇多属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寓言故事,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0.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五百年。《晏子春秋》共有内、外八篇,共二百一十五章,主要是记载春秋时期(前770—前476 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获得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声誉。
11.荀子(约前313 —前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12.《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经典散文论著,相传为子思所作。该作原为《礼记》第三十一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一书中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对古代思想、教育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3.《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本书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以及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等。《礼记》章法严谨、文辞婉转,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渐提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14.《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由西汉末礼学家戴德(公元前1 世纪)而得名。原有八十五篇,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15.尸佼,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人,另一说法是山东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尸佼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尸佼在其著作《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他还对“学积有生”“从道必吉”“重民”的观点做过重要论述,对社会改革、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然而至今全书已亡,难窥其原貌思想。
16.曾子(前505 —前435 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主张“修齐治平的”政治观,以及“内省、慎独”的修养观。曾子参与编制《论语》,并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17.《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的一部名著。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本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18.《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及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同时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9.《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品,为“二十四史”之一。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由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 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 年)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20.《魏志》即《三国志·魏书》,指曹魏历史部分,共三十卷。《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至北宋咸平年间三书才合为一书。
21.《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著作,也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该书因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
22.扬雄(前53 —公元18 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是我国西汉末年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著有“四赋”,包括《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和《长扬赋》。他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他崇拜孔子,肯定孔子的儒家经典学说是最主要的经典著作。
23.王符(约85—163 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时期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其所著之书名为《潜夫论》。王符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至今读其作仍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24.唐太宗李世民(598 —649 年),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丽,设立安西四镇,使得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25.《说苑》,又名《新苑》,是刘向编著的古代杂史小说集。该书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
26.徐干(171—217 年),字伟长,魏晋时期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中论》为其主要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传本《中论》一书分上下二卷,共计二十篇,从《治学》至《爵禄》十篇为上卷,《考伪》至《民数》十篇为下卷。
27.张载(1020—1077 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
28.董仲舒(前179—前104 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人,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 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并且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此后均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29.《新序》,西汉刘向撰,共有《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均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是历史故事类编,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该书体现了刘向德治仁政思想、贤人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从善纳谏思想诸方面。
30.刘向(前77 —前6 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为刘邦异母之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经学家。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所撰的《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31.《新语》是西汉时期陆贾编撰的著名政论散文集,全书共计十二篇。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立了一个基本模式。陆贾在该书中论述了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刘邦极力称赞,号其书为“新语”。
32.陆贾(约前240 —前170 年),汉初楚国人,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陆贾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刘邦和文帝时,曾两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臣服汉朝,对安定汉初局势做出极大的贡献。吕后时,说和陈平、周勃同力诛吕。陆贾著有《新语》等书,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主张,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33.贾谊(前200—前168 年),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34.《新书》又称《贾子》,是贾谊的政论文集,《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列入儒家之作,今存十卷五十八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目无文,实为五十六篇。《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35.仲长统(179—220 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著《昌言》一书,凡三十四篇,共十余万言。书中认为“天”即自然,它没有意志和目的,“天”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要顺“天时”,如适时播种、辛勤管理、及时收获,就能有好收成。
36.《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共二百九十四卷,历时十九年完成。该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37.司马光(1019—1086 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曾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在政治上对西夏、辽国采取割地忍让政策,并上呈《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一文。宋仁宗时中进士,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38.《抱朴子》是道教经典著作,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约成书于晋成帝咸和年间(4 世纪),内、外篇共有八卷,其中内篇共二十篇,主要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共五十篇,主要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该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它又继承了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39.杜恕,字务伯,雍州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望门,累世儒学,著《体论》八篇、《笃论》四卷。八篇者,一曰《君》,二曰《臣》,三曰《言》,四曰《行》,五曰《政》,六曰《法》,七曰《听察》,八曰《用兵》。
