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考试季,总有毕业班的班主任焦虑地问我,“樊老师,学生最近状态很不对……你看要不要请个心理专家来给他们做个讲座?”每当这时,我总会玩笑地对她说,“你是说考前焦虑吗?你真的相信专家的一个讲座就能解决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是的,只要我们愿意,在网上关于“如何缓解学生考前焦虑”的资料有很多——从“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到“缓解焦虑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从“家庭教育方式与考前焦虑的关系”到“团体励志教育与减压教育的分寸把握”……每一个都有理有据,言之凿凿。然而,我总会思考一个问题——针对毕业班学生普遍存在的考前焦虑,除了提供一次专业、对症的心理讲座,班主任还能做些什么?
不可否认,在针对“焦虑”的认知、理解和直接干预方面,凭借着大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支撑,心理咨询师会比一般的一线班主任做得更加出色。然而,将班级里所有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全部推给所谓的专业心理工作者来处理——在我看来,既不可能,也不负责。
事实上,无论是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目标还是工作方式,班主任和心理工作者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在某些时刻、某些细节上,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交集甚至是合作,但作为班主任本身,还是应该明确并坚持自己的专业立场。(www.xing528.com)
以毕业班学生普遍存在的“考前焦虑”为例——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全部学生,而心理工作者面对的是主动前来求助的个别对象。班主任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保证整个班级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状态的不断提升;而心理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则是帮助“求助人”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使他有能力重新融入原有的社会环境,基本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工作者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通过运用各种心理技术与求助者个人交流,引导求助者改变认知,调节情绪。而班主任能够调动的资源就丰富得多——同伴群体、家长群体、教师群体,甚至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都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育活动的素材。
在我看来,“考前焦虑”是毕业季的普遍状态。会焦虑的,也从来不只是学生——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都会被泛化的焦虑情绪感染,并且互相激荡。班主任,作为这一群人的核心与桥梁,就必然要担负起把控节奏、调节情绪、提供建议、引领成长的责任。具体说来,在整个高三阶段,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