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师工作策略的有效方法-慧做班主任

提高教师工作策略的有效方法-慧做班主任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学才两个月,高一的班主任张老师就来找我聊天。每次发现这种情况,张老师都会对小王进行批评教育,并将手机没收,通知家长来取。张老师并不是第一年做班主任了,我笑着请她坐下,“从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一般是怎么处理的?”我特别理解张老师的感慨。这个时候,及时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家长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就成了班主任义不容辞的工作。

提高教师工作策略的有效方法-慧做班主任

开学才两个月,高一的班主任张老师就来找我聊天。原来,我们学校有规定,学生一律不得带手机来校。可是开学不久,张老师就发现男生小王经常带手机到校,午休时间会在教室里看新闻,晚上睡觉前会在寝室里打游戏、看小说。每次发现这种情况,张老师都会对小王进行批评教育,并将手机没收,通知家长来取。可是没过几天,却发现小王又将手机带到了学校……这已经是第三次抓到小王违规带手机了。张老师再次联系了家长,家长这次终于说了实话,“老师,不瞒您说,您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没办法呀!孩子在学校至少不会跟您顶嘴,可是回到家,完全不听我们的!从初中起,他就一直玩手机。为了手机,已经和他爸爸起了很多次冲突了。前两天甚至还威胁我们,如果不给他用手机,他就不去读书了。最近,我们也听到很多社会新闻,好几个孩子因为家长不让使用手机,竟然跳楼了……老师,我们不是不想管,实在是不敢管啊!”

张老师说完情况,一脸愁容地看着我,“樊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不能带手机到校,是学校的规定。可学生到底会不会带来,终究要看家长的配合。否则,我这边没收,他那边放水,这不是开玩笑嘛!再说,我也怕呀!万一哪天我在学校里没收了他的手机,他一转身跳了,我估计也完了……可是如果放任不管,其他学生有样学样,这个班级也就完了……”

张老师并不是第一年做班主任了,我笑着请她坐下,“从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一般是怎么处理的?”“该怎么处理就这么处理啊……可是现在跟从前不一样啊——从前的家长不止一个孩子,把孩子送来学校时常说的话就是,‘孩子交给您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们一定配合!’话说回来,从前的孩子哪有动不动就跳楼的?世道变了,老师和家长都不好做呀!”

我特别理解张老师的感慨。近年来,时常可以听到一些社会新闻,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离家出走、伤人弑师、自残自杀类的事件层出不穷。每次这样的新闻一出炉,社会上总要喧嚣一阵——有人一味指责学校,“只搞应试教育,不顾学生身心健康”;有人会提及家长,“原生家庭也有责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甚至还有人对孩子表示失望,“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还有点儿感恩之心吗?便是不死不伤,日后如何能够指望?”

可是,真正身在其中的人是没有心情指指点点的——不少老师会在心里倒吸一口冷气,“新闻里的情形我也曾遇见过,好险啊,当时那个学生没出事。下次一定要小心,教育事小,安全第一……”很多家长会在震惊之余开始反思,“原来孩子是真敢跳的!万一孩子真的出了事,我们怎么承受得起?再说,那些坚持真的必要吗?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看开一些吧……”而那些新闻主角的同龄人也会在旁观整个事件的喧嚣中有所交流,“哇,他们真做得出啊……你看,他们竟然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假期,大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错了……要是我爸妈看到那些孩子的家长现在有多么后悔和难过,会不会以后能多理解我一点儿……”

是的,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对鲜血与质疑,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掉转头去,放弃了理性的思考,那就等于放弃了改善的可能。在张老师的这个案例中,其实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中阶段,怎样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2.面对“想管而不敢管”的家长,怎样与其沟通,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掌握方法,主动积极地与学校配合,最终形成教育合力?3.在班主任工作中,怎样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社会中的极端教育事件,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教育与管理”的尺度?

我们其实也知道,“过度依赖手机”只是高中生众多常见问题中的一个。事实上,会引发师生矛盾和亲子冲突的问题还有很多,“游戏上瘾”“沉迷小说”“异性交往”“学习压力”……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没处理好,都有可能引起师生关系或亲子关系的摩擦,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负面事件。若我们只关注负面事件本身,而不去反思引起事件的根本原因,实在是本末倒置。

