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与作为:慧解锁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与作为:慧解锁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对高中班主任“角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是的,“完成工作”从来就不等于“有所作为”。但是,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大多数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主要是被“常规性工作”和一些“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对于学校领导而言,相比于“创造性工作”,这两项工作却更容易制定标准,更容易逐项检查。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与作为:慧解锁

一直以来,对高中班主任“角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在这样的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班主任的辛苦,却也在这样辛苦的背后,看到了更多的无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正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对班主任而言,这个问题有更深的内涵——我们每天的忙碌,究竟所为何来?只是为了把一个个学生送进他们心仪的大学吗?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抬头看看方向,再多的辛苦,也许只是枉然。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这样论述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论述里,班主任的工作与职责看似明确,但不可否认的是,“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如果班主任自身对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预期,很容易陷入“瞎忙”的境地。

是的,“完成工作”从来就不等于“有所作为”。这世上有许多人都在工作,这些工作着的人却未必都有所作为。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能否“有所作为”,与个人的职业选择有关——有人工作只是为了“谋生”,但另一些人很幸运,赖以谋生的工作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有所作为”的可能就大了很多。也有人说,能否“有所作为”是由个人的天赋或能力决定的,正如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还有人说,能否“有所作为”与态度和机遇有关。机会虽然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许多态度端正、积极进取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一个表现的机会。

不可否认,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但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面对工作时心态上的微妙不同——“工作”,是外界指派给你的任务:而“作为”,却是你内心想完成的事。听说过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吗——故事1:三个工人正在建房子。有人问:“你们都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我在砌砖。”第二个人回答:“我在赚钱。”第三个人却回答:“我正在建一座最美丽的房子。”据说,第三个人后来成了一名建筑师……

故事2:白龙马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白龙马想念家乡,找了驴、羊、牛等一些儿时伙伴叙旧。驴迫不及待地询问白龙马成功的秘诀,白龙马说:“努力工作!”这时,驴委屈得号啕大哭:“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却一无所获?”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走了个来回。而你,却只是在自己的磨房小圈圈里原地踏步。”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们能够得到两个结论——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有可能真的有所作为。只有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努力方向的人,才有可能真的有所作为。

于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班主任就需要先明确两件事——1.外界需要我们完成哪些任务?2.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

经过用心梳理,我发现,外界眼中班主任需要完成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常规性工作、事务性工作和创造性工作。

所谓“常规性工作”,主要包括班主任每日、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都要完成的例行工作。以“班主任一日常规工作”为例,主要包括:早自习前到班视察班情;早操时到班看操;午间到班进行教育;每日例行寝室检查等。以“班主任学期常规工作”为例,主要包括:按时制订计划、书写小结;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和心理辅导活动课;定期进行家访、举行家长会;定期召开班委会;及时完成成绩单的填写和发放;及时完成学期考核和各种评比等。

所谓“事务性工作”,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配合学校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比如运动会艺术节、劳动值周等大型活动的筹备、发动、组织、管理、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工作也可以划入“常规性工作”的范畴。第二类主要是指完成学校临时指派的各种任务,比如帮助教务处登记学生信息、及时完善学籍管理系统;比如帮助总务处临时收取、发放学生用品;比如配合医务室完成学生体检等各项工作等。第三类是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校园安全事件;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处理;家长与学生关系的疏导等。

所谓“创造性工作”,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遵循德育规律,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班主任充分利用自身特点,自觉主动地开展创造性德育活动的艺术工作。

客观地说,以上三类工作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彼此之间常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将它们完全割裂开来。但是,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大多数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主要是被“常规性工作”和一些“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因为这两项工作虽然重要,却也烦琐,相比劳心,更多是要劳力。班主任在疲于应对的同时,甚少能有成就感。对于学校领导而言,相比于“创造性工作”,这两项工作却更容易制定标准,更容易逐项检查。为了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许多班主任便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每天奔波在上级领导的计划与安排里。就这样,他们在繁重而琐碎的“常规性工作”与“事务性工作”中忘记了自己做班主任的初心,终于成了一个整日瞎忙的班主任。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最应该努力的两种作为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1.提醒学生守住底线。2.帮助学生提升情商

