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存理论在教师教育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又是教师发展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师主体性的关照是教师发展理论中最有感召力的部分,对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但目前,囿于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影响,对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进行研究的主题大多以学科为研究话语,例如:大量充斥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的公共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成为教师职业的基础课程,将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话语逻辑、框架结构等整体性地纳入教材之中,形成了严密的学科逻辑体系。[19]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教师发展史研究、教师功能论、教师行动论、教师文化研究、教师情感论以及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等客观本体性学科,致力于建立教师教育理论框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也主要体现在对普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以及教育教学技术等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上,而忽略了对教师工作的实践之维和审美之维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师教育方式通常以理论性知识为核心,在客观认识论的指导下,以阅读和讲授等显性的、说教的形式进行,缺乏生存论视域对教师生活品质的关注,以及对精神世界和经验世界的体悟,导致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的缺失。这种方式仅仅关注“科学世界”,而忽略教师的“生活世界”,使教师因缺乏心灵关照和生活实践支持,迷失专业成长方向;以寻求“应然”为目的,使研究者忘却教师的“实然”生存状态,也为他们所诟病;对从事管理的学科建设者而言,这种以“学科”作为话语的方式容易促使他们迷恋于对“学科应然”的建构,而忽略对教师应有权利的关照,忘却自己肩负改进现实的责任。其结果是“用狭隘的专业实践代替教育生活实践,用重复性实践代替生成性实践”[20]。这是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P.)所说的“学究谬误”使然,“将逻辑的事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21],将研究者用来说明生活实践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倒置为生活实践的真正起因和决定因素。
教师生存状态研究是通向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真实的必经路径。事实证明,进入教师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生存状态,是填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鸿沟的最可靠方法。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形成“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之网络的研究,是把教师用“实践话语”所提出的问题翻译成适合自己专业领域之课题的“理论话语”来解决的、支援教师实践研究的研究。[22]对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就是向教师们学习,是以他们的现实表现和体验为主体内容,尽可能采用他们的话语和立场来观察、体验和谈论教育实践及其逻辑,以教师生活中的习得、反思和分析等形式作为研究依据,主旨在于呈现和研究教师生活方式、形成路径和现实依据,不在于教师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生活知识或特别的技术,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再现和重构。关注教师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重新认识教师在其发展中的现实表现和内在性格,让“教师生存状态”在教师教育体系中获得合法的议席,这也是从“学科话语”到“生活话语”的教师研究的新尝试。关于教师教育,国外的教师发展已从实体思维范式逐渐转变为实践思维取向。教师“生活世界”的研究备受关注,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真正进入研究者学术视野。(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