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无论是新课程、教育综合改革还是互联网,都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造成冲击,但教师所面临的真正挑战,仍然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整个社会对教师寄予厚望,教育改革需要“新”教师,要求教师及时实现角色转换,实现和新理念的有效对接。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当教师与学生都以“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学生活必然回归真实本性,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化身。

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主要表现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整体革新,从根本上转向学生为本,民主、科学、开放成为理念的核心;同时,改革内容呈现整体性转型,新课程改革以课程与教材本身的改革为突破口,实现目标、结构、政策、标准、评价等根本性改革,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倡导综合实践互动和研究、探究性学习;本次改革还突出教师在改革中的价值,要改变教师教育模式,还要改变教师以往适应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要求教师转型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设计者和资源开发者、学校的真正主人、课程开发者和自我更新的学习者。

课程改革深入和互联网的兴起与教师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教育改革和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实践已经证明任何“防教师”的改革最后都是失败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生成新我,持续发展自己。但无论是新课程、教育综合改革还是互联网,都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造成冲击,但教师所面临的真正挑战,仍然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1.更新教育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新课程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是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互联网+”教育提倡的用户思维,其本质都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张白纸”,而是正在成长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应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卓越优秀的品质。工业4.0时代要求学生具有的最有价值的品质是个性、是创新,而不是从众、不是跟随、不是平庸。平庸者将没有生存空间。每个人要么变成卓越者,要么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跟随则没有出路。因此要让学生成为卓越者,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深化和内化各种先进理念,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对新课程改革而言,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学强调的用户思维是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包括开发课程和设计教学。学校必须要优化课程资源,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要理解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没有学生的认同,单向的教育是不完美的。其次要深刻理解教学目的观,改变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树立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观念,而最终目的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见图4-5):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已经或正在改变,29.3%的教师期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能够自主探究”,24.7%的教师期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教学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已位列第四,占21.5%。这是教师教学观和知识观的重大转折,但传统教学目的观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图4-5 教师教学目的观情况

最后,要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建立平等的、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

访谈中,朱老师回顾说,十年前,新课改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教师一样,觉得这些理念很新鲜,但同时也都陷进理念的迷宫之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如“自主合作探究”“平等中的首席”“课程整合”“动态生成”“多元智力”“自主建构”等铺天盖地,我们似乎一下子就被这些理念“洗脑”了,失去了自己的话语,随之而来的是思维的混乱。面对这些理念,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这些理论对于自己究竟有什么用处。但我们只好几乎全盘接受,为实践和阐释这些理论而忙碌着。

像这样被卷入了旋涡之中的教师,辨不清方向的不在少数,他们是不自觉甚至是不情愿地被卷入或抛入课改之中,并不是主动投身到课改中。这也表明改革大潮扑来的时候,教师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缺乏独立精神,也缺乏对新课改的质疑与批判。关键是没有真正领会教育改革理念。

2.转变自身角色(www.xing528.com)

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还是“互联网+”教育创新,都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期望的聚焦式反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育人方式的改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教师作为教育条件的第一资源,实质上构成了一门隐性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整个社会对教师寄予厚望,教育改革需要“新”教师,要求教师及时实现角色转换,实现和新理念的有效对接。

首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从他们的实际和经验出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并不断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共同的学习使命是两者融为一体。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操纵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教材、课程是知识的权威来源,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掌握课堂控制权。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客户终端,非常快捷地获取知识和最新信息,师生间知识量和资源拥有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其次,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传统教育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他的任务只是传递客观化的知识,因此也被贴上了“数学”“语文”“英语”“历史”“物理”,甚至是“主课”“副课”的标签,因为老师们往往只见“知识”不见“人”。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淡化了学习者和施教者之间的界限。当教师与学生都以“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学生活必然回归真实本性,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化身。教师要维持自己专业地位,首先要秉持教育者即终身学习者的理念,从而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和学习型社会,教室成为学习型社会场所。对教师来说,他们的“学习”不同于学生的学习,是研究性活动。教师的学习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科知识的学习,主要指掌握任教学科发展的前沿、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学习,主要指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和能力,即所谓的学科教学知识,从而不断改善教育方法和策略;三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完善人格,丰富文化底蕴方面的学习和研修。在教育改革中,提倡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为提高教学效能服务的。但实践中,科研成为教师的负担,有教师本身不适应的原因,也有人为拔高要求的原因。

最后,从课程与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建设者、开发者和推介者。21世纪以来的教育教学倡导民主、开放、分享、绿色和创新的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师因此被赋予充分的课程权力和教学学术权力,而不再仅仅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从而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课程忠实的实施者转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中心,行使自己的课程权力,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与研制,对每节课进行个性化设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变成“师定课程”,并且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在工业4.0时代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更多的,像是一个知识的管理、介绍和推荐者,他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发现和开发更多教育教学资源,协助孩子跟整个世界联络,最快速地了解最新前沿、打开广度、拓展深度。但教师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者活动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成为重要任务,这些教学活动设计要使教师变身为“设计师”,也挑战着他们的教育能力。

3.转变教育教学行为

当代教育教学理念中,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围绕知识的增长和个性发展的交往过程。师生间在此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对世界的认识,实现共同发展。由此,教学目标聚焦在学生学习兴趣、终身学习能力、独特思维方式和善良正直的个性品质上。教学过程是从课本和课堂,走向现实生活,从单一信息传递,到师生、生生间多向信息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构建两者联系,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可见,教师的自主构建意识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精神和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淡化结果,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在互联网作用下,“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习者成为课堂“主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面对如此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如此之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多教师不能与时俱进,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落后,教师形成心理落差,引发他们对新理念和新技术的质疑和抵制。

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提升沟通的能力以及养成健康的心理,这些是教师最需要认识的。因此,很多教师感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社会见识有时比教师还多,存在沟通上的问题。事实上,表面化和常识性的知识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这就要求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深度,更要有知识广度,具有跨学科能力、个人魅力、人生态度和情感,这些是互联网上搜不到的,这些能力才最能感染学生,也是最需要的。[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