作为教育者,当我们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负面事件时,有两个态度是必须明确的——1.所有悲剧的发生,究其原因,都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孩子在考试失利之后离家出走,很可能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家人的失望或责备;孩子在失恋之后自残自伤,很可能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被拒绝的自己;孩子在手机被没收之后跳楼,很可能是因为他无法放弃手机里的那个世界……是的,我们所看到的诸如“考试失利,被老师误解批评,同学间闹了矛盾,跟家长发生争执”等理由,顶多只是矛盾激化的导火索而已。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反思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是否存在着原则性的错误,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是否还有值得改进的细节。2.任何时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教育阵地的借口。因为“怕出事”,便对学生“放任不管”是不负责任的。你以为自己回避了风险,其实只是埋下更多的隐患而已。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反复确认,自己正在坚持的方向果真是正确的方向吗?我们需要反复研究的是,如何把“正确的事”,更加专业地完成?唯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回到案例本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至少可以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与家长深入沟通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家长会有这样的顾虑很正常。我们发现,越是关系紧张、亲情淡漠的家庭,家长在这方面的担忧就越是强烈。在接触到的很多案例中,我发现这些家庭有一些共同特征——家长与孩子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深入、有效的沟通了。孩子认为父母并不了解自己,却总是自以为是地揣测他们的想法,试图控制他们的行为。而自己也懒得跟家长沟通,因为觉得家长都很固执,宁可阳奉阴违,敬而远之。家长恰恰相反,他们虽然承认孩子和自己很少沟通,但在大多数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是了解孩子的。他们往往把这种缺少沟通的现状归因为“孩子长大了、住校了、学习压力大了,自己工作忙了……”等因素。直到有一天,双方因为某一件事起了冲突,孩子做出了某一个“出格”的举动,家长才会在愤怒渐渐消散后开始后怕,“我已经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我也不确定他还会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情来……”

这个时候,及时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家长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就成了班主任义不容辞的工作。通常,我会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为家长提供支持——

方式1:家长群内的友情分享。每次组建新班,我都会建一个家长群。作为班主任,在这个QQ群或微信群里,我通常会做两件事:一是上传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照片与视频;二是分享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好文章。在每周一至两次的友情分享中,我并不是简单的“转发链接”了事,而是尽量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每次分享前,我总是先描述一个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了解到的具体问题(例如:考试之后,孩子的情绪波动很大,家长在家小心翼翼地不知该如何应对),然后再转发与之相关的一些文章和视频资料。这些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很多教育公众号上都能找到,但因为有了自己家孩子的案例在前,家长的关注度会大大提升。有时,我还会故意选择一些观点有冲突的文章同时呈现。相对于常规的“教育鸡汤”,矛盾的观点更能引发家长的兴趣与思考。在这样的分享之后,除非家长追问,我通常不会刻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分享,只是为了让家长意识到——教育,是一门大学问。除了焦虑,家长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方式2:家长会上的独家支招。相对于家长群里的分享,“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群体面对面交流的更好时机。在每学期1~2次的家长会上,我都会根据学期特点和家长、学生的诉求,专门就某些热点问题为家长出谋划策。这样的话题有很多,“如何确定选考科目?”“如何向孩子了解他们的在校状况?”“如何跟孩子商定他们的假期计划?”“孩子表示不喜欢某个任课老师时,家长应如何反应?”……记得有一次的家长会前,班上一个离异家庭的男生专门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他的父亲。经过与男生的交流,我发现班上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孩子很想跟父亲或母亲好好相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知怎样表达?于是,在那一次的家长会上,我专门和家长们聊了聊“离异后,父母如何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这个话题,收到了很好的反响。(www.xing528.com)

方式3:亲子约谈中的特别顾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可以进行“亲子约谈”了。所谓“亲子约谈”,就是在遇到某些特殊问题时,在分别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之后,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召集双方坐在一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解决问题。例如,在“手机使用”这个问题中,当我们分别与家长和学生交流,达成对“如何使用手机”的基本共识之后,就可以考虑进行“亲子约谈”了。当三方坐在一起之后,班主任可以先请孩子谈一下自己下一步的想法。(手机如何保管?每周如何使用?每次使用多久?希望父母怎样监督?不希望父母如何干涉?如果达成了什么目标,希望得到什么奖励?如果违反了承诺,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惩罚?)然后,再请家长对孩子的想法做出表态。(完全支持?还是有部分需要修正?有没有补充的想法?)当双方想法出现分歧时,班主任就可以作为“特别顾问”参与讨论。(请孩子表达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做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家长表达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此过程中,“特别顾问”需要注意的是,不直接评判谁更有道理,只是不断请双方谈自己的感受,表述自己选择这么做的原因,然后给出作为“顾问”的折中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亲子约谈”很可能不止需要一次。在双方践行了一段时间彼此的约定后,很有必要再来一次,对前一段时间的双方实践的小结与肯定,对下一阶段计划的讨论与微调。另外,“亲子约谈”不宜操之过急,它必须建立在几个基础之上——首先是班主任与家长和学生都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其次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在经历了前期班主任的分享和支招中已经与我们达成了基本共识;第三是在具体问题上,我们对学生的引导已经基本到位。只有这样,“亲子约谈”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我们必须知道,家校共育一定不是依靠一个电话、一次家访就能完成的,它一定是一个家校双方不断沟通、不断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表达对家长的理解,不断与家长交流自己对社会上各种教育事件的看法,进而渐渐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1)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孩子走极端而一味纵容,只会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境地。(2)对孩子来说,教育与管理是必须的,我们要动脑筋的,是方法和技巧。(3)要改变孩子,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亲子关系的改善是一切改善的基础。以上共识,是之后我们展开一切工作的基础。

