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落实《基层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和教育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保障教育科研管理系统生态链的有效链接
“教育科研是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堂等许多生态因子紧密相连。只有在这一对对关系都和谐融洽的时候,教育科研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作用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生态学所强调的关联性、系统性等核心理念同样也适用于对教育科研制度的考量,只有将教育科研制度置于一个更加宽泛的场域,才可能改变以往的狭隘与偏颇,才可能使制度制定与执行中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2]
在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中,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存在欠缺,使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生态链疲软或断裂。有些基层学校虽然设立了教科室,但是并没有形成以教科室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网络,在教育科研评估中“学校设有教科室及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人员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网络”一项是各个学段的主要失分点。此外一些学校对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概念认识不清,以偏概全,将教育科研制度中的某一项内容如“课题管理制度”等同于教育科研制度,而忽略了教育科研制度中“学习研究制度”“评价奖励制度”“科研保障制度”等保障系统的整体构建。在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一些管理者或教师对于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认识不清,造成了制度执行不力。比如一些教师知道要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后要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但对这些过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该如何开展却不甚明了,导致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重结果轻过程、流于表面,有的甚至结题报告与课题申请书写得大同小异,教育科研的有效性无法得以体现。
基层学校不是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场域,而是区域教育科研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制度加以改进。
1.以《基层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为抓手,通过《基层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大力推进基层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形成基层学校与区域教育科学研究制度的有效对接,促进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层学校教科室是在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塘沽教育学会、基层学校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教育科研改革发展的职能机构。《基层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是塘沽教育科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发挥基层学校教科室的作用,塘沽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血脉才会通畅,才能使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塘沽基层学校应该以《基层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为核心,结合区域各项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每项职责进行分解,形成相互沟通又相互独立的组织形态,主动发展。
2.建立基层学校学术委员会,推动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网络建设
生态系统的建设离不开生态因子的生成与构建。要想促进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生态系统建设,必须推动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组织的蓬勃发展。塘沽教育学会是一个拥有22个专业委员会4200余名会员的群众性组织,2011年天津市教育学会实行行政改制,采取“以会养会”的形式,实行市区校三级管理制度(会员具有市区校三级会员身份,会费交由三级学会管理),为学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区校三级管理制度促进了区域和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由23个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统领的学科系统和80余名基层学校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网络逐步形成,群众性教育科研群落的正能量已在塘沽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中显现出来。随着“学校小课题”的启动以及校级论文评审、校级论坛等教育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邀请专家进校指导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基层学校日常工作的需要。基层学校亟待培养和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乐于研究、精于管理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为本校教育科研群落的发展输送血液,建立基层学校学术委员会已经成为普遍诉求。有些具备条件的学校已经先行先试,自组队伍;有些条件欠缺的学校,正在尝试跨校组合。塘沽教育系统多年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进行的“拉手校”“联盟校”建设为“跨校组合”提供了条件。以区片联合、强弱联合等形式建立基层学校学术委员会,推动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网络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3.建立基层学校教育科研领导研训机制,培养一支业务专精、视野开阔、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教育科研管理队伍
无论是教育科研制度还是教育科研网络,都需要专业化的引领和行政化的支持,它们就像土壤和肥料、空气和阳光,为教育科研生态系统输送营养。塘沽教育科研制度明文规定“两年召开一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但是在操作中,这些会议多以总结、表彰、典型经验介绍为主要流程,缺少以“研究探讨”为目标的专题和形式。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能够上台汇报交流的最多是每学段一个代表,其他学校的领导者、工作者只是被动的听众。即使是每年两次的教育科研工作布置会,也是以学期重点工作解读为主要方式,缺少民主化的对话交流。这样的会议不能满足基层学校教育科研领导者的需求,作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军人物,他们需要的是定向的、专业的、交互的沟通与指导;他们需要站在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参与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和交流。因此,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借鉴教学管理部门的经验,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本区域交流与跨区域交流相结合、专题研讨与综合研讨相结合、培训与研讨相结合等方式,以培养专家型管理团队为目标,定期开展教育科研领导研训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纳入创新发展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常规机制,以此改变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痼疾——基层学校科研管理人员生态位疲软所造成的生态链错位或脱节的现象。