40.傅玄(217—278 年),字休奕,北地池阳(今陕西耀州区)人,为西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据《晋书·傅玄传》记载:“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各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一百四十首,数十万言。”《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此书为一百四十卷,入儒家类。
41.晏殊(991—1055 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宰相,1055 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才高学富,见明决,深知治国本末,尤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晏殊《解厄学》共分藏锋、隐智、戒欲、省身、求实、慎言、节情、向善八卷,深刻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是一部古代历史上唯一系统论述和解析“人性弱点”的专著。
42.周敦颐(1017 —1073 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他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终老于庐山濂溪,因而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等。
43.程颐(1033—1107 年),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为程颢之胞弟,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与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
44.王安石(1021—1086 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他采用“五行说”来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此外,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更是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安石在文学中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5.《后汉书》是由我国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 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事。(www.xing528.com)
46.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治《公羊春秋》,并著有《盐铁论》一书,全书共十卷六十篇,各立标题,内容互相连贯。《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盐铁问题的专著,结构严整、体制统一。它以对话的形式客观记录了桑弘羊及其僚属与“贤良”“文学”的互相诘难,不但显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且在唇枪舌战中展示了双方的阶级立场。
47.诸葛亮(181—234 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文章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于建兴十二年(234 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8.袁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魏国郎中令袁涣第四子,有隽才,为人正直,甘于淡泊,以儒学知名,尝注《服经》。晋武帝泰始(265 —274 年)中,官至给事中。著有《仪礼丧服经》注一卷,《袁子正论》十九卷,《正书》二十五卷,《集》二卷。
49.欧阳修(1007—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现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50.韩愈(768—824 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写作理论,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51.林慎思(844—880 年),字虔中,号伸蒙子,世居长乐县崇贤乡钦平里鸿山(今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村)。唐咸通间,兄弟五人先后俱中进士,为福建历史上第一家兄弟五进士,时称“五子登科”“五桂联芳”。《诸子百家大辞典》载:林慎思的思想博采儒、道、法诸家,而独成一家之言。他的政治观宗儒家,历史进化论承袭法家,自然观与荀子相通,又从道家吸取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传世儒学著作有《伸蒙子》三卷、《续孟子》二卷,为宋代理学崛起的先声。
52.王通(584—617 年),字仲淹,道号文中子,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于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隋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王通用九年的时间著成《续六经》(亦称《王氏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等,共八十卷。
53.《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讨论的治国理政问题及其争议、劝谏、奏议等内容,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强调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任人唯贤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54.《二程遗书》又称为《河南程氏遗书》,共二十五卷,附录一卷。该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记载“二程”平时的言行,其中言论居多。
55.程颢(1032 —1085 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至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亦是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二程”的言论和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包括《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二程”的学说后来由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56.宋濂(1310—1381 年),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明太祖朱元璋誉其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共七十五卷。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
57.方孝孺(1357—1402 年),浙江宁海人,号逊志,并以此名其书斋。“逊志”取自《尚书·说命下》中“惟(唯)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一句,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是明朝的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他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之后,其门生王徐偷偷地将他的作品保存下来,并编为《侯城集》。明代宣德(1426 — 1435 年)以后逐渐传布,定名《逊志斋集》,凡二十四卷。
58.龚自珍(1792—1841 年),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要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三百余篇,诗词近八百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三百五十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59.《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而成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五卷,其中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该书前后修史历经十七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 年)完成。该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60.张说(667—730 年),字道济,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张说擅长文学,并颇有武略,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故史家称赞他“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61.《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有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 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62.《申鉴》是中国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148 —209年)的政治、哲学论著。荀悦是东汉末年政论家、史学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他志在匡辅献帝,但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五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五篇。同时他依《左传》体裁写成《汉纪》三十卷。