2.与学生真诚交流

一直觉得,“教育”首要的不是“影响”,更不是“改变”,教育最重要的是“了解”。面对一个出现了“问题”的学生,我们与之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先“了解”,再“交流”,之后才谈得上“引导或教育”。是的,“了解学生”一定是教育的第一步。若你并不知道一个人是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你凭什么为他指路?若你不清楚这个人的脾气秉性、缺点特长,又凭什么给他这样那样的人生忠告呢?当然,“了解一个人”的方法有很多——单刀直入也好,侧面迂回也罢,师长眼中的他,同伴口中的他,以及学生心目中的自己,重重叠加起来,便是真实立体的一个人。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小王——了解他进入高中前的成长历程;了解他进入高中后的适应情况;了解他为什么如此依赖手机?了解他是否愿意尝试做出改变?只有完成了这一步,后续的“交流”才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会提醒小王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则,否则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我告诉小王作为男子汉必须要学会自我控制,否则只会牺牲掉更多的自由;我会分享一些自己或他人约束自我、挑战自我最终超越自我的故事;我会耐心听完小王所有愿意与我分享的心情。只有在和小王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后,我们才可能尝试着和小王就“如何使用手机”做出一些约定;才可能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做出改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真诚交流”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即便在“交流”之后,小王在行为上的改变微乎其微,时有反复,我们还是要相信,所有真诚的交流都有意义——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可以陪伴学生走过许多灰暗的时光。

3.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问题的解决也并非一日之功。其实有许多话题,是可以和学生提前谈的。提前谈的效果,往往好过事发之后的亡羊补牢。就这个案例,我觉得至少可以在班级范围展开两次讨论——主题分别是,“今天,我们怎样和手机相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发生在那些同龄人身上的悲剧?”

前一个话题,其实在学生一进高中时就可以聊。每个学校都有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种种规定,在老师宣布学校的规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学生自己的想法。今天,手机的功能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地要求学生放弃使用手机其实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是让学生看清利弊,懂得权衡,尊重规则,学会自控……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自觉主动的坚持。

后一个话题,则可以伺机而动。从网上疯传的社会新闻开始也好,从自己远方亲戚的咨询开始也罢,给学生讲一些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试着换位思考、角色扮演——“对整个事件,你怎么看?”“你觉得谁应该对这个悲剧负主要责任?”“回到事件发生之前,如果你是那个学生的父母,当时你会怎么做?”“回到事件发生之前,如果你是那个学生的老师,怎样做会更好?”“回到事件发生之前,你能否理解事件中每一个角色当时的心理感受?”“现在,那个生命已经不在了,除了遗憾,你还有什么想法?”……

是的,我们不必急于给出答案(事实上也很难得出标准答案)。但在与学生的讨论中,班主任可以及时、巧妙地做出引导。既可以做规则教育,也可以做生命教育;既可以做自控力训练,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这些看似碎片化的话题讨论,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和思考一定会点滴汇聚,渐渐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理性、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一旦良好的班级舆论形成,在这个班级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一旦遭遇“师生冲突”“亲子摩擦”“考试失利”“朋友反目”等这些在别人的故事里听说过的片段,即使有愤怒、有伤心,也一定能在集体效应和同伴效应的带动下尽快冷静下来。

话说到这里,可能还是会有老师心存疑惑——“这样一来问题就一定解决了吗?家长就一定可以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就一定不会有过激的行为?”

怎么可能呢?

如果以为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天下便从此太平,这实在是教师这个职业里最不该有的天真。我们面对的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背后的原生家庭都有着很难改变的亲子互动模式。更何况,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每一个事件的起承转合、每一个细节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影响,都不是可以完全被预测的。但是,当我们面对教育过程中的“极端事件”,与其“闭上眼睛”“转过头去”,不看、不听、不想,不如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而这一份敢于担当的勇气,除了源自我们对学生的责任,更应源自我们对专业智慧的追求。是的,现在跟从前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才更要坚持、专业地做正确的事,不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