(二)以科研课题和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完善的推进塘沽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塘沽教育科研制度建设的运行机制
1.以科研课题为依托,促进塘沽教师学习型组织和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等生态圈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塘沽教育科研课题形成了国家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域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学校小课题的多级发展,各类课题相呼应,构成了多维交织的立体网络。促进每一个网络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塘沽教育科研课题良好生态的关键。塘沽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国家级课题、市级课题由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统一管理,按照立项机构的要求,确保各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实施。区域重点课题以区域发展决策研究、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综合研究、教改实验研究为主体,采取领导牵头、多校联合、共同攻关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一般课题以学校或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为主体,由科研员和基层学校教科室牵头,采取组内联合、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学校小课题以教师个性化研究为特色,聚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由基层学校教科室负责,形式灵活——以此形成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群落以及不同的研究机制,保证了区域教育科研课题的生态平衡和网络的沟通顺畅。但是,要想提高塘沽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科研成果质量,还需在形成区域教育科研生态健康发展的内在生成机制的同时,使外部教育科研的资源与本区域教育科研的资源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组成更大范围的具有研究共同体意义的“生态群落”“生态圈”“生态系统”,改善更大范围的教育科研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教育科研多维网络的良性运转。因此,以科研课题为核心,开展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的、跨区域联合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培训、课题研讨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学术活动,并将之纳入制度化范畴,对于促进塘沽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的建设、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教育科研环境的建设以及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把教育科研课题比作塘沽教育科研工作的主干,那么其他的教育科研工作都可以作为它的枝丫,所以要想促进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科研课题这个主干。
2.以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建设为依托,促进塘沽教育科研制度体系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是以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主要功能的电子化信息平台。它的研发运行对于塘沽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是塘沽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所必须使用的工具,而且是帮助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交流的重要媒介。教育科研管理平台的服务者是三个科研管理团队: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团队、区域教育科学研究及管理团队、特聘教育科研课题鉴定专家团队。通过电子网络,任何一位塘沽教师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随时随地登陆平台,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而且可以直接与平台上素未谋面的教育科研专家、科研管理者进行交流沟通,享受最方便、最有效的咨询服务。平台的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使制度更专业、更规范也更加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台的使用的过程,既是制度的培训和落实的过程,也是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呈现、规范和提升的过程。另外,平台的储存功能、统计功能、交互功能、宣传推广功能等为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研究工作提供了佐证和保障,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者、区域教育科研管理者可以随时通过这个研究型的机器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因此,充分研发和利用这个平台,将其学习功能、管理功能、研究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发挥到极致,应该成为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3.以全国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为依托,推动塘沽教育科研工作创新发展(www.xing528.com)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实践研究——塘沽教育科研的创新发展》是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以科室工作为立足点,以促进塘沽教育科研工作生态发展为目标而确立的科研课题。本课题在2011年全国教育规划办年度课题评审中获批立项,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立项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谁在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等课题生态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区域教育科研的组织生态、制度生态、管理生态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学校小课题和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的建立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已经正常运转,部分区域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已经通过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完成了结题工作,对塘沽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时监测、调研随塘沽教育科研管理平台的运行已经正式启动。同时作为塘沽教育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的“学校小课题平台”业已完成了前期设计,正在研发之中。以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理念为依托,促进“学校小课题”研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推动塘沽教育科研的创新发展的关键。
(三)以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和学术论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创新,构建塘沽教育科研文化品牌特色
学术论文评选和学术论坛是教育学会的常规工作,也是实现教育教学成果交流、促进教育教学成果创新的重要途径。多年以来,塘沽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工作和每年交互举办的“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和“青年校长学术论坛”工作。为了促进教育科研论文水平的提升,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青年校长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脱颖而出,塘沽教育学会一方面坚持校级推荐制度,通过校级、区级的层层遴选,保障推荐工作的公允性和普惠性;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选拔、培训和申办市级论坛,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校长在高端论坛中学习、感悟和创新。塘沽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获奖率和市级论坛获奖人次始终位居天津市区县前列。为了保持这一优良成果,使之成为区域教育科研的品牌和特色,从区域管理的角度,教科室还将从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创新思路,保持特色,谋求新发展。