63.《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 年),现已失传,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五百四十个部首,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共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6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原书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上的基础上,结合了阴阳、墨法及儒家思想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至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65.真德秀(1178—1235 年),字实夫,号西山,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真德秀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真德秀为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创“西山真氏学派”,著有《真文忠公集》。
66.陆贽(754—805 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陆贽工诗文,尤长于制诰政论。权德舆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全唐诗》存其诗,并有《陆宣公翰苑集》及《陆氏集验方》传世。《陆贽集》收录了他任翰林大学士及宰相期间所拟制诂、奏议、奏草、共二十二卷,另附补遗一卷,附录三卷,是了解中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资料。
67.苏绰(497—546 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是西魏少数民族政权革易时政、推行汉化,并根据《周礼》建制立官的枢要之臣,是一位对北朝后期的思想、政治、文化颇有影响的人物。苏绰著作目前保留下来的仅有《奏行六条诏书》及《大诰》,载于《周书》和《北史》本传中。
68.《周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 — 581 年)的纪传体史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编。令狐德棻(583—666 年),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唐初政治家,史学家。其在史上颇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最大贡献为编修《周书》。
69.《皮子文薮》十卷,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于懿宗咸通七年(866 年)自编的一部诗文集,“自序”称文稿“繁如薮泽”,故名。该书一至九卷是散文,第十卷是诗歌。皮日休(约834 —883 年),字逸少,后改字袭奚,自号鹿门子、闲气布衣,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他不但是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也是一位在儒家教育尤其是经学教育思想方面做出贡献的人。
70.《通典》书名,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735 —812 年)所撰,字君卿,今陕西西安人,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为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所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通典》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使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71.韩婴,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韩婴治《诗》兼治《易》,是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他主张广泛传播儒家思想,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了思想准备。《汉书·艺文志》中,《易》类有《韩氏》二篇;《诗》类有《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南宋以后,仅存《韩外传》。
72.薛瑄(1389 — 1464 年),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明代有名的理学大师,亦是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其主要著有《薛瑄文集》《读书录》《理学粹言》《从政名言》《策问》《读书二录》等。其中《读书二录》是集薛瑄理学思想大成的代表作,也是他平生所作读书笔录或读书心得之集中总汇。
73.《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为“二十四史”。《旧唐书》在研究我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编著者刘昫(887—946 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其是二十四史之一。
74.张廷玉(1672—1755 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进士,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张廷玉一生作诗数千首,其中不乏饱合理趣、智慧的作品,《杂兴二十首》就比较典型。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75.朱之瑜(1600—1682 年),字楚屿,号舜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祟,影响颇为深远。著有《朱舜水集》。其学说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宗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76.王守仁(1472—1529 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 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其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后世将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77.曾国藩(1811—1872 年),字伯函,号涤生,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78.魏源(1794—1857 年),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今隆回县司门前镇)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79.孙星衍(1753—1818 年),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他主持南京钟山书院,并先后主讲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乐育英才。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孙星衍的成就标志着清代古文经学达到高峰,孙星衍因此成为乾嘉学派(古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
80.吕本中(1084—1145 年),字居仁,祖籍莱州,宋凤台人,世称东莱先生,是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道学家。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其词不传,今人赵万里《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代表词作有《采桑子》《蝶恋花》《减字木兰花》《生查子》等。
81.范晔(398—445 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 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 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82.李颙(1627—1705 年),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人,是明清之际的哲学家。自幼家贫,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为学主兼采朱熹、陆九渊两派,潜心于宋明理学,提倡“明体适用”,提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的见解。他在武进、无锡、江阴、靖江和宜兴等地讲学,所讲内容被记录下来,整理为《两庠汇语》《锡山语要》《靖江语要》。后主讲于关中书院,又在雁塔、富平等地讲学,力主讲学自由,认为“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正,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所著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83.《毛诗序》,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作。著者一说为孔丘弟子子夏作,一说为汉人卫宏为。《诗经》所作的序,分为大序和小序,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小序是指传自汉初的《毛诗》三百零五篇中每篇的题解,大序则是在首篇周南《关雎》题解之后所作的全部《诗经》的序言。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毛诗序》具有特殊意义。尽管它文字篇幅不长,不过区区六七百字,但却是一篇具有开创意义的不折不扣的诗歌理论专论文章,内容极为丰富,它对诗歌的性质、内容、分类、审美特征、表现方法、社会作用等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明晰的阐述。
84.魏征(580—643 年),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85.张咏(946 —1015 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86.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87.宋祁(998—1061 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宋祁与欧阳修用十年合撰《新唐书》(原名《唐书》,为区别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故称《新唐书》),大部分为宋祁所作,加录唐代学者自著之书,有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
88.王粲(177—217 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等,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六十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