什么是我们最后应该守住的底线?落实到高中生身上,会有人轻易地给出答案——“中学生行为规范”不正是高中生应该遵守的行为底线吗?在我看来,并不尽然。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过新版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我们会发现,不要说孩子,哪怕是成年人,都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这些“守则和规范”上的要求。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标杆,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断地向这个标准靠拢,却并不奢望每个孩子都做到完美。那么,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人,要坚守的底线究竟是什么呢?《奇葩说》第一季中有一期节目曾经深深打动了我,在那一个关于“我们应不应该为了救一百人的性命而主动牺牲掉一个人的性命”的讨论中,蔡康永提出的一个观点深得我心——“人最基本的底线是守住那些‘不作为’”,也就是说,要坚持有所不为。”

是的,在我们的工作中,至少有两方面的教育不可或缺,一是规则教育,二是生命教育。因为它们都关乎底线,都在强调“不能做什么?”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好像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的要求越是细致、严格。”小学生的课堂上,甚至连孩子的坐姿都有明确的规定。到了高中,我们却发现有一些学生连待人接物时最基本的礼仪都不知道遵守。待进入了大学校园,一些人竟干脆将所谓的“明规则”与“潜规则”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权衡取舍,投机钻营。是的,我们必须在高中强化规则教育,而规则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法制教育。康德说过:“法律是道德标准的底线。”我们培养的学生最起码应该是一个守法的公民。高中生在年龄上已接近成人,但在心态上往往不够成熟。当今社会,个别领域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频频曝光;一些成年人价值观扭曲;种种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好奇、易冲动、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的特点让他们很容易因不知轻重而误入歧途。所以,班主任有必要及时、准确地向他们宣传法律常识,进行法制教育,争取防患于未然。例如,我们在讨论“如何使用手机”这个问题时,如果能够适时介绍一些关于“网络信息传播”、个人“肖像权”“名誉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一定能帮助学生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2.公德教育。所谓“公德”,是指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看来,对高中生进行公德教育和对小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时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对小学生而言,我们的要求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不能擅动他人物品,借了东西要及时归还”。但对高中生来说,精简的表达远比繁复的规定更容易让人接受。于是,我对学生在公德方面的要求常常被我精简成两句话——“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这两条要求更像是两条原则,可以套用在很多具体的情境中。比如,我们之所以要在教室里保持安静,就是为了不影响他人学习。比如,我们不愿意被别人歧视,那么我们也要学着尊重所有人。(www.xing528.com)

3.诚信教育。不可否认,诚信教育一直被许多学校局限在考前进行。可是,难道我们所说的“诚信”就只是“考试不作弊”吗?在我看来,诚信,不仅关乎个人的成败,更关乎国家的兴衰。当下社会,相比“假冒伪劣”与“坑蒙拐骗”,“形式主义”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往往围绕几个层次展开——首先,通过许多真实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何为诚信?诚信就是忠于事实,就是信守承诺,就是不欺骗自己,不瞒哄他人。第二,组织学生从个人、集体、社会等不同角度讨论诚信的必要性。第三,通过情景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道德选择,是选择就可能付出代价。第四,通过签署“诚信承诺书”等各种仪式,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促使学生将诚信落实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高中生进行规则教育时,相对于“内容的选择”而言,“方式的把握”更加重要。在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时,我们经常是“强制”的,但面对高中生时,我们一定要试着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上,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规则。例如,在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一条条的宣读法律条文并不明智,我们只有联系实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解释法律,学生脑海中一些原本模糊的概念和边界才会逐渐清晰起来。再如,在进行公德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恰当把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将“规则意识”与网络上热议的“国民素质”相联系。

底线教育的第二个方面是生命教育。我觉得,高中生的生命教育重点应在两个方面:1.敬畏生命,学会感恩。2.青春期教育,学会负责。

一直以来,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在家庭的关注和宠爱中长大,在他们的感受中,享受到的一切理所当然。进入青春期之后,“独特自我”意识又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我是特别的”“我的感受最重要”……当这种感受被现实否定时,他们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无端否定其他的生命,觉得只要妨碍到“我”,就应该被清除。二是自暴自弃,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将其作为宣泄情绪的途径。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当事人本身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缺乏敬畏,不懂感恩。

