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非常认可“药食同源”理论,对中医药养生保健功能的药膳和药饮也非常认可。因此,在中医药康养旅游活动中,康养基地服务人员可根据养生者的需求和体征,为养生者搭配药膳或者其他养生服务,提供针对性的食疗、药膳和药饮等。
(一)食疗的含义
食疗,又称食物疗法,是用食物来防治疾病。是一种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食物,利用食物的特性或将食物与药物配合制成药膳,调节机体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食物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它为人类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同时配合中医理论,遵循食物的性味理论、药物的归经理论,合理地运用食物疗法还可以调理脏腑,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从古至今,传统中医创制了各种各样的食疗方,其中著名的有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制的多种食疗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桃花汤等,沿用至今。随着食疗学的发展,目前食疗学的辨证施膳,已经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在专科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辨证施膳,配合其他养生方法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二)食疗的作用
食疗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提供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营养元素,以补充营养,补益精气;并通过食物的搭配,如单行、相须、相使等,以调整机体脏腑阴阳之失衡,从而使机体阴阳平衡,精神内守,邪不可干,最终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食疗具有以下作用:
1.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可以使机体气血旺盛,脏腑功能正常,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增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特点不同,以及人体阴阳盛衰、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或补形或补精,既可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调整阴阳失衡,协调脏腑功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自身体会发现某些食物具有直接预防疾病的功能,如:大蒜可以杀菌消炎、预防胃肠道疾病;生姜可以暖胃;花椒可以燥湿;动物肝脏,既可养肝,又能预防夜盲症;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西瓜、绿豆汤可以预防中暑;大枣可以益气养血;枸杞可以平补肝肾;海带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等。
2.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衰老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但可选择延缓衰老。要延缓衰老,科学饮食很重要。中医理论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血同源,皆由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而且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足则肾气盛,肾气充盛则体健神旺。”所以说补肾是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关键。因此,在合理饮食时应选择具有补精益气、滋肾强身作用的食物。对于无病之人,食疗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补精益气,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比如我们注意饮食的搭配,对防老抗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老年人,充分发挥饮食的防老抗衰作用尤其重要,如《养老奉亲书》记载有“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因此可以根据食物主要性能,搭配老年人比较适合的食物形式如粥、熬汤等,长期辨证食用,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很多食物都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如芝麻、桑葚、枸杞子等具有补肾的作用;龙眼肉具有益气补血、增强记忆力的功效,但龙眼肉偏温性,不能吃太多;山药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后天之精微物质的吸收以养先天之肾精,对延缓衰老效果良好。经常选择适当食品食用,有利于健康、长寿。
(三)药膳(www.xing528.com)
1.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从食疗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食疗食品,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食物搭配,采用我国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种特殊食品。它要求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它“寓医于食”,将少量的药物配合食物进行烹饪制作,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性,药物借助食物为载体,食物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药物的药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药膳的作用
总体而言,药膳强调的还是以食物为主,配以少量的药物,良药苦口,难以下咽,但配以食物调味,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利于人们接受。长期食用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中医药康养旅游中,药膳当然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环,怎样吃得健康,是中医药康养旅游从业者应该重点关注的。
3.药膳中药的性味
药膳中药属于中药范畴,中药的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药膳中药。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即寒、凉、温、热;五味为酸、苦、甘、辛、咸。寒与凉为同类,凉次于寒;温与热为同类,温次于热。还有一些药物对机体寒热变化无明显影响,其性质不偏寒热,称其为平性。因此总结起来,中药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种类。同理,食物也是有偏性的,即食物的性,与中药一样,也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药膳中药,如生姜、党参、黄芪、红枣、肉桂、龙眼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药膳中药,包括食物类的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黄瓜、苦瓜等,药物类的,如金银花、连翘、马齿苋、菊花、夏枯草、蒲公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平性的中药,如甘草、阿胶、茯苓、麦芽、荷叶等,平性的食物包括粳米、小麦、黄豆、菠菜等,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的作用,可以长期服用,不至于补而化燥。
应用药膳还应注意食疗中药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辛味中药能行能散,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等作用。主治外感表证即感冒、气滞、血瘀、鼻窍不通等。这类食物包括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辣为主的食物;药物包括麻黄、桂枝、薄荷、辛夷等。甘味中药,入脾,能和能缓,有补益、调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主治中焦脾胃虚寒疼痛等,如汉代张仲景治疗中焦虚寒疼痛的名方“黄芪建中汤”中就有饴糖之补脾和胃、缓急止痛的作用。苦味食疗中药能清热、泻火、燥湿,主治心火上炎、带下量多等。清热除烦可以选择苦瓜、莲子、杏仁等苦味药,燥湿止带可以选择苦味的药物如大黄、栀子、黄芩、苍术等。酸味食疗中药入肝。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作用。主治虚汗、久咳久喘、久泻等。气虚汗出,可以选择乌梅、五味子、浮小麦等止汗敛汗。久咳久喘、久泻可以选择乌梅、石榴皮等。咸味中药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常食用的咸味食物有海带、紫菜等海生动植物,药物有芒硝、牡蛎、决明子、玄参等。
拓展阅读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