(四)以提高塘沽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活动和学科建设工作,确保教育科研生态可持续发展
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有着紧密的生态关系,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更是其归宿。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一线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动力也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二者的脱节直接导致教师产生“科研无用”的思想,对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要以提高塘沽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充分发挥塘沽教育学会下属的23个专业委员会职能作用,开展教学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学科组织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内驱力。要以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年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把更多的学科组、更多的一线教师带到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重教研轻科研”的错误观念,保持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有效链接,确保教育科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促进塘沽教育国际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对外及港澳台的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科研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而教育生态系统又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每个系统都是一个多维系统的产物。要想获得教育科研生态系统长久的发展,必须将教育科研工作放在广阔的背景之下。
眼界决定境界。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塘沽教育国际化水平,塘沽成立了对外工作协作室,组织了多批次英语教师境外培训、塘沽师生赴英冬令营活动,通过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学校师生的学访交流,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提供服务。塘沽教育学会还组织参加了津台两地校长论坛活动,多次承担津台两地校长论坛学访交流工作,收获了教育改革开放带来的崭新气象。这些交流活动对于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塘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育科学的前瞻性,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潮头,洞悉国内外教育生态,以博大的胸怀感受教育的命脉与发展,与国际接轨,将中外教育科研文化的对接作为促进塘沽教育科研生态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
(六)以扎实推进塘沽教育科研工作为方向,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督导评估指导工作
在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中,包含着无数个生态因子,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是广大的基层学校教师。而直接作用于教师的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制度以及该制度影响下的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文化是区域乃至国家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支点。根据《基层学校教科研工作评估细则》,塘沽教育局督导室、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对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档案等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和量化规范。督导评估工作促进了基层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塘沽圆满完成了“十一五”中国教育学会课题6项、天津市教育学会课题47项、天津市教育规划课题25项、区级课题80项、总计158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在“十一五”教育科研评比中,塘沽1项课题通过国家级A级鉴定,课题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课题通过市级A级鉴定,有2项成果获得市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塘沽教育中心教科室、塘沽教育学会分别被评为天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教育学会工作先进单位。正在进行中的“十二五”结题工作已经呈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教育科研督导评估指导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塘沽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为基层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一项常规制度,还应从督导评估人员的构成、督导评估内容、督导评估方式上深入研究,建立基层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参与机制,建立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岗位职责量化考评标准,建立区片互评方式等,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从根本上提高基层教育科研管理水平。
(七)完善学校小课题研究机制,全面激活教育科研制度中课题、学校、教师、课堂、学生等生态要素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拓展广泛交流的空间,是塘沽教育科研制度坚持不变的工作宗旨。建立以教育现象学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学校小课题研究机制,鼓励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聚焦课堂、聚焦学生、聚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小微课题的形式,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反思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受益,这是塘沽教育科研生态系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关键。因此通过学校小课题建设,激活教育科研制度的诸多要素,是塘沽区域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塘沽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源泉。塘沽学校小课题管理平台正在研发之中,它的运行和使用将为塘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更大的便利。
生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系统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时,必然会影响系统的内外平衡。而系统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与主动创新,才能建立起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新的平衡状态;否则,系统将遭到破坏。教育科研制度生态系统也是一样,只有不断修缮,才能保证长久的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