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发生后,导致局部机体活动受阻,产生一定的功能障碍,特别是受伤比较严重时,如果仅仅是被动休息,就会造成机体功能的衰退,譬如肌肉萎缩等。这就需要在疗伤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训练。而康复训练就是在运动损伤治疗的后期进行有益的合理的训练活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功能恢复和强健,同时提高整个机体的健康水平。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既有其治疗的原则,又有其训练的原则;既要遵守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守康复训练的特殊原则。
(1)根据患处的伤势决定局部活动的负荷大小,逐步加大全面活动。
(2)控制患处功能活动的质和量,以局部活动后患处不出现局部疼痛和练习后24小时不出现肿胀为度。
(3)每次康复训练后,做好放松练习及热敷或轻度按摩。
(三)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康复训练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必须在教师或者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同时,康复训练又必须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求积极主动、认真地做好每一项活动。防止康复训练中盲目、过早地进行大强度的负荷活动,这是必须要警惕的问题。
1.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
(1)主动活动。患者依靠本身的肌肉力量做负重或不负重的功能活动,逐步恢复肌肉的力量,增强关节活动度及提高活动的速率。(www.xing528.com)
(2)被动活动。依靠外力的帮助做患处的功能活动,通过被动活动使患处的功能范围逐步扩大,促进患处淤血、粘连物进一步吸收。
(3)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的练习次序。一般情况下,先做被动活动,再做主动活动。也可在主动活动后再做被动活动。若被动活动后做,则负荷量要适当加大,最大不可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否则,会造成患处的再次损伤。
2.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
(1)动力练习。利用本身肌肉力量做肌肉、关节、韧带的负重或不负重的功能练习,如做关节绕环、屈伸、跑步、连续跳跃、投掷、拉力器练习、扩胸器练习等。
(2)静力练习。利用本身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使患处保持一定角度的功能位置,控制一定时间的练习。逐步提高强度(角度、时间),促进患处的新陈代谢,增强功能。练习时可控制负荷进行,但最大负荷不要超过本人健康时的强度。特别对关节、韧带部位的损伤静力练习尤为重要。
(3)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的练习次序。先做静力练习,再做动力练习,也可在动力练习后再做一次静力练习,但时间要比第一次静力练习少1/2。
3.逆向练习
康复训练中的逆向练习,对大多数运动损伤的治疗大有好处。尤其对消除机体损伤部位的“痕迹”,更具有独特的功效。
逆向练习,简单地说,就是腹部损伤的康复练习必做背部的练习;上肢部位的损伤必做下肢部位的康复练习;右侧损伤必做左侧的康复练习。另外,屈、伸肌群,外展、内收肌群,旋内、旋外肌群等,按同理应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做患处的康复练习,而是强调做相应部位的练习,增加活动量,产生健侧机体的优势兴奋,从而淡化、抑制患侧机体的兴奋,并使之进入良性状态,达到修复损伤痕迹的效果。同时,练习健侧的肌肉群亦有利于放松患侧的肌肉、关节紧张度,促进患侧的血液循环,直接加速患处损伤组织的修复。如果使用对抗性的康复练习,练习开始前,必须对患处做好保护工作,如贴好应力橡皮膏等,以免造成肌肉、关节的再次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