随着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长,学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自我意识发生冲突。”原来一体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观察的自我与被观察的自我,同时还有自我意识多方面的矛盾。比如“兴趣广泛,社会性交往扩大。”他们渴望交往,但鉴别能力还缺乏,所以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染上不良习惯。比如“情绪活跃,容易动感情,但情绪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冲动。”……所有这些变化,如果不认真引导,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跟着感觉走”的盲目境地,危险而不负责任。

所以,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主张方式上理性与感性并进,既要有知识,更要有体验。所谓“理性”,就是在教育中坚持传达给学生一些正确的知识和理念。比如,我会在经典诵读时间给学生朗读约翰·邓恩的布道辞,“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比如,我会介绍施韦泽的理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再比如,我会组织学生分组绘制“成长小报”,让学生通过绘制报纸主动学习青春期知识。

所谓“感性”,就是在教育中尽可能创造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学会承担责任,表达感激。我会利用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不再只是为妈妈洗一次脚,送一束花,而是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亲子游戏”,比如,请孩子和父母在纸上写出对方的生日、鞋子尺码爱好、习惯等,看哪一方的正确率高。寒暑假时,我会布置一系列“亲子作业”,比如,利用父母的休息日和父母交换一天的角色,从买菜做饭开始,并记录下全过程等。我会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各种生命的孕育、诞生、衰老、死亡的过程,在这样的体验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辛苦与不易。

除了守住底线,班主任的作为中还应包括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提升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20世纪90年代末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及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以往人们认为,一个人的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智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而情商则可以靠后天的训练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情商可以改变命运。

我认为,对高中生的情商训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可以利用心理辅导活动课时间系统介绍有关人类情绪的相关知识,以及著名的“ABC”法则。通过相关游戏让学生练习“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尝试进行“情绪控制”和“情绪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验到“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和改变”。高中生考试频繁,各种压力巨大,所以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会承受压力,处理好焦虑情绪”。从焦虑等级划分,到放松冥想训练;从正确分析问题,到理性设定目标……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一定会轻松不少。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如前所述,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处于家庭的呵护之中,他们一直在接受,很少有机会付出,甚至很少有机会注意到旁人的存在、旁人的情绪和旁人的需求。“目中无人”只是表象,“心中无人”才是根源。这里,班主任可以做两件事,一是设计“校园心理情景剧”,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进情景剧里,让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二是进行社会话题大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些典型的社会话题,试着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世界是多元的,真相并非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想法。只有能站在多个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把问题看清楚、想明白,才能在试图解决问题时足够理性客观。

再次,要进行积极、正面的人际交往指导。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高中生正处在处理关系的关键期,他会重新审视自己在以往岁月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各种与人、与事、与物的关系,并试图重新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对高中生来说,同性价值感、异性价值感和同伴价值感异常重要。许多时候,他们正是依赖着同性的评价、异性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若想让学生真正学会承担责任,必须让他们先有存在感,再有价值感。这种“存在感”和“价值感”必然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高中生的代际交往状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往往容易遇到更多的问题,而母亲性格焦躁或偏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个时候,班主任如果能够积极介入,正面引导,向学生提供一些在人际交往方面切实可行的建议,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我会经常跟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把自己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的经验与学生分享。再如,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讲述人际交往的电影,如《蓝色大门》《早熟》《蝴蝶》(法国)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启发。

事实上,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国内教育界的推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情商教育最大最早的主阵地首推家庭,为人父母者在与孩子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打工族的衍生和单亲家庭的增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并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和安全失保等问题。于是,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主要责任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学校肩上。可是,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一线班主任还正在情商教育的路上摸索,将情商教育系统化,甚至是课程化的路还很长。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如果一定要我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给出这样的答案——首先,他应该至少是一个身心健康、与人无害的人。然后,他也许可以成为一个能为社会带来些许正能量的人。如果,他最后能成为一个于国家、于社会有用的人——若能如此,那将是